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施故里在哪
諸暨是西施的故鄉,「西施音容邈 典範照故鄉。」這是浙江大學著名學者陳橋驛評價西施的詩句。2000多年前的西施不僅成為諸暨美麗的符號,也成為我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新的載體。
西施(名夷光),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戰國出生,天生麗質。用美人計助越王勾踐完成復國大計。後與范蠡(陶朱公)泛舟五湖,隱居江湖。有關其傳說,很具神秘感。
西施----美的化身和代名字,自古有「情人眼裡出西施」美句,可見世人對其評價之高。
西施殿景區位於浙贛鐵路線上的諸暨市城南半公里許浣沙溪畔,薴蘿山下的薴蘿村是我國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故居。 史書記載:2400年前,春秋末年,吳越爭戰,越敗夫椒。勾踐為復國雪恥,卧薪嘗膽,刻苦圖強,聽文種「九術」。獻美惑吳,在諸暨薴蘿尋得美女西施,獻於吳王夫差。她忍辱負重,街命入吳,為興越滅吳作出了重大貢獻。後人為紀念她,從唐起就在薴蘿建了西施祠廟,至明代,西施祠殿已到了相當規模。朝政更替西施殿屢毀屢建,始終存在。 1986年重建的西施殿古建築群。包括西施殿、碑廊、古匾閣、鄭旦亭等景點。其中西施殿為三開間大殿,大殿內塑有西施像,殿外四周環以雙廊,大殿結構層次豐富,重檐飛翹,雕梁畫棟,氣勢巍峨,宏偉壯麗。與浣紗溪畔的西施亭、浣紗石等景觀融為一體,成為人們憑吊絕代佳人西施的觀光勝地。
地理位置: 西施殿景區位於浙贛鐵路線上的諸暨市城南半公里許浣沙溪畔 。
諸暨位於浙東會稽山西麓,是省轄縣級市,現由紹興市代管。與紹興、蕭山、義烏、富陽等8個縣(市)接壤。地形以丘陵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諸暨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越國故都、西施故里,公元前222年置縣,歷代未廢。
B. 古代四大美女是什麼地方的
1、西施,名夷光,春秋末期農歷六月廿四日(陽歷7月19日)出生於越國諸暨薴蘿村,薴蘿有東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
2、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3、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
4、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
(2)美女故居在哪裡擴展閱讀
西施有「沉魚」之貌,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行慚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扇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美稱。
「閉月」是貂蟬的代稱。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傳說楊玉環初入宮時,因見不到君王而終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她和宮女們一起到宮苑賞花,無意中碰著了含羞草,草的葉子立即卷了起來。宮女們都說這是楊玉環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慚形穢,羞得抬不起頭來。唐玄宗聽說宮中有個「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見,封為貴妃。從此以後,「羞花」也就成了楊貴妃的雅稱了。
C. 楊貴妃是哪裡人故居在哪裡
楊貴妃故居,位於山西省永濟市首陽鄉獨頭村東向100米處(楊貴妃生長於此)。佔地面積近百畝,建築形制為仿唐民居。
楊貴妃故里,是一座類似城堡式的獨宅三進院落,它依山勢而建,南北走向,可瞰黃河。建築分堡門、下院、中院、上院、西花園、貴妃池,自下而上,建在一條中軸線上。
下院,昔日是傭人居住的地方,現在辟為接待室和歌詠楊貴妃詩詞書法字畫展覽廳。
中院,過去是楊貴妃姐妹兄弟和叔嬸居住的地方。這次修復後,為了再現楊貴妃的香蹤芳跡,精心泥塑大型貴妃生平彩塑群像160餘尊,栩栩如生,力求還「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的綽約風姿,使這位唐時絕代美人,再現人間。
上院,主樓是供奉楊家歷代祖宗的祭祀房屋。廂房是楊家長輩和接待貴客的地方。
(3)美女故居在哪裡擴展閱讀
楊貴妃墓其實只是楊貴妃的衣冠冢,位於陝西咸陽市興平市馬崽鎮西500米處,距西安60公里。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 ,整座墓冢都用青磚包砌,墓後有一座高約6米的楊貴妃大理石塑像。
貴妃墓為一半坡上的小陵園,大門頂額橫書「楊氏貴妃之墓」園內正面一座三間的仿古式獻殿,過獻殿即是墓冢,高3米,封土四周砌以青磚。
傳說婦女用貴妃墓上的土搽臉,可去掉臉上的黑斑,使面部肌肉細膩白嫩。因此,其墓土被稱為「貴妃粉」,遠近婦女爭相以土搽臉,連外地遊人也要帶包墓土回去,於是墓堆越來越小,守墓人不斷給墓堆添土,但不久又被人取光。
為了保護墳墓,只好用青磚將其包砌。這樣,人們就再也無法從墓上取土了。墓前有一碑樓,上刻:「唐玄宗貴妃楊氏墓」。
D. 西施故里在哪裡 下到江南來,尋找美人去
西施故里旅遊區依浣紗江逶迤排開,綿延數里,蔚為壯觀。中國歷代名媛館、范蠡祠、民俗館、鄭氏宗祠、購物一條街等等在此次第而列,而沉魚落雁、東施效顰等典故,也將在景區內找到實物,可供遊客體驗;休閑茶樓、品牌咖啡、特色小食等正在紛紛入駐,遊艇等項目也在引進當中。
美女西施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西施故里就在諸暨市城南薴蘿山下,浣紗江畔。
公元前494年吳越交戰,越敗於吳, 越王勾踐被迫屈膝求和,攜妻將臣入吳為質三年。勾踐歸國後,發誓洗刷這奇恥大辱,於是採用文種提出的「美人記」。幾經尋覓,終於「得薴蘿山賣薪女西施」。勾踐選到西施後,獻於吳王,吳王大悅:「越貢西施,乃勾踐之盡忠於吳之證也。」從此沉湎於酒色不能自拔,越國卻上下一心,勵精圖治,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打敗了吳國。後人為紀念這位忍辱負重,以身許國的絕代佳人,就在薴蘿下修建了西施殿。
景點介紹: 中國歷代名媛館 是一處具有江南特色的庭院式仿古建築,位於西施故里旅遊區的入口區域,佔地面積6521平方米,是目前國內罕有的以中國歷代著名女性為主題的展覽館。展館以展示女性真、善、美為宗旨,共選擇了100多個中國古代女性人物,按人物特徵分為四大美女、傳說中的神女、青史百家、才情淑女、巾幗英烈、四大民間故事、百美廊七個單元,其中四大美女是整個展館的核心。此外名媛館內還設置有《浣紗記》磚雕照壁、十二花神庭院小品等靜態景觀和編鍾樂舞動態展示項目。
范蠡祠 主要以范蠡軍事政治才能和商業才能及生平業績為主要展示內容、以其它相關人文故事為襯托。全部建築由范蠡祠及財神廟、魁星閣、三星廟(暫用名)等相關建築組成,陳列與范蠡生平業績相關的詩碑,並以彩繪壁畫等形式,生動介紹范蠡卓越的軍事、政治和經商才能。
西施殿 西施,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為紀念西施,前人在西施故里建造了西施殿。位處諸暨城內。西施殿位於城南的薴蘿山下,浣紗江畔。
鄭旦亭 鄭旦亭與西施殿相對,為八角重檐,上層為三疊檐圓頂。內置巨鍾,撞之訇然。
E. 歷史上傳奇女子虞姬的故里究竟在現在的哪裡
虞姬出生地文史無載(流傳江蘇宿遷或沭陽)
虞姬,是楚漢之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妾,名虞,(一說姓虞),生卒年、出生地、結局等均不詳,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項羽為其作《垓下歌》。
相傳虞姬為今江蘇宿遷或沭陽人,容顏傾城,才藝並重,舞姿美艷,並有「虞美人」之稱。後人曾根據《垓下歌》,以及相傳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結局是在楚營內自刎,由此流傳了一段關於「霸王別姬」的傳說。
虞姬墓所在地說法不一,一說位於安徽靈璧縣(今宿州市)城東15華里、303省道南側東。
F. 急急急!西施故里風景區怎麼去是那個不要門票開放式公園
是從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風景區諸暨,只是你說的,西施故里的特定的美女故居的,有去的機票和西施故里風景區,諸暨市浣紗側,是一個開放式的公園,有一些美女為主,如石雕的浣紗女。
可玩性走比較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