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興寧客家話最准
客方言是漢民族共同語的一個分支,它以廣東的梅縣話為代表。梅縣,這個名字為後起,據溫仲和《嘉應州志》載,梅縣在南朝齊時,開始稱程鄉縣, 是時有南齊時人程旻[ m n]居嘉應州義化鄉,後人思其德,名其鄉日程鄉,名其縣為程鄉縣。到了後晉,程鄉縣原隸屬廣州義安改隸屬為南漢國時,始改恭州為梅州。宋時幾經改置, 至明清時又復稱程鄉縣,隸屬廣東潮州府。至於稱「嘉應直隸州省程鄉縣」之名,那是清朝雍正年間的事情,到嘉慶時,嘉應州升為府。直至民國,隸屬廣東省,廢嘉應州改稱梅州,後改為梅縣。 今梅州市含七縣一區,即梅縣、興寧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和梅江區,均操純客方言。梅縣話是客家話的代表。
——摘自樓上,方便樓主理解
② 興寧哪所中學美女多+_+
沐彬中學
③ 梅州旅行
梅州好玩的地方可多拉!!!雁南飛、陰那山、百歲山、客家公園、。。。都可以!!還有好多好吃的小吃!!在這留點秘密,呵呵 ,,,去了就知道!!!祝你愉快!!
④ 中國四大才子和四大美女是那些
四大才子: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一、四大才子
1、唐寅
唐寅 (1470一1523),中國明代畫家,文學家。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出身商販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少時讀書發憤,青年時中應天府解元,後赴京會試,因舞弊案受牽連入獄,出獄後又投寧王朱宸濠幕下,但發現朱有謀反之意,即脫身返回蘇州。從此絕意仕途,潛心書畫,形跡放縱,性情狂放不羈。
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畫,後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
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准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
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
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2、祝枝山
祝枝山(1460——1526),字希哲,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號枝山,又號枝指生,世亦稱「祝枝山」、「祝京兆」。長洲(今江蘇吳縣)人。祝允明自幼就顯現出多方面的藝術才華。
「五歲能作徑尺大字」,九歲能詩。明弘治五年(一四九二)中舉,任廣東惠州府興寧知縣,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官至應天府(今南京)通判。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因病致仕歸里。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卒,享年六十七歲。
他家學淵源,專攻書法,亦善詩文。其書,隸、楷、行、草諸體均工,尤以草書成就為最特別,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其詩取材頗富,造語頗妍;其文多奇氣,瀟灑自如。
傳世墨跡如小楷《出師表》、草書《自書詩》、《落花詩卷》、《洛神賦卷》、《前後赤壁賦卷》等均為其代表作。
著有《懷星堂集》(三十卷)、《蘇材小纂》、《祝子罪知錄》、《讀書筆記》、《前聞記》等,撰有《興寧縣志》。
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亦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
3、文徵明
又作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謚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
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為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為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
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
4、徐禎卿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國,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鎮,後遷居吳縣。
明代文學家,被人稱為「吳中詩冠」,是吳中四才子(亦稱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徐禎卿16歲著《新倩集》。但早年屢試不第,讀《離騷》有感,作《嘆嘆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記》;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與文徵明合纂《太湖新錄》;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聞韃靼入侵,官兵抗戰不力而敗,又作長詩《榆台行》。同年中進士,因貌丑,不得入翰林,改授大理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貶為國子監博士。
徐禎卿後期信仰道教,研習養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於京師,年僅33歲,為四才子中最早過世和享壽最短的。徐禎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勝野聞》(該書多詆毀明太祖的內容,實為誣告)、《異林》等。
二、四大美女
1、西施
西施(生卒年不詳,一說卒於前473年),一作先施,本名施夷光 ,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於越國句無薴蘿村(今浙江省諸暨市薴蘿村)。
出身貧寒,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秀媚出眾,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越王勾踐在對吳國戰爭中失利後,採納文種「伐吳九術」之四「遺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於薴蘿山下得西施、鄭旦二人。並於土城山建美女宮,教以歌舞禮儀,飾以羅 ,教以容步,習於土城,臨於都巷。
三年學成,使范蠡獻於吳王。吳王夫差大悅,築姑蘇台,建館娃宮,置二女於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於國政,而寵嬖西施尤甚。勾踐滅吳後,西施隨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終。一說沉江而死,一說復歸浣江,終老山林。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之美譽,其中的「沉魚」,講的就是「西施浣紗」的經典傳說。
2、王昭君
王昭君(約公元前52年—公元前19年),名嬙,字昭君 (一說昭君非表字),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成語中「沉魚落雁」、「畫工棄市」記載她的生平典故。
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宮女,後遠嫁匈奴呼韓邪單於。王昭君維護漢匈關系穩定達半個世紀之久,「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3、貂蟬
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
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
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
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
「閉月」是貂蟬的代稱。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
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4、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朝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歷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
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大才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⑤ 興寧市在哪裡
我是興寧的,你要找什麼?興寧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東北部興寧盆地,廣梅汕鐵路上,毗鄰江西省。全市人口中絕大部分為客家人,當地民居、民俗和方言都具有鮮明的客家特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一。 歷史古代屬龍川縣地。東晉置興寧縣,以境內寧江而得名。此後這里逐漸發展成廣東、江西、福建交界處的地區性重貿中心,曾有「小南京」之稱。1994年撤縣設市,由地級梅州市代管。 宋末元初,文天祥曾在興寧組軍抵抗元軍。 興寧建縣於東晉咸和六年(331年),由古龍川分治而立,縣轄區有今五華、興寧全境以及龍川縣東部和紫金縣東北部。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至宋天禧三年(1019年),數次析古興寧置齊昌縣(府),轄境多次變遷。自宋熙寧四年(1071年)分設長樂縣(今五華縣)後,縣境相對穩定。1958年冬,平遠縣並入興寧,兩年後復置平遠縣。1985年實行市管縣體制,興寧隸屬梅州市。1994年6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興寧撤縣設市,為縣級市,由梅州市代管。從此,興寧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拉開了農村經濟向城市經濟邁進的序幕,為建成「經濟繁榮、科教領先、社會安定、生活小康、中等發達」的粵東商貿新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地理興寧市地處東江和韓江的上游,南嶺南側,地跨東經115°30′至116°,北緯23°50′至24°37′。市境中部為平原地形,四周環以群山。北部與江西省尋鄔縣毗鄰,東北部與平遠縣、梅縣相接,東部與梅縣交界,南部與豐順縣、梅縣相連,西北部與龍川縣相鄰,西南部與五華縣接壤。全市總面積2104.85平方公里,寧江盆地面積350平方公里,是粵東北地區最大的盆地。。****、******所在地興城鎮位於302多平方公里的寧江盆地中部,是粵、贛、閩三省陸路交通樞紐,粵東北部第一大商品集散地和商貿中心,梅州市次中心城市,興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規劃面積100多平方公里,興城主城52平方公里。興城距廣州377公里,至深圳347公里,至汕頭185公里,至韶關407公里,至江西尋鄔縣128公里,至福建龍岩282公里,至梅州城57公里。全市年平均氣溫21℃,降水量1540毫米。行政區劃興寧市轄福興、興田、寧新3個街道辦事處和17個鎮:寧中、新陂、刁坊、永和、徑南、坭坡、新圩、水口、羅浮、羅崗、黃槐、黃陂、合水、龍田、石馬、大坪、葉塘。 民族人口興寧人口絕大部分(佔99%以上)是操客家方言的漢族,亦有為數不多(大多數是解放後隨軍政幹部調動遷入)的壯、苗、蒙古、回、瑤等少數民族。2003年末,全市總人口1130988人,其中農業人口904794人,佔80%。風俗節日1.春節 習慣上稱「過年」,是興寧人最隆重的傳統民俗節日,過年時出外工作的興寧人都會回家過年。農歷十二月二十五稱為「入年卦」後,人們忙著籌備年食、年貨和應時糕果,釀造富有富有客家特色的「老酒」,製作用糯米做的「煎堆里」或「金團里」(寧塘、寧中、寧新等幾個鎮稱為「油果里」,用於辦白事或做齋時才叫「剪堆里」)。農歷十二月二十五興寧人民十分注重取兆意,不可以罵人,不準講不吉利的話。俗語謂:「入年卦,就講好話」。 正月初一。人們一清早(零時)就有三牲、果餅、香燭敬「趙公元帥」,大放鞭炮接「財神」,故除夕半夜有放鞭炮之俗。天一亮,族人齊集祠堂祭祖,儀式莊重。50年代以來,此俗已被逐步革除。祭祀儀式 也比較簡單,很少有一族同祭,而是各村各屋分別敬祭,大多有長者參加,青年人甚少知其儀式、內容。 初二、初四是探親訪友日 初三,俗稱「窮鬼日」。這一天人們不外出作客。現舊俗已改,初三照常作客,且這天文娛、體育活動特別多。 正月初五稱「出年卦」,表示已過了年。俗語有雲:「年過初三四,各人打主意。」2.賞燈 「賞燈」為興寧、五華部分地區特有傳統節日,等同於元宵。時間從正月初八至正月十六不等,視各宗族各村情況而不同,正月十一、十二為最多。期間在「賞燈」節前有「升燈」(正月初五至初十)、節後有「暖燈」(正月十六至正月二十八)。興寧大事記1.1994年6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興寧撤縣設市,為縣級市,由梅州市代管。2.2005年8月7號大興煤礦發生特大事故,123人全部遇難.興寧驕傲1.興寧電器廠發明世界第一台聯合收割機(簡陋型);2.興寧魚苗場「四大家魚」孵化技術領先世界,較之已研究二十幾年的小日本,小日本簡直可稱飯桶!在興寧魚苗場「四大家魚」孵化技術成功後,小日本來訪,一月後技術外流,時任興寧縣縣長被撤職!3.興寧電器廠生產出國內首台10兆千伏變電器;4.興寧球閥廠譽稱「中國閥門第一廠」(曾經,呵呵)。5.四大國腳同時入選,來自同一中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條不叫驕傲,叫反省!!!)。6、一個面積只有2100平方公里的粵東縣級市興寧市,近80年來涌現出了包括原廣東省省立文理學院院長羅香林、原東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如心等45位大學校長,被譽為我國「大學校長」搖籃。
⑥ 興寧的女孩子都是這樣的嗎
到處都是這種女孩,興寧可以說是比較少有的了,不信?!
⑦ 梅州興寧什麼地方最好玩
興寧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保護單位有興寧學宮、文峰塔、墨池寺和潮州會館等。此外還有極具優勢、潛力但尚未挖掘的優質旅遊資源:南漢國陪都齊昌府遺址;還有廣東粵東地區獨有的中國建築藝術奇芭客家民居圍龍屋、圍樓等,它們規模龐大、造型獨特、歷史悠久、星羅棋布在興寧的各地,是粵東客家地區獨有的建築奇觀。
興寧學宮:古稱文廟,建於明成化年間,一直是興寧的最高學府,是莘莘學子習文聖地,又是名勝古跡、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著名愛國志士丘逢甲任首任校長,後興寧縣立中學也設於此。1925年,周恩來率領黃埔軍校學生東征時,曾在學宮內設指揮部。學宮至今保留多處古建築,如大成殿、欞星門等,佔地600平方米的大成殿,清朝有康熙至同治等7個皇帝御書匾額,懸掛於精雕細琢的大成殿內,現還保存有康熙二十年頒的「萬世師表」匾為康熙手書。1962年,學宮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的還有精雕細刻、建築秀雅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潮州會館。
南漢王劉?的「陪都齊昌府」遺址:南漢國在嶺南的統治歷時54年,在廣東的文化歷史中佔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南漢乾亨元年(917年),五代十國時期南漢王劉?在興寧設立齊昌府,即興寧老城邑北五里的洪塘坪。齊昌府是南漢國陪都,是劉?為鞏固劉氏王朝統治而設立,並派其子鎮守之,所以興寧可以說是廣東歷史上最早設立府治的地區之一。這是一個屹今未有任何挖掘的遺址,對於齊昌府址的考證,嘉應三雄之一的胡曦曾有較深入的調查。挖掘洪塘坪齊昌府遺址,重現齊昌府風貌,不論是對廣東省文化歷史的研究或者是粵東早期先進文化的探索意義影響都將是非常深遠的。
興寧客家民居建築也最具特色:興寧古老的客家民居有各種方、圓形土樓,獨特的圍龍屋,還有四角雕樓、圍寨等客家特色民居建築,是中國民族建築藝術的一朵奇芭。像四角樓的修建花費極為驚人,特別是用於建牆和泥的漿水,用的全是糯米漿!牆壁極為堅固,一般鐵釘都難於釘進,如興寧羅崗袁氏善述圍(四角樓)工藝精美,保存較完整。興寧很特別的橢圓形客家圍樓則有黃陂石氏中山公祠、羅崗劉氏恆豐樓。興寧圍寨建築盛於明代,衰於清末,明時有記錄的有106座,也是客家先民擇其險要地勢,聚族而居的重要建築形式。現存較出名的有1、磐石圍:位於龍田圩西側,建於明代,總佔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近7000平方米。2、龍頭寨:在下堡區教美村又名仙人攬鼓,建於南宋末年,整個寨佔地約5000平方米,3、仙人寨:位於水口區洋槐鄉單塘屋山之巔,規模宏大,已有300多年歷史。
⑧ 廣東省興寧市哪裡比較繁華 。要逛街吃喝的 。
逛街去團結路,興田路。
散步,要幽靜點的就明星公園,會展中心和文化廣場或者鳳英長廊那邊。
要吃東西的,田家炳中學斜對面的牛記石螺。
團結路口的奶茶店。興田路的大口九。
工商大廈對面的東京地下鐵和斜對面的歐北。
⑨ 廣西南寧市民生路步行街女人世界在哪個區
南寧步行街屬於興寧區的 不放心的話在火車站或朝陽廣場附近的地圖攤拿一張看一下,有一種是有6個城區的分界的,黃色的為興寧區。
寄東西的話就寫南寧市興寧區民生路步行街女人世界
⑩ 興寧去哪裡看海最方便
興寧屬於山區,沒有海,看海的話可以去惠州、深圳、汕頭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