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女明星穿過紅色古裝衣服
張芷溪,劉亦菲,李沁,陳瑤,金晨,景甜,萬茜,舒暢,韓雪,佟麗婭,毛曉彤,唐藝昕,蘇青,高洋,杜若溪,白冰,郭珍霓,張鈞甯,安以軒,胡冰卿,劉詩詩,黎姿,王祖賢,李若彤,朱茵,邱淑貞,張敏,林青霞,範文芳,袁潔瑩,溫碧霞 ,梁小冰,黎美嫻,曾華倩,謝寧,戚美珍,周海媚,米雪,趙雅芝,
『貳』 紅色嫁衣是能襯托美人的利器,影視劇中有哪些穿上紅色嫁衣的美人
紅色一直以來都是檢驗美人的標准之一,大紅實在是太襯膚色,這也是那麼多女孩子和女藝人,都喜歡穿紅裙子的原因之一。而在古裝劇中,紅色嫁衣更是能襯托美人的利器,特別是搭配上鳳冠霞帔,真是讓人一眼驚艷,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看,究竟哪位女明星穿上紅色嫁衣更美。
以上就是我認為的影視劇中身穿紅嫁衣的美人,怎麼樣你也被美翻了吧,還有哪些小姐姐的嫁衣造型是你喜歡的,歡迎留言評論哦!
『叄』 呂布的特點是穿紅袍嗎
呂布介紹
籍貫:並州五原郡九原[今內蒙古包頭]
官職:左將軍,溫侯
父親:呂良
配偶:嚴氏、曹氏
生卒年: 151-198
身高: 195厘米
體重: 87公斤
簡明歷史傳記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擅長騎射,膂力過人,號為飛將,聞名於並州;刺史丁原用布為主簿。董卓入京後,誘使呂布殺死丁原,率其眾來投。董卓大見親侍,令布為騎都尉,隨侍左右。布亦父事董卓。然董卓常因小忿而欲殺布,布懼,在司徒王允的教唆下殺掉了董卓。卓黨李傕等嘯聚為賊,攻打長安,布不能拒,逃走,先後投靠袁術、袁紹、張楊,最後在張邈、陳宮的策劃下入主兗州,與曹操展開數度激烈的爭奪戰,先勝後敗,投靠徐州的劉備,屯兵小沛。呂布趁劉備攻袁術之機奪取了徐州,後在曹操的調解下與備和解。袁術攻打劉備,呂布以轅門射戟為賭注,使袁軍退卻。袁術起兵伐呂布,呂布大敗。但後曹操和劉備聯軍攻打,困守下邳。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又信妻言,不納群下之言。曹操塹圍三月,呂布軍上下離心,其將侯成、宋憲、魏續縛陳宮,將其眾降;呂布亦就縛,與陳宮、高順被戮於白門樓。呂布性情輕狡反復,唯利是圖,註定了其能稱雄一時而不能成大業的命運。
簡明演義傳記
呂布是驍勇善戰的漢末諸侯,先後跟隨丁原、董卓作戰,並最終殺死了丁原和董卓。成為獨立勢力後,呂布與曹操為敵,和劉備、袁術等諸侯時敵時友,最終不敵曹操和劉備的聯軍,兵敗人亡。呂布雖然勇猛,但是少有計策,為人反復無常,唯利是圖。在演義中,呂布是天下無雙的超一流武將,曾在虎牢關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聯手,曾一人獨斗曹操軍六員大將,武藝可謂公認的演義第一。著名的美女貂蟬上演連環計後,成為呂布的妻室。
呂布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後人有詩嘆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餘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呂布的歷史評價
陳壽:「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復,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三國志——呂布臧洪傳第七評》)
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曹瞞傳》
范曄:「焉作庸牧,以希後福。曷雲負荷?地墮身逐。術既叨貪,布亦翻覆。」(《後漢書——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評》)
陳宮:「君,驍勇無敵,善戰無前,然勇而少計,暴而少仁。恐眾叛旦夕之間。」
高順:「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
曹操,布,狼子野心,成難久養。
三國風雲人物之呂布(仿《百家講壇》)
呂布是三國時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稱「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他和他的坐騎赤兔都曾是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人們心中的尤物。但是呂布的命運並不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國歷史的上空像流星一樣劃過,並沒有最終成就一番事業。不過,由於他的出現,對當時的政治和軍事格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製造了三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三大變局。
(1)京都之變
董卓進京之後,東漢政治軍事勢力迅速分化,一派為董卓為首的涼州軍團控制的中央政治軍事集團,另一派為袁紹為首的地方反對勢力關東軍團。而在這兩大軍團的對峙中,集團內部也是矛盾重重。作為中國軍政治集團,主要表現在遷都長安後,董卓的軍人政治與東漢的文人政治之間的強烈沖突。由於關東軍團的作壁上觀,董卓更加勢無忌憚,為所欲為。由於董卓的濫施淫威、心狠手辣,引起了朝廷文武的強烈不滿。於是司徒王允聯合呂布除掉了董卓,不過隨即又被董卓的余黨驅逐,呂布開始了他的東奔之路。
京都之變的影響是分化了以董卓為首的涼州軍團,這為曹操的進一步瓦解關中勢力作了很好的鋪墊。歷史的重心開始隨著他的東奔而向東移動。
(2)兗州之變
呂布首先想到的便是袁紹、袁術兄弟,他以為憑借他誅董卓之功,並且因此報復了董卓殺害袁家之仇,袁氏兄弟應該對他感恩戴德,哪知袁氏兄弟只是把他當作為其個人利益賣命的獵狗。呂布屢屢逃過了他們對他的暗算,最後投奔了河內張楊。由於他與張邈建交,引起了袁紹對張邈的進一步怨恨。
張邈與袁紹曹操都是好朋友,曾經因為正言責備袁紹而引起了袁紹的怨恨,袁紹示意曹操殺掉張邈,但遭到了曹操的拒絕。由於與呂布建交再一次觸怒了袁紹,張邈擔心曹操終究會殺他,於是趁曹操第二次東征徐州的時候,他聯合陳宮、王楷、許汜等人,引呂布入東群,發動了反抗曹操的兗州事變。弄得曹操只剩下了鄄城、范、東阿三座城池。在荀彧、夏侯敦、程昱、韓浩等人的堅持下,曹操回軍除叛,把呂布趕跑。呂布東奔徐州。
兗州之變的影響是動搖了曹操集團的統治。使得曹操不得不改弦易轍,最終定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策。
(3)徐州之變
曹操兩次征討徐州,便宜了劉備。劉備奉公孫瓚之命幫助陶謙抵抗曹操,在陶謙死後坐領徐州。引起了袁術的不滿,袁劉軍隊僵持於盱眙和懷陰。這時呂布趁機佔領了下邳。呂布聯合太山諸將多次擊敗了袁術的進攻,袁術被他弄得狼狽不堪。劉備在再一次被呂布擊敗後,跑到曹操那裡求救。這時的曹操已經迎天子於許都,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了東漢中央政權,代表了東漢王朝,代表了國家。而在徐州的地方勢力陳登父子,開始向國家靠攏,被曹操安插在廣陵,掎角呂布。最後曹操親征,終於除掉了呂布、陳宮、高順等人,呂布和他的軍團最終失敗。
徐州之變的重要影響是端掉了劉備的根據地,使得劉備不得不東奔西走,歷史的焦點匯聚到了曹操與袁紹集團的爭斗中。
白門樓下,漢末的弄潮兒呂布終於走完了他的一生,在此,不能不對這位重要人物做一個簡單總結。
漢末三國英雄輩出,其中佼佼者莫過於後來三分天下的三雄曹劉孫。除此之外,群雄割據時袁紹呂布兩人也是群雄中的頂尖人物。袁紹乃是北方霸主,天下大亂便是由他起,之後做關東諸侯的盟主,甚至一度號令半壁江山,後期雄據四州之地,用老話說便是兵多將廣,其實力在群雄中當稱第一,就是曹操在如天賜一般的官渡大捷前也遠非其對手,一度甚至還依附於袁紹。雖然說袁紹起家有其世家背景的關系,但是對比其他的弟弟袁術來,袁紹要好的多了,不論他日後如何,袁紹在群雄割據時期其地位可稱的上舉足輕重四個字。而另一位便是在本章中死去的呂布了。
比其袁紹是以勢力稱為頂尖人物,呂布則是以其經歷而成頂尖人物。起初為丁原之下一主簿,因董卓而叛丁原並殺之,之後又因王允叛董卓並殺之。這兩次叛變並誅殺之前的主公給呂布莫大的好處,叛丁原後董卓任命其為騎都尉,後為中郎將,叛董卓後呂布更是成為溫候,並假節,與王允等人共秉朝政,實際上掌握著長安朝廷的統兵權,可說的上位高權重了。而後又突發其變,逃出京城,連妻子都來不及帶出,在袁術袁紹之下輾轉流離,一時受到重用一時又被追殺,四處尋人收留,幾與流匪無疑,對比其在董卓死後那幾十日的輝煌,可說是從天上落到了地下。在此人生潦倒之時,忽然得到兗州地方勢力的支持,起兵對抗曹操,還一度把曹操逼得險些無家可歸的境地。然而情勢又變,被曹操擊敗,逃至劉備處乞求收留,再趁劉備外出征戰時奪徐州。在徐州和袁術又是時而聯合,時而相互攻伐,最終兵敗,在白門樓被殺。其一生跌盪起伏,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是傳奇而有戲劇的一生,別說他殺丁原殺董卓之事,就說他能一下把漢末這么多風雲人物曹操劉備袁紹袁術都得罪光這一點來看,就很不容易了。(這點上不能不說他是人才啊!)而且他無論到哪,總是能成為中心人物,引起一番風波,這點也是無人可及,在關中他殺董卓,朝中權力換手,並要殺涼州人,間接引發後來的西涼軍入主長安一事。到了關東,他在曹操背後捅一刀,使曹操陷入人生最大的危機,兗州勢力大為變動。兗州之亂還間接影響張楊和臧洪之死。到了徐州又奪了劉備的立基之地,讓劉備日後十幾年流離失所,四處投奔,尋找一塊割據地。假如沒有呂布,漢末的群雄爭霸要簡單的多,不過也要遜色的多了,對於這位改變歷史的人物,我們將其列在袁術劉表之上,並不過分。
上面是從歷史的角度,而從演義角度來看,呂布也是擁有大量戲份的主角之一。三國演義在諸葛亮出場之前,並沒有專一的主角,劉備曹操關羽都占據了相當大的篇幅,其中對關羽有所側重一些,而之外就輪到了呂布,這點上就連袁紹也遠遠不及,這不能不說是因為呂布那傳奇的人生和個人武勇名聲的關系了。古代演義要寫的好,有幾位角色必然不可少,這在前言一文已經說到,呂布便是擔當著這武勇天下第一的角色,而且因為三國演義帶有強烈的歷史因素,而即便在三國這個時期,呂布的傳奇色彩也不見減少,所以說將其戲份大大增加,對其的戲劇角色大為渲染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如三英戰呂布等虛構的故事,在給了劉關張等人戲份的同時也給了讀者呂布武勇天下第一的概念。在演義中,呂布這個人物可以說刻畫得相當成功的。
那呂布到底是怎麼樣的人呢?縱觀其一生,很難說用幾個簡單的字來概括。
呂布乃是首先以武將的身份出現,其武勇確實了得,對此呂布也很有自信,《三國志》中記載,呂布被擒後,對曹操說:
「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而「太祖有疑色。」
呂布對自己很有自信,認為曹操所擔心的只有自己,而且認為由自己帶領騎兵,曹操帶領步兵便可平定天下,而且曹操(文中稱太祖,因為曹操日後被魏朝尊為太祖武皇帝,三國志中所稱的太祖一般就指的是曹操。)聽了此番話還有所遲疑,這說明曹操對於呂布所統領軍隊的戰鬥力也是很欣賞的。曹操是漢末的用兵名家,而且和呂布交鋒多年,對呂布的實力應該相當了解,所以說呂布作為武將統兵作戰,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呂布不僅勇武過人,而且頗有才略。《英雄記》中記載稱他在離開袁紹時,袁紹派人追殺,「紹假布領司隸校尉。外言當遣,內欲殺布。明日當發,紹遣甲士三十人,辭以送布。布使止於帳側,偽使人於帳中鼓箏。紹兵卧,布無何出帳去,而兵不覺。夜半兵起,亂斫布黙被,謂為已死。」從中可知呂布不單有武勇之名,而且也善於用計。實際上呂布與王允密謀誅殺董卓;與陳宮張邈密謀取兗州,再夜襲徐州;日後袁術攻打劉備,他能判斷形勢出兵幫助劉備,這些舉動根本不是一個頭腦簡單只知道匹夫之勇的將領所為。其實作為能統領一軍之人,也絕不會是一個只會沖鋒陷陣的莽夫。
在《英雄記》中還有一段對於呂布的記載,那是呂布投奔好友張楊時,當時郭汜、李傕通緝呂布,張楊屬下有所心動,呂布知道後做了如下舉動:
「布聞之,謂楊曰:『布,卿州里也。卿殺布,於卿弱。不如賣布,可極得汜、傕爵寵。』楊於是外許汜、傕,內實保護布。」
這段話不像一個武將所說,倒是像一個辯士所說的話。雖然此文不一定是實,但是呂布非無智之人這是肯定的。
而且呂布也頗有人緣。張遼乃是日後曹操麾下名將,在呂布死前一直追隨呂布。而呂布手下的高順也是極有才華的將領。而且他與張楊也是好友,張楊還一度想出兵協助呂布,雖然比不過臧洪對張超之友情,但是也相差無幾了。龐舒也在長安城被破後為呂布私藏家小。這些人對呂布都可以稱得上有忠有義,而呂布能交上這些好友或屬下,也可見其人確實有吸引人的一面。
但是呂布最終還是失敗了,這是因為呂布的缺點比優點更多,而且幾乎是致命的。
呂布帶兵有戰力不錯,但是也導致了他過於依仗武力。如董卓死後他在長安力主殺盡涼州人,所依仗的便是自己率領部下的戰力。但是一味用強,導致涼州人盡反,長安也被攻破。這是其雖有武勇,但是不知道用勢,只以武力為先的結果;再看他在兗州對曹操,一度占據優勢,卻被曹操反敗為勝。其一是用兵上不如曹操,在占據要點上屢有失策,其二也是不會造勢,當時曹操和呂布都缺糧,曹操一度甚至要依附於袁紹,其情勢比呂布還危急。但是不久後便恢復過來,而呂布在此期間毫無作為,不能製造對自己有利的形勢;再看在下邳最終迎戰曹操時,陳宮獻計,呂布自己也認可,卻最終因妻子的一席話放棄。這比較日後三分天下的曹操劉備孫權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上就差的遠了。
呂布作為一名統兵將領,其才智確實足夠,但是要作為一國之主,不單統兵,還要統領文臣武將,就不足夠了。陳登曾說曹操將呂布用為鷹犬,呂布居然也默然,可見呂布也認識到自己的弱點。
上面說的是呂布的才能,再說呂布的性格。呂布有高順張遼這樣的屬下,有張楊龐舒這樣的好友,說明他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當然在之中也有同鄉的因素,張遼張楊還有王允等人都與呂布都是並州人)但是,他的性格缺陷也是相當嚴重的,是怎麼樣的性格缺陷呢?便是急功近利,而且貪小利而忘大義。如丁原董卓兩人之死,給了呂布相當大的好處,但是也給了他極大的罵名。古人重視氣節忠義,尤其是弒主,最不能為人所容。你不想在原來主公麾下,離去就可以了,所謂臣可以擇君,對此古人還是相當寬容的。但是你不但叛變,還殺了原來的主公邀賞,這就是極大的過錯了。而呂布不單做了,還一連做了兩次,(假如細說起來呂布偷襲收留自己的劉備也可以說是一次背叛,只是他一來未殺劉備,二來劉備並非他的主公,這就不算了。)這使得他日後到了關東各諸侯處便難以生存。比如他殺了董卓,為袁術袁紹報了大仇,但是袁術不齒其為人,惡其反復,拒而不受;袁紹一度收留之後卻擔心呂布為自己的禍害而要殺之。正是因為有如此的劣跡,曹操才會在聽到劉備說丁原、董卓的名字時殺掉呂布,否則即便劉備說再多的壞話,曹操也未必不收留呂布。
呂布再有一個極大的缺點便是一朝得志便目中無人,和同僚關系搞的很糟糕。之前說過,誅殺董卓的一大因素很可能就是呂布是並州人,和董卓的涼州派系搞不好關系。而殺了董卓後,呂布得掌大權,卻和涼州人的關系越來越差,甚至要誅盡涼州人。等到了袁紹處,也是因為呂布認為自己有功於袁家,看不起袁紹手下眾將,終於和袁紹決裂。
事實上任何一個主公都不希望會有呂布這樣的下屬。有了他,其他的下屬都要被排斥;若是只重用他,卻要提防被他取了腦袋。
問題是呂布並沒有認識到這點,到劉備處他哭訴說:「我與卿同邊地人也。布見關東起兵,欲誅董卓。布殺卓東出,關東諸將無安布者,皆欲殺布爾。」
呂布只知眾人要殺己而不知其為何要殺己,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他是個極其自我中心的人,根本不認為自己有錯。(也難怪劉備「見布語言無常,外然之而內不說」了)比如他射戟救了劉備一次,便認為對劉備有功。卻全忘記了,若不是他偷襲徐州,劉備怎麼會落得要他救的下場,更別說劉備不久後就被他攻打逃亡。這樣的情況下還希望劉備為自己說好話,可見呂布其人太過自我中心,只知自己對他人的恩,而不記得自己對他們的仇了。
屬下做不成了,那做主公呢?呂布也有相當大的缺陷,最大的問題還是不會用人。高順乃是他手下大將,為人忠誠善戰,呂布也知其為人。郝萌做亂時首先逃至高順處,可說對其信任之,但是卻不重用,在郝萌之亂後反而將高順的部下都交給自己的親戚魏續,但是日後就是魏續背叛了他。同是郝萌之亂,郝萌部將曹性檢舉陳宮同謀,呂布因為陳宮是手下重將,而不追查,這確實做得很好。但是臨到重要關頭,又疑心陳宮,不能用其計。(另據史書上記載呂布可能有喜歡搶部下老婆的缺點,這樣眾人不離心才怪了。)
作為主公,對於下屬的關系要調解之,雖然不能讓之結為派系,但是更不能讓其相互猜忌,甚至自己也猜忌部下。呂布做不到這點,如此,不敗才怪了。
作為下屬不能忠於主公,作為主公又不能統合下屬,呂布或許只能作為一個混世魔王來攪和一下天下局勢吧。
三國雜談——呂布
在演義中,呂布出場就非常威武不凡。董賊當時氣焰張天,「廢立廢立」喊得驚天動地。丁原跳出來罵他,董賊臉上掛不住了,准備開刀時,李儒眼尖,瞅見丁原身後一人「身長九尺,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殺氣極重,李儒趕忙打圓場:「喝醉酒了,哈哈哈」。我估計當時如果李儒不出,董賊已經身首異處了。
然後就是第二天,董賊西涼鐵騎浩浩盪盪去和呂布交手,噼里啪啦地被呂布打得滿地找牙,董賊欺軟怕硬見風使舵,立刻叫李肅出馬。赤兔和金珠寶貝奉上,呂布立刻轉了臉色,喀嚓斬了丁原,然後到了董賊手下,又拜董賊為義父,「此所謂三姓家奴也」——張飛發明這句話委實漂亮得很,也刻薄得過了份——從此便作為董賊的部下將領了。
然後是呂布最出彩的時候了。十八路人馬殺來了,華雄被殺,董賊率兵到虎牢,呂布跳了出來,先斬方悅,又斬穆順,敗武安國——奇怪,這幾個人在華雄耀武揚威時幹嘛不去拼啊——最後把遼東猛虎公孫瓚追得無處藏身。所謂:「溫侯呂布世無比,雄才四海誇英偉。護軀銀鎧砌龍鱗,束發金冠簪雉尾。參差寶帶獸平吞,錯落錦袍飛鳳起。龍駒跳踏起天風,畫戟熒煌射秋水。出關搦戰誰敢當?諸侯膽裂心惶惶。」果然天下無雙。然後就是著名的三英戰呂布。竊以為,呂布先挑了四個人,這三個人撿現成便宜再不勝是說不過去了。不過後來岳飛傳里有個雙槍陸文龍也是被所有猛將車輪戰也未敗,算得厲害。呂布就略微差一點點了,斗到後來好歹是過了百合,虛晃一戟就閃了。這也是呂布僅有的兩次單打失敗之一。
然後,呂布就跌入了溫柔陷阱,做了一次借刀殺人用的刀。整個事件沒什麼好說的,我只請大家注意一句話:「布曰:『誓當殺此老賊,以雪吾恥!』允急掩其口曰:『將軍勿言,恐累及老夫。』布曰:『大丈夫生居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
這句話可以說是肺腑之言,也可以從中看出呂布人性化的一面。雖然李肅對他那麼花言巧語,董賊也始終對他籠絡有加,他始終還是不甘心在董賊手下當一個殺人工具。他的天下不是一個將領的天下,他有巨大的野心。所以可以說,即使沒有貂蟬,他也會殺了董賊。一切只是早晚而已。然後李郭破關,呂布沒有獨自逃跑,而是招呼王允一起走,並且「苦勸」。這一點可以看出他還不是所謂「豺狼之性」。多少有點義氣。
然後呂布陷入了流浪生涯。一會兒幫這個一會兒幫那個,但主要在河北作戰。尤其與黑山賊作戰時把號稱無敵的張燕打得落花流水。可是袁紹等始終對他疑心重重,逼得他只好不斷跳槽。某次跳槽還發生這種事:「紹令眾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由此可見他的驍勇實在已成了一種恐怖的威懾力,他是戰神,是魔鬼。在那個時代而言,已經成了一個神話般的存在。
然後,發生了呂布生平最重要的事,他遇到了陳宮。
由陳宮策劃,呂布攻佔了兗州,控制幾乎山東全境,然後全軍東出濮陽與曹操會戰。有幾個經典戰例,反正曹操正面交戰屢敗,而用計則呂布相形見絀了。須知曹操軍乃青州軍,天下著名的鐵軍,卻在與呂布作戰中屢敗,可見呂布西涼騎的驍勇和呂布本人對軍隊的重大影響。可是在對付計策方面,呂布則一塌糊塗。他的驍勇使他的信心過於膨脹,甚至迷信於自己的勇猛,於是就陷入了麻煩之中。一直到後來被迫撤出兗州投奔徐州。
呂布在徐州過得也不算快樂。雖然後來奔襲徐州奪了州牧,可是劉備為肘腋之禍根,袁術又常來糾纏。逼得呂布還上演了三國里極精彩的一幕——「轅門射戟」。這一箭可以說震住了所有人。說實話,張飛動不動要和呂布斗三百回合,我倒懷疑他骨子裡對呂布卻是根深蒂固的恐懼。就好像中國人越恐韓越嘴裡說不怕韓國一樣。而關羽從來對誰都沒有心理恐懼症。但從這一箭開始,所有在場的人都會對呂布產生恐懼——這一箭也足見呂布的傲慢。我相信,雖然經過這一箭袁術、劉備罷兵,但是雙方都已開始將矛頭不自覺地對准呂布,因為他們發現呂布的潛在威脅實在很驚人。
然後,曹操會集劉、呂、孫三家共打袁術,當時可以說是呂布一統中原的好機會。可是曹操先算了一著,先用左將軍籠絡住了呂布,順便安插了密探陳登。(順便說一下,陳登是個高手)破了袁術,然後順理成章地開始打呂布。從這一系列的策略而言,呂布著實是太幼稚了。
最後是著名的兵圍下邳了。呂布屢次失去戰機,最後被一次莫名其妙的出賣就擒了。如此而已。在被擒之後呂布的表現也不佳,幾乎是搖尾乞憐。僅有的一句豪言是:「布將騎,公將步,天下不足定也。」但那是描述自己投降後的宏偉藍圖,著實無意思。
單介紹一下歷史上的呂布其人。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五原地處蒙古,可見呂布很可能有少數民族血統,那麼神箭飛騎的本事是天賦來的。「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這一段猛一看跟董賊年輕時還真像。年輕時因為驍勇而在並州刺史丁原手下做騎都尉(類似於典韋之於曹操),可是後來「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主簿者文書也,就是楊修做的活。可見呂布是被老羅醜化成一個文盲的,人家畢竟當過主簿耶。
呂布個人的勇武,可以和項羽、袁達等傳奇猛將媲美,其戰績也堪稱了得。而其陷入的悲劇則多少與項羽有相似處:過於迷信個人武力,無視政治手段,任用將領過於膽小等等。一切的一切只因為他過於勇猛了。勇猛成了他的最優秀的地方,從而使他放棄了其他的優點,大致如是。
考慮一下這個人,一個生在游牧民族的地方的男人,小時候不大可能受系統的政治教育,他所有的政治經驗可能完全來自於在丁原手下的官職升遷等。但在仕官時,他更多地依靠了自己的勇武,而在手腕上是絕對不行的。猛然之間,他踏進了亂世,踏上了亂世的舞台,他只能依靠他的勇武。其實人們對他的詬病是他的背叛,即使他殺董賊是正義之舉。受儒家思想毒害的舊勢力——袁紹、袁術、張邈等都對他避若蛇蠍。可是亂世本來就沒有這么多講究,任何事都必須以最終的政治利益出發。從這一角度而言,呂布只是選擇了最符合他利益的事。從這一點來講,劉備和曹操其實和呂布是一類人:他們摒棄了一切繁文縟節和道義觀念,追求的是自己的天下。可劉曹何等梟雄,他們做的骯臟的事都打著正義的幌子,而呂布則太誠實了,於是人們把矛頭對准了他。其實他唯一做錯的,是他不夠虛偽。
可以這么說,呂布這種人的存在是亂世的必然,可是他的死亡也是亂世的必然。沒有這種人,亂世不稱其為亂世。可是他如果不消亡,亂世無法結束。他只是為亂世而生,在亂世中扮演一個可能很顯眼的配角,然後匆忙謝幕。他的英姿固然瀟灑,他的能力固然驍勇出眾,可是他不懂得演戲,所以他只能謝幕。
陳壽說:「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復,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其實「輕狡反復,唯利是視」,哪一個亂世人物不是如此?只不過呂布始終是個孩子,以為用在草原的那一套就可以馳騁中原。他太短視,也太淺顯。而「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倒是很客觀地說了一條歷史規律。
歇後語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呂布戲貂蟬——英雄難過美人關
贊詩一首
切切情長總是痴,英雄無奈醒來遲。一從赤兔奮蹄去,萬古唯留駐馬石。
養虎飼鷹不自值,志節何必更曾失。應知大耳多無義,枉論轅門射戟時。
至今念念思悠悠,血染連環未忍收。多記虎牢龍起處,何來三姓與人留?
『肆』 有一位女的神仙。她身穿紅色衣服,端莊。容貌不屬於人世間。肩膀背後的綵帶無風自動。有的人說看到她在天
盡管不想提她的名字,但我還是負責任的告訴你:中國穿紅衣服的女神仙就兩個,一個是女媧,一個是紅娘,不過紅娘是女媧化身!
你能碰到她?不是倒了八輩子血霉就是交上不得了的好運了!
往好事想,媒神女媧要給你牽紅線啦,你就放心等那位霉婆吧!
祝您幸福啊兄弟!記住:秀恩愛死的快!哈哈!恭喜啦!
『伍』 紅衣有何寓意,為什麼演義里的女將們都愛穿紅衣
「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話被從古代流傳至今,現在女性的地位已經更男性是同等的了,古代女子也能帶兵打仗,我們經常能在電視劇中看到女將軍身披鎧甲,但是她們選擇的衣服無一例外都是紅色。其實,原因很簡單首先紅色代表著熱情,更加鼓舞自己,而且紅色也代表著血,打仗就是要流血。
而且,我們都知道古代打仗都是常有的事情,都是許多將士用鮮血換來的,紅色就是代表鮮血,告訴那些將領不能讓那些犧牲的人白白犧牲,要以紅色來警惕帶兵打仗的人。
不過,在我們所看的電視劇中那些女將軍身披紅衣,真的是英姿颯爽,所以我覺得打仗時用紅衣真的是非常的合適,不過現在是和平年代,打仗似乎離我們非常的遙遠,但是每個人都需要強大起來,才能為以後著想。
『陸』 尋一本古代言情小說,女主角喜歡穿紅色,
你要找的應該就是這本書喇,他還有一個下集的哦
《 赤雪情殤》作者:小渝
[ 內容簡介 ]
為了她娘的墓和一池青蓮,她把自己給賣了,反正,她在這個家中根本就是多餘的,沒人疼、沒人愛,既然尊貴的他要,她何不就給了他,至少,他的存在能帶給她心安、給她一絲絲溫暖,自此,她的生命中不再有自我,只有他——暗冥,他冷酷、他狂妄、他殘忍、霸道,他擁有眾多的姬妾……
這都不關她的事,她只需將脆弱的自己好好地隱藏在艷紅之下,冷眼看世悄,等待著隨時為他「犧牲」的時刻來臨,只是,向來不按牌理出牌的他,卻不屑她的冷然,執意要招惹她,卸除她的偽裝的面具,不但粗暴的奪去了她的童貞,更用殘酷的驕傲撕碎她的心,然而,她給不起她的心啊!
只因她的愛太過自私,無法忍受「分享」的樂趣,她怕自己會瘋狂,會為此有玉石俱焚的狠絕心情,所以,她決定要離開,即使他霸道的說「不行、不準、不可以」!她仍毅然決然的撕裂衣袖,用死南表達她離去的心意,眼睜睜看著她墜入萬丈深淵,他才吶喊出的說出,「赤雪,我愛你……」
http://www.itxtbook.com/read.php?tid=15729&u=19892
《 赤雪情焰》作者:小渝
[ 內容簡介 ]
只因她的愛太過自私,無法忍受與其他女人[分享]一個男人,而她又怕自己太過瘋狂。所以,即使在他霸道的說「不行、不準、不可以」時,她仍斷然撕碎衣袖,用死來表達他堅決離去的心意。但是,或許是因為她的雙手曾沾滿血腥,老天才不願讓她稱心如意,硬是用一條小生命絆住了她,讓她活下來,獨自縫補破碎的身、撕裂的心。
她本以為今生今世,她再也不可能見到他這個狠心冷酷的薄情郎君,一心只想守著她那可憐又苦命的夭壽孩子,走完最後的人生,沒想到命運卻愛作弄人,硬是將她帶回到他的身邊,讓她親眼目睹他偉大的王朝、他美麗的妃子、他另一個子嗣,害她那一顆早已破碎的心再次受創,她只能選擇從此不恨他,卻也……不再愛他。
誰知,這反倒激起了他暗藏在心底的嗜血因子與狂暴性格,為了填補她心口的破洞,撫平她身上的瘢疤,趕走她的無動於衷,他決定喚醒她對他的愛——他不惜自殘,以身上的鮮血遍染她的四肢百骸,企圖」以痛制痛」,彌補她曾受的苦,她心中的痛,她身上的每一處傷口!並揚言」你心中有誰,我就殺誰」,即使必須弒子,他也在所不惜!
逼得她只好任他對她予取予求,可瀕臨高潮的那一刻,他居然吶喊」我愛你」,只是,在她早已失去一切之後,她真的能相信他嗎?他可能……愛她嗎……不!她寧願留下美好的回憶,不再貪求,她回到當初與他恩斷義絕的傷心所在,再一次對他說:」撒喲那拉」時,結局怎麼跟她愈想的差這么多多多……
http://www.itxtbook.com/read.php?tid=15730&u=19892
『柒』 紅裙指三國演義中的誰,喂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貂蟬吧,即是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又是我國四大美女之一。
『捌』 紅裝一直都是古裝劇的yyds,你覺得哪位女演員穿紅裝最美
趙露思在《傳聞中的陳芊芊》里飾演的陳芊芊;彭小苒在《東宮》里飾演的小楓;劉詩詩在《步步驚心》里飾演的若曦,她們的紅衣扮相都很美。
在古裝劇里,紅衣造型是必不可少的,紅色不僅代表喜慶,還給人一種性感以及驚艷的感覺。演員本身的皮膚狀態保養的非常好,在加上紅色衣物點綴以後會顯得更加明艷動人。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紅裝最好看的女演員,一起來看吧。
劉詩詩在電視劇《步步驚心》里,穿著紅衣翩翩起舞,美到極致:在小編的印象里,劉詩詩一直屬於氣質型的女演員,特別是她在《步步驚心》里飾演的若曦一角,有一個場景是她穿著紅裝在飛揚的雪花里跳舞,像極了“一枝寒梅傲立雪中”,說她“翩若驚鴻”一點都不為過。這個角色真的深入人心,即便現在的劉詩詩早已經為人妻、為人母,那翩翩起舞的瞬間到現在都讓人印象深刻。
其實,除了她們以外,還有很多女明星,她們都有紅衣扮相,而且各有各的美,在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你也可以留言告訴小編,你最喜歡的是誰?
『玖』 古代四大美女xxxx紅紅色
中國古代史上最出名的25個美女 1、【西子】
西子即西施,春秋亂世間越國謀士范蠡之戀人、情人,吳王夫差之姬,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沉魚」之強力,為千古美女代名詞。她違背良心做了一回吳國人民禍國殃民的壞女人。在導致吳國滅亡後,可能與范蠡扁舟隱逸而去,形跡縹緲無蹤。
2、【毛嬙】
毛嬙,《管子》和《莊子》里都記載過的美女,和西施同時成名。《管子·小稱》說:「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莊子·齊物論》說:「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3、【夷光】
夷光,通常認為西施名夷光,但是有的學者認為夷光是越國同時進獻給吳國的另外一個奇質美人。明代陳士元《名疑》卷三說:「越以美女西施、鄭旦同進於吳。《拾遺記》雲:『越以美女二人貢吳,一名夷光,一名修明。』或雲夷光即西施,修明即鄭旦也。夷光一作移光。」許多古書把夷光當作西施的間諜同事和共謀,如《太平廣記》。
4、【李夫人】
李夫人,漢武帝劉徹最寵幸的皇妃,出身歌妓。她短命的一生牽系著千古中華文化的幾個亮點—她是著名詩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所歌詠的對象,還是「姍姍來遲」這個成語所指的對象,她最出彩的成就是韓非子「色衰愛弛」的理論大實踐。她在病中堅決不讓漢武帝看見自己的病容,使得他不至於變心,在她死後還關照自己的親人。
5、【卓文君】
卓文君,西漢時期漢賦代表性作家司馬相如的妻子,史上最著名的私奔故事的女主角,也是中國文人千古佳人夢里才子佳人的鼻祖。她是臨邛富商卓王孫之女,被許配給一個皇孫。未婚夫未婚而亡,十七歲的處女便成為寡婦。辭賦家兼音樂家的才子司馬相如在應邀做客卓家時,以琴曲《鳳求凰》挑逗她雪夜私奔,並與窮書生丈夫一起開飲食店,她當壚賣酒,他洗碗刷碟。生米煮成熟飯後,父親還是資助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丈夫以辭賦天才為漢武帝重用,立下安撫西南少數民族的功勞。她後來經歷了丈夫移情別戀、自己不能生育等婚戀風波,分別以《怨郎詩》挽回愛情,以《白頭吟》鞏固婚姻,終於白頭偕老。她是一個才貌雙全而敢愛會愛的美女。
6、【班婕妤】
班婕妤,漢成帝劉驁的嬪,趙飛燕、趙合德孿生姐妹的情敵,真名無考,婕妤是標示妃嬪的等級的一個稱號。她是賢德與美貌合一的象徵,是寵辱不驚的典範,具備作為帝的亦師亦友亦妃的綜合型魅力,堪稱學者型美女!她以博通文史的才華、滄桑跌宕的經歷創造了「秋涼團扇」的典故,表達了美女失寵的辛酸心理。她失寵不失格,面對史上最著名的「湛於酒色」的昏君——一個不但好女色而且好男色的帝王,她選擇了淡出情場的舉措,在長信宮中陪侍太後燒香禮佛。
7、【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嬙,史稱「明妃」,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落雁」之強力。南郡秭歸人,今三峽地區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絕世美女,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的功績盡在榮譽稱號「寧胡閼氏」,意為匈奴有了漢女作「閼氏」(王妻),安寧有了保障。呼韓邪單於亡故後,按照習俗,嫁給其長子為妻,三十三歲時,香銷玉殞,在今內蒙呼和浩特市留下一座「青冢」和五十年的漢匈和好以及兩千年的詩文熱門話題,王昭君還是三峽成為「詩峽」的一個「詩性因子」,也是最有「戲」的人物,其故事上演在歷朝歷代的戲劇舞台。
8、【趙飛燕】
趙飛燕,原名宜主,漢成帝劉驁的婕妤、皇後,班婕妤的情敵,西漢最著名的舞蹈家,從「身輕若燕,能作掌上舞」並且被稱為「飛燕」來推斷,似乎也是雜技演員,她被指斥為婦德最差的狐狸型美女,因為不能生育,便與妹妹一起謀害漢朝皇嗣,後來不小心弄得漢成帝暴斃,但使得他還斷子絕孫卻是出於毒辣的嫉妒。
9、【合德】
合德,就是趙合德,趙飛燕的孿生妹妹,姐妹兩人,一個不宜主,一個不合德,卻恰恰叫宜主與合德。
10、【蔡琰】
蔡琰,即蔡文姬,東漢才女,著名詩人,亂世紅顏的代表。蔡文姬一生三嫁,初嫁河東世族之子衛仲道,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戰亂里,她被掠到南匈奴,再嫁,為左王妃十二年。曹操用重金贖回,演繹一場「文姬歸漢」的倫理大戲。她最後一個丈夫是曹操部下田校尉董祀。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12 08:05 11、【二喬】
二喬,三國東吳喬玄的兩個女兒大喬和小喬。大喬為孫策妻,小喬為周瑜妻,為英雄美人匹配的經典。二喬在「三國演義」的歷史大戲里,被諸葛亮用作激怒周瑜的道具:諸葛亮巧改曹植《銅雀台賦》的「橋」為「喬」,原句「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蝃蝀」為彩虹)被篡改為「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於是,曹操在周瑜眼裡就有了圖謀二喬美色的野心了,周瑜聽信之後,豈能不為愛妻而恨曹操?於是才有赤壁大戰曹劉聯合破曹的壯舉。杜牧的《赤壁》就暗含了這個典故:「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2、【綠珠】
綠珠,西晉豪富官員荊州刺史石崇妾。石崇任職刺史期間,靠派兵丁喬裝強盜秘密截殺客商而成巨富,有過對朝中要員賈謐車輛望塵而拜的卑劣人品。但是,愛妾綠珠感恩於石崇,不會考慮其卑劣人品和違法惡行。在他失勢之時,通過在「金谷園」跳樓自殺來阻止石崇情敵和政敵對自己美貌的覬覦,企圖保護石崇免受牽連。綠珠「以死酬情」,並未挽救石崇生命,但她卻永遠載入了情史。
13、【碧玉】
碧玉,成語「小家碧玉」的主角,晉代汝南王司馬的妾。孫婥應司馬義之請,作有《碧玉歌》兩首(據王運熙《漢魏六朝樂府詩評注》)。其一: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其二:碧玉破瓜時,相為情顛倒。感郎不羞難,回身就郎抱。
14、【張麗華】
張麗華,南朝亡國後主陳叔寶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後。她發長七尺,其光可鑒,神采艷麗,聰慧強記,寵冠後庭。百司奏事,後主常抱置膝上共決之,遂侍寵弄權,亂綱紀。隋軍入,與後主、貴嬪同入宮中景陽井,為隋軍擒斬。陳後主著名的亡國之音《玉樹後庭花》里有她美麗而不幸的影子:「……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隋煬帝因未得張麗華而甚為遺憾。
15、【侯夫人】
侯夫人,隋煬帝的樓里一個可能還是處女之身的宮女,以上吊自殺的方式抗議不得寵幸,深閨寂寞。她死後顏面艷若桃花,美貌異常,臂系錦囊,中藏宮怨詩,引發楊廣無限悲傷,令選美失職瀆職的宦官自盡,她是歷史上少見的死後才得到帝王無限寵愛並且美名、才名俱滿天下的美女。侯夫人大約16歲進宮,24歲左右自殺,存詩13首,為初唐四傑先聲。
16、【楊太真】
楊太真,即楊貴妃,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羞花「的震撼力。唐玄宗李隆基兒子的壽王李瑁的妃子,婚後五年由李隆基冊封為自己的貴妃。她是著名的音樂家、舞蹈家,安史之亂中被摯愛她的人於萬般無奈下賜死。據說,她被賜死的時候被調換了,真身偷渡日本。
17、【崔鶯鶯】
崔鶯鶯,同一個人,卻有兩個身份,三種性情,因為,崔鶯鶯是起源於唐代元稹傳奇小說《鶯鶯傳》而進入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和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里的現實人物和文學形象,她在文學里活了五百年!於是,有現實里的身份和文學里的身份。現實里的崔鶯鶯是唐代著名詩人元稹(託名張生)的西廂邂逅戀人,文學里的崔鶯鶯是虛構的文人張君瑞的妻子;現實里的崔鶯鶯是個遭遇始亂終棄的可憐官宦小姐,文學里的崔鶯鶯是個姻緣美滿的狀元夫人;現實里的崔鶯鶯是元稹《鶯鶯傳》(即《會真記》)這部成為才子佳人筆記小說鼻祖里的主角,文學里的崔鶯鶯是董解元和王實甫追求理想愛情和婚姻的形象代言人。人們一般認為,《鶯鶯傳》雖然也是文學作品,但是它寫的是現實生活——魯迅說:「元稹以張生白寓,述其親歷之境……」,而文人們則根據她的傳奇來改造她——在董解元那裡,她是「從今至古,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社會想的代言人,在王實甫的《西廂記》里,她是「生則同衾,死則同穴」純情理想的代言人。總之,她是個亦實亦虛的美女,現實和傳說里都有她的蹤跡。
18、【關盼盼】
關盼盼,唐代徐州名伎,徐州守帥張建封妾。白居易做客張建封府上時與她有一宴之交,盛贊:「醉嬌勝不得,風裊牡丹花。」《唐詩紀事》載其事跡。《御定全唐詩》820卷:「關盼盼,徐州妓也,張建封納之。張歿,獨居彭城故燕子樓,歷十餘年,白居易贈詩諷其死。盼盼得詩泣曰:『妾非不能死,恐我公有從死之妾,玷清范耳。』乃和白詩,旬日不食而卒,詩四首。」
19、【蘇蕙】
蘇蕙,東晉女詩人,字若蘭,美女中具有蘭心蕙性美質者的代言人,「織錦迴文」典故的主角,前秦安南將軍竇滔妻。《晉書·列女傳》載:「……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迴文旋圖詩以贈滔……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錄。」就是在五彩絲線的織錦上織有八百四十個字,名曰「璇璣圖」,縱橫反復,可以讀出若干詩作。後人慣用「織錦迴文」指妻子書信,或者贊揚婦女的絕妙才思。
20、【非煙】
非煙,即步非煙,也作步飛煙。唐代咸通年間美女,精通詩文,善擊甌。她是史上反抗彩鳳隨鴉般「非偶」婚姻的代表,法定丈夫是任河南府功曹參軍的武公業,真正愛人是鄰居書生趙象。她在與趙象詩文往來中秘密戀愛兩年,被丈夫捉姦坦然而淡然承認了婚外戀:「生既相愛,死亦何恨。」遭到丈夫毒打致死。事跡見於她的同時代人皇甫枚的《三水小牘》,《全唐詩》存其婚外戀詩作四首。
21、【柳姬】
柳姬,唐朝大歷十才子之一中書舍人(類似皇帝的機要秘書)韓翃妻,著名的「章台柳」故事女主角,詞牌「章台柳」的緣起人物,章台柳在後世成為形容窈窕美麗女子的代名詞。章台柳故事曲折感人,大致情節是,韓翊流寓京師,與託名「李王孫」的豪士交為莫逆,韓翃與李王孫家妓柳姬互愛,李遂將萬貫家資與柳氏悉贈韓翃,韓因探親與安史之亂,與柳姬兩地分居。番將沙吒利恃平反有功強占柳氏,韓翊還長安後,鬱郁寡歡。一名勇將感韓柳誠摯之愛,縱馬入沙吒利府第搶回柳氏,經皇帝斡旋,韓柳夫妻團圓,白頭偕老。
22、【霍小玉】
霍小玉,「大歷十才子」之一李益的未婚同居女友,「郎才女貌」理想的臨時主角,「始亂終棄」遭遇的典型受害者,「痴心女子負心漢」的不幸遭遇者。李益少年及第前後,詩名響徹長安,遍求佳人,兩人相見後,同居兩年,山盟海誓不分離。李益後來因為家人強迫,娶妻盧氏,對霍小玉狠心割愛,致使她憂恨而死(故事見於唐代蔣房的《霍小玉傳》)。李益是著名的邊塞詩人,最終的官位高至禮部尚書,但他年輕時有一個嚴重的毛病:「妒痴」,人們稱為「李益疾」(新舊《唐書》),結合小說來看,大約主要是「疑心症」,竟然源於霍小玉冤魂的復仇。據小說,李益在霍小玉死後,因為猜忌妻子盧氏而離婚,甚至還妒殺過他的伴侶——「侍婢媵妾」。
23、【貞娘】
貞娘,也寫作「珍娘」,唐人多寫作「真娘」,貞潔的化身。她的事跡在蘇州一帶的流傳是:安史之亂時,她從北方流落蘇州,被迫墮入妓院,善歌能詩,才貌出眾,為蘇州絕色佳麗。一位富有才學,人品端正的人重金賄贈鴇母,欲留宿於真娘處。真娘上吊自盡,以死守身。經查,《全唐詩》錄有劉禹錫、白居易、李紳、張祜、沈亞之、李商隱、羅隱等有關貞娘的詩,但貞娘事跡難考,題詩內容空洞,從羅隱「死猶嫌寂寞,生肯不風流」來看,是一位賣藝不賣身的烈女。
24、【朱淑真】
朱淑真,她的詩作受到市民的激賞,卻在死後遭到父母的焚燒(據魏仲恭《斷腸詩集序》)。她顯然是英年早逝的「問題美女作家」。她的別號是「幽棲居士」,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與李清照齊名,有《斷腸集》存世。「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愁懷》)「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但願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朦朧」,「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
25、【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花蕊一樣美麗又嬌弱的女人卻輕聲細語出利劍一樣刺骨的聲音:「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述國亡詩》)她的美貌,「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她艷驚兩朝,既是後蜀孟昶的慧妃,也是宋代宋太祖的妃子,她便同時有了亡國之君和開國之君的兩君專寵的榮華,而榮華背後是無盡的辛酸和不幸,她被俘後的身世是一團迷霧。《全唐詩》收錄作品一卷,一百多首統一名為《宮詞》,一首另名《述國亡詩》。
『拾』 盤點十位紅衣古裝美女,你覺得誰更好看
古裝劇中有很多紅衣美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紅衣顯得她們明艷張揚,有著獨特的韻味,讓她們在一眾美人中脫穎而出。接下來一起盤點下有哪些讓觀眾們印象深刻的明艷美人。
前面九個紅衣美人都很驚艷,不夠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得當屬劉詩詩在《綉春刀》飾演的「周曉彤」。劉詩詩學了很多年的舞蹈,氣質清麗演古裝得天獨厚,劇中她側卧在地,回眸看的那一眼可勾走了不少觀眾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