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漢服是指哪些朝代的服飾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1)哪個朝代美女穿漢服擴展閱讀:
漢族服飾歷史悠久,它在不斷的發展和創新以及融合一起。而且作為一個大的服飾體系,不僅能夠用簡單著方式來界定漢服。
還能夠通過風格來進行界定標准,所以說漢服的界定標准能夠用,下面這幾種文字來進行表述上溯至炎黃,下至宋明漢唐。漢族人民所穿的服飾為基礎,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面不斷的進行演化。
漢族其實早已經有了比較獨立的服裝體系,華夏的衣服是由黃帝所制,而且在皇帝之前就尚未有衣服和屋宇。根據一些考古的發現,漢服最早出現在商朝,大約是在五千年前,還在石器時代,當時就已經有了比較原始的紡織業,用來織成麻布作為衣服,而黃帝的妻子嫘祖也發明了養蠶和絲紡。
男子的衣服腰間會查有隔代,而女子的要件是以師帶系扎,而就因為秦皇兵馬俑的出現,秦代的服飾以及風格方面也有著,很大的發現。在魏晉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家都非常崇尚自然,所以飄逸是魏晉服飾風格上面最大的展現,而這個時候的男子多穿寬大的袖衫,大都是上袖翩翩的衫子。
其實根據漢服飾的發展也能夠看得出,它是在經過每個朝代的文化風格,而不斷的加以創造和改革,才形成了比較獨立的漢服體系。漢服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與琴棋書畫相比,漢服曾經一度滅絕了長達三百年,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已經開始漢服復興之路。
❷ 看著當前流行的漢服真的很贊,那麼古代穿漢服的女子有多美呢
經常看到網上有些美女穿著漢服在大街上走動,引得很多人在後面觀看,個人認為看著挺好看的,不過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有可能是漢服的布料的問題或者是人本身的氣質問題。有空閑的時候也會腦補一下那個朝代女孩子穿著漢服走在街道上會是什麼樣子的,會不會特別美、特別仙。
在所有的漢服中本人還是最喜歡秦朝的服飾,那時候的衣服跟戰國沒有太大差別,女子的衣服依然保持著「褒衣大裙」的風格,那時候的織綉工藝已經非常發達,很多有錢人家的女子已經能夠穿著綾羅綢緞的衣服,而且樣式也隨著豐富起來,就可以看到那時候的女子或穿衣裙兩件的樣式,也可以是長長的袍子,裙子的樣式也很多,最有名的就是「留仙裙」,這樣的衣服穿在古人身上可謂婀娜多姿,千嬌百態。
❸ 穿漢服是哪個朝代
漢族人的傳統服裝叫漢服,不是朝代服裝。
漢服最早出現在商朝,大約是在五千年前,還在石器時代,當時就已經有了比較原始的紡織業,用來織成麻布作為衣服,而黃帝的妻子嫘祖也發明了養蠶和絲紡。
到了商朝時期,冠服已經開始初步形成,西周的時候,服飾的完整制度已經逐漸完善。商朝時期就已經有了文字來記載一些東西,而且根據探索發現,這一時間的漢服基本已經有了形狀,而服裝主要是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上衣和下裙,上衣的袖口比較窄,而且沒有扣子,在腰部的兩側有著很寬的腰帶,前面再加上一個裙子用來遮蔽膝蓋。
周代服飾大約是沿襲商代的風格,但是也是略微有些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來說更加的寬松,而且衣袖也有大小兩種,領子已經是交領。依舊是沒有紐扣,而且腰間會有很長的帶子,有時候還會在腰上掛上一些玉石,而裙子和褲子的長度已經是及地,但是這種服飾還是會有一定的缺陷,有時候可能會走光。於是到春秋時期,就產生了一種深衣。
(3)哪個朝代美女穿漢服擴展閱讀:
漢服基本結構
漢服採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部分 。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折,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斜領右衽衣。
前襟後裾的中縫稱為裻 ,即督脈、任脈,衽在任脈右側,故稱右衽。裾的長度分為腰中,膝上,足上。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 、裋 、深衣 。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稱為祛。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❹ 【漢服】北宋時期女子穿著
宋朝建立於公元960年,統一的社會局面帶來了宋朝經濟的繁榮。「偃武修文」的基本國策,使程朱理學逐步居於統治地位,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人們的美學觀念也相應發生變化,服飾開始崇尚儉朴,重視沿襲傳統,樸素和理性成為宋朝服飾的主要特徵。
從衣服樣式來看,宋代最流行的女裝樣式有這么幾種:
一、普通MM服裝:上襦下裙
上衣大多為襖、襦、衫、背子、半臂等,下身為裙子、褲等。襦和襖是基本相似的衣著,形式比較短小,下身配裙子。顏色常以紅、紫為主,黃次之。貴者用錦、羅或加刺綉。一般婦女則規定不得用白色、褐色毛緞和淡褐色匹帛製作衣服。
襦裙的樣式和傳世作品《韓熙載夜宴圖》所描繪的大體相同。唯衣襟不拘規則,可用右衽,也可用左衽,可能是受契丹族、女真族等少數民族的影響。在裙子中間的飄帶上常掛有一個玉制的圓環飾物——「玉環綬」,用來壓住裙幅,使裙子在人體運動時不至於隨風飄舞而失優雅莊重之儀。
上襦多為大襟半臂,宋代的裙子有六幅、八幅、十二幅的形式,共同的特徵是折襇很多。宋宮中的裙子褶更多而細密,稱為千褶裙。
裙子上的紋飾更是豐富多彩,有彩繪的,有染纈的,有作銷金刺綉的,有綴珍珠的……
裙子的色彩以鬱金香根染的黃色最為高貴;也有紅色裙,是歌舞伎穿的;而色彩艷麗的石榴裙最負盛名。老年婦女和農村女子多穿深色素裙。裙料多以紗羅為主,綉繪圖案或綴以珠玉,當時還出現了前後開衩的「旋裙」及相掩以帶束之的「趕上裙」(宋理宗時,宮中時興前後不縫合的拖地裙,名趕上裙)。
晉祠侍女像:穿襦裙、披帛、系玉環綬
宋代仕女圖之襦裙樣式
插簪釵、穿襦裙、披帛的婦女(宋人《妃子浴兒圖》)
宋代插簪釵首飾、穿短襦長裙的貴婦及穿袍的侍女(宋人《半閑秋興圖》)
二、貴族禮服
原宋代大袖衫、長裙、披帛是晚唐五代遺留下來的服式,在北宋年間依然流行,多為貴族婦女所穿,是一種禮服。雖然宋代,連宮中服裝也以窄袖為主,但寬衣大袖仍被視為華貴的標志。《宋史·輿服志》:「其常服,後妃大袖。」《朱子家禮》:「大袖,如今婦女短衫而寬大,其長至膝,袖長一尺二寸。」另註:「眾妾則以背子代大袖穿著這種服裝,必須配以華麗精緻的首飾,其中包括發飾、面飾、耳飾、頸飾和胸飾等。
三、普通便服:背子
最常見的宋代服裝是「背子」。背子的款式,以直領對襟為主,兩襟離異不縫合,亦不施襻紐,袖子可寬可窄;衣服的長度,有的在膝上、有的齊膝、有的到小腿、有的長及腳踝;衣服兩側開衩,或從衣襟下擺至腰部,或一直高到腋下,也有索性不開衩的款式。
在同一個時代,背子被男女老少不分尊卑貴賤地喜愛,實在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
宋時女子穿背子的有皇室的後妃、公主,也有朝廷命婦;有尋常人家的女子,也有教坊、街巷的歌舞伎,背子是宋代婦女的常服。
在題為《瑤台步月圖》的畫作中,穿著背子的女子盡顯文靜優雅,河南禹縣白沙宋墓出土壁畫上的女伎也穿著背子,山西晉祠泥塑中也有穿背子的侍女。(宋朝男子也穿背子,就不在此貼中說了)
背子的廣泛穿著,與宋代的文化密不可分。從造型上看,這種衣服的廓形直直的,把人的身體裹成一個圓筒,沒有曲線,與袒領、闊裙、輕紗罩體大袖衫的唐服有著鮮明的區別。比較起來,唐人的服裝更加張揚,而宋人的服裝卻顯得含蓄、內斂,有一種禁慾傾向。
著直領對襟窄袖背子的宋代婦女形象
身分較低的勞作婦女,如仆佣、侍女等人,所穿的背子較短,上層社會的女子,所穿背子較長。
穿背子的貴婦(宋人《瑤台步月圖》)
穿背子的雜劇女演員(宋人《雜劇人物圖》)
太原市晉祠聖母殿北宋彩塑侍女立像(左邊兩位穿襦裙披帛,右邊的穿的就是背子)
太原市晉祠聖母殿北宋彩塑侍女立像,梳盤髻,穿衫裙、背子
宋代婦女居家服飾形象(選自沈從文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四、宋代皇後禮服:褘衣
宋代,皇後在受冊封、朝會等重大的禮儀場合穿褘衣。
褘衣是上衣下裳連成一體的連體式服裝,用以象徵女子在感情上的專一。其制為深清色、五彩翟紋。領、袖、裾都紅色雲龍紋樣的鑲緣。穿著這種服裝,必須戴鳳冠,內穿青紗中單,腰飾深青蔽膝。另掛白玉雙佩及玉綬環等飾物,下穿青襪青舄。
與之相配套的是華美的九龍四鳳冠,其上有大小花枝各12枝,並在冠的左右各有兩個葉狀飾物,稱為博鬢或掩鬢。
戴龍鳳珠翠冠、穿褘衣的皇後(南薰殿舊藏《歷代帝王像》)
皇帝冕服圖/皇後褘衣圖(選自聶崇義《三禮圖》)
五、勞動婦女的服飾
宋代的社會生活已經非常豐富了,各種身份的人,從官宦、商販、醫生、農民、車夫、僧道,到士人、船工、藝人……在服飾上都有區別。有穿袍衫的,有披背子的;有梳髻的,有裹巾子的;有較齊整的,也有較隨意的。
穿長褲的勞動婦女(傳王居正《紡車圖》局部)宋太平街景圖宋太平街景圖
❺ 圖中美少女穿的漢服屬於那個朝代的。請說出 衣、裳等的具體名稱。太美了,有飄飄如仙的感覺。
宋代的。上身是褙子+宋抹胸,裙子是齊腰襦裙。
❻ 哪個朝代的漢服最漂亮
唐朝的漢服最漂亮 同時唐朝的漢服還吸收少數民族的服飾加以改進使得很美感
❼ 漢服出現在哪個朝代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大部分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和傳統服飾。我們作為中國主要民族的漢族,漢語自然是我們的語言,那我們的傳統服飾應該是什麼?西裝、中山裝、旗袍、晚禮服自然都不是傳統服飾,說起來漢族的傳統服飾應該是漢服。那麼漢服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呢?
到了秦漢時期,已經發展到大都是大襟窄袖,男子的腰間會有腰封,而女子以絲帶系扎。而魏晉南北朝時期,崇尚自然,服飾變得寬大飄逸。而到了唐代的時候,此時的絲綢已經非常的發達,而唐朝的服飾也開始發生一些變化,其實已經開始出現齊胸的襦裙,外面的上衫也開始變的薄透,甚至有一些短的袖子。
漢服在不同時期,也是不停在調整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