㈠ 楊貴妃是哪個朝代的
楊貴妃是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是一代皇帝的妃子。那麼,她生於哪個朝代呢?一起來了解吧。
楊貴妃(開元七年六月初一-天寶十五載七月十五)(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名玉環,號太真,蒲州永樂(山西永濟)人,是唐玄宗之寵妃,身材豐滿,膚如凝脂,乃中國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楊玉環起先嫁給了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之後又進宮成為唐玄宗妃子。安史之亂後,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
人物簡介
楊玉環,蒲州永樂(山西永濟)人,十歲時其父楊玄琰,在蜀州司戶參軍任上病亡;楊釗(楊國忠)、楊玉環由其叔叔河南府士曹楊玄璬撫養;隨為官的叔叔四處漂泊。十三歲時,李林甫將楊玉環介紹給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
唐天寶間.四門助教許子真《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記載有:「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兒。-------開元二十四年,明皇詔入內,號太真,大被寵遇。天寶間冊為貴妃。
《舊唐書.後妃列傳之一》
玄宗楊貴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戶。妃早孤,養於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開元初,武惠妃特承寵遇,故王皇後廢黜。二十四年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後庭數千,無可意者。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見。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既進見,玄宗大悅。不期歲,禮遇如惠妃。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後。
《新唐書.後妃列傳之一》:
玄宗貴妃楊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孫。徙籍蒲州,遂為永樂人。幼孤,養叔父家。始為壽王妃。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聘韋昭訓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算警穎,迎意輒悟。帝大悅,遂專房宴,宮中號「娘子」,儀體與皇後等。
天寶初,進冊貴妃。追贈父玄琰太尉、齊國公。擢叔玄珪光祿卿,宗兄銛鴻臚卿,錡侍御史,尚太華公主。主,惠妃所生,最見寵遇。而釗亦浸顯。釗,國忠也。三姊皆美劭,帝呼為姨,封韓、虢、秦三國,為夫人,出入宮掖,恩寵聲焰震天下。每命婦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讓不敢就位。台省、州縣奉請托,奔走期會過詔敕。四方獻餉結納,門若市然。建平、信成二公主以與妃家忤,至追內封物,駙馬都尉獨孤明失官。
它日,妃以譴還銛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高力士欲驗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帳、司農酒餼百餘車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賜。力士知帝旨,是夕,請召妃還,下鑰安興坊門馳入。妃見帝,伏地謝,帝釋然,撫尉良渥。明日,諸姨上食,樂作,帝驟賜左右不可貲。由是愈見寵,賜諸姨錢歲百萬為脂粉費。銛以上柱國門列戟,與銛、國忠、諸姨五家第舍聯亘,擬憲宮禁,率一堂費緡千萬。見它第有勝者,輒壞復造,務以環侈相誇詡,土木工不息。帝所得奇珍及貢獻分賜之,使者相銜於道,五家如一。
妃每從游幸,乘馬則力士授轡策。凡充錦綉官及冶彖金玉者,大抵千人,奉須索,奇服秘玩,變化若神。四方爭為怪珍入貢,動駭耳目。於是嶺南節度使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以所獻最,進九章銀青階,擢翼戶部侍郎,天下風靡。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天寶九載,妃復得譴還外第,國忠謀於吉溫。溫因見帝曰:「婦人過忤當死,然何惜宮中一席廣為鈇釒質地,更使外辱乎?」帝感動,輟食,詔中人張韜光賜之。妃因韜光謝帝曰:「妾有罪當萬誅,然膚發外皆上所賜,今且死,無以報。」引刀斷一繚發奏之,曰:「以此留訣。」帝見駭惋,遽召入,禮遇如初。因又幸秦國及國忠第,賜兩家鉅萬。
初,安祿山有邊功,帝寵之,詔與諸姨約為兄弟,而祿山母事妃,來朝,必宴餞結歡。祿山反,以誅國忠為名,且指言妃及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撫軍,因禪位,諸楊大懼,哭於廷。國忠入白妃,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及西幸至馬嵬,陳玄禮等以天下計誅國忠,已死,軍不解。帝遣力士問故,曰:「禍本尚在!」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裹屍以紫茵,瘞道側,年三十八。
生平經歷
唐開元七年(公元719年)六月初一日,楊玉環出生於今廣西容縣十里鄉楊外村。
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李林甫將楊玉環介紹給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
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明皇詔玉環入內,讓其到太真寺去當女道士,號太真。
天寶四年,(公元745年)七月,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楊貴妃因太子暗中指令要挾,唐玄宗被迫將其賜死於陝西馬嵬驛,時年三十八歲。
因古時南蠻人是被人瞧不起的,楊貴妃得寵出名後,史官因避諱多不寫其是南方人,而多以她父親、叔叔為官地名寫做籍貫。但是尊重史實的人依然能從蛛絲馬跡中發現重要的證據!
第一:夏季因思念小時候所喜歡吃的荔枝而愁眉緊鎖。唐玄宗為了討楊貴妃歡心,下令飛騎從嶺南以八百里加急送荔枝到皇宮(荔枝的保鮮期相當短),當時站在城樓上看到飛騎送荔枝的楊貴妃開心地笑了。故此有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佳句流傳世間;至今嶺南尚有荔枝品種「妃子笑」!(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第二:楊貴妃被唐玄宗戲稱:阿蠻!這是唐玄宗獨自擁有此稱謂的權利。中國自古有:北夷,嶺南人為南蠻,阿蠻即真實地道出了楊玉環是南方人;阿蠻不是她的小名;而有些電視劇或者史書誤以為唐玄宗還有一個愛妃名叫:阿蠻的;真是天大的'誤會!
第三:和楊貴妃同時期的唐朝學者許子真主筆的《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則是最直接的歷史證據;記載有:「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開元二十四年,明皇詔入內,號太真,大被寵遇。天寶間冊為貴妃。
第四:太監總管高力士為何得寵?因為高力士同樣是嶺南高州人氏(高州唐宋時屬嶺南西道,即廣西),漂泊異鄉遇同鄉即所謂惺惺相惜吧!因為楊貴妃也是嶺南人,和高力士說的都是「白話」!(白話是嶺南的一種地方語言,流行於廣東,廣西南部一帶)。愛屋及烏,唐玄宗因為深愛楊玉環,也聽從她的意見,故此高力士「當選」太監總管。(當選是借用當下時髦的一些語言,專制的時代應該沒有民主選舉制度的)
第五:古今同理,人一旦得勢,首先是家鄉和親近的官員率先拍馬屁走後門,這叫近水樓台先得月。從這里也可一探端倪,史官之意意味深長!(於是嶺南節度使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以所獻最,進九章銀青階,擢翼戶部侍郎,天下風靡。
紅顏薄命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今四川成都),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時,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跟楊貴妃,隨即嘩變,亂刀殺死了楊國忠。
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當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貴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
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未尋得她。
㈡ 四大美女楊貴妃是中國哪個朝代的人,她生於中國的哪個地方
楊貴妃是中國唐朝的人。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 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㈢ 楊玉環是哪個朝代的人呢
楊玉環是唐朝的人。
楊玉環(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唐朝時期後妃、宮廷音樂家、舞蹈家、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齊國公楊玄琰之女,宰相楊國忠堂妹。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描述其為: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琩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十分恩愛。
楊玉環相關典故:
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有著傾城傾國之美,天生麗質,又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以致唐玄宗對她寵愛有加。
那位萬人之上的大唐皇帝為了博得楊貴妃的歡心,每逢荔枝季節總要委派專人通過每五里、十里的驛站從四川(有的說從廣東、福建)馳運帶有露水的新鮮荔枝。
宮中的享受又是極其奢侈,越是難得的山珍海味、稀世奇寶越要進貢,除荔枝外,另有一美酒更是讓唐玄宗封為宮廷御酒,其釀酒用的水是高山上的清晨甘露,此酒具得天獨厚的四川興農釀酒之地利優勢,釀出來的美酒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艷。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當時楊貴妃在華清宮里品嘗荔枝時是怎樣的一番動人情景,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與其對飲,楊貴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當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了。
從此便有這歷史上這著名的一笑。「華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濃笑」。那作為貢品進入宮廷的美酒,也取名為:露濃笑。
㈣ 楊貴妃是什麼朝代的人物
楊貴妃是唐代的人物,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歷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4)楊貴飛是哪個朝代的美女擴展閱讀:
典故:貴妃醉酒
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三千寵愛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時失寵而借酒澆愁,醉後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唐玄宗先一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至次日,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備齊御筵候駕,孰意遲待移時,唐玄宗車駕竟不至。遲之久,遲之又久。乃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欲死。
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尤媚浪,且婦女於怨望之餘,本最易生反應力。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忍俊不禁。於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頻頻與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監,作種種醉態,及求歡猥褻狀,乃始倦極回宮。
㈤ 楊貴妃是哪個朝代的楊貴妃是哪個
楊貴妃是唐代的人物,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歷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㈥ 楊貴妃是哪個朝代的人呢
楊貴妃是唐代的人。
楊貴妃(719年6月22日—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唐朝時期後妃、宮廷音樂家、舞蹈家、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齊國公楊玄琰之女,宰相楊國忠堂妹。
性格婉順,姿質豐艷,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嫁給壽王李琩為妃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奉命出家為女道士,後唐玄宗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
人物評價:
楊貴妃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雖然體態豐腴,但史書上也記載著她是一位舞蹈高手,還精通胡旋舞,身段飄搖,翻躍如風,令人眼花繚亂。
唐朝人以豐腴為美,楊貴妃則「凝脂胭華」,連「脂肪」都開始「凝集」,像「胭脂」一樣散發著「華麗」的色彩,這都是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㈦ 楊貴妃是哪個朝代人
楊貴妃是唐朝時期的人物。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㈧ 楊玉環是那個朝代的
唐朝的。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1] 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5-6]
杜甫有《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白居易形容她「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白的《清平調》則說她"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