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宋干節,宋干節的來歷是什麼
宋干節是泰國、寮國的傳統節日。節期3天,每年自公歷4月13~15日舉行。節日的主要活動有齋僧行善,沐浴凈身,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放生及歌舞游戲。 泰國每年從4月13日開始的宋干節是其慶祝新年的傳統節日.期間,舉國上下異常喜慶,進行各種宗教慶典和積德儀式,家人朋友團聚相敘,當然著也是舉行潑水活動的時節! 來源: Songkran這個詞來源於梵文,意思是邁進,指太陽運行的軌道進入白羊宮.此時晝夜等長,在泰國文化里這標志著新一年的開始. 除此以外,宋干節也是一個用來表示感恩的節日。大家都趁這個重要時機回憶自己曾受到的善待,回憶他人的慷慨和同情如何帶來了平和,快樂和幸福.宋干節也是一個團聚的節日,讓家人之間的紐帶得到鞏固. 宋干節期間舉辦宗教慶典和民間儀式,主要目的是給來年帶來好運和繁榮,也是出於對那些已去世的人的感激和虧欠. ============================================================= ]又名: 從4月13日到15日的宋干節也是泰國一年一度的國家家庭日和敬老節。據稱,泰國當初確定這個節日旨在激勵民眾多關心家人,多利用空閑時間和家人團聚,給予父母和老年人更多的尊重與關愛,創建和睦家庭。 曼谷一項民意調查表明,大多民眾重視過宋干節,想在宋干節里按傳統習俗向長輩潑水祝福、齋僧行善積德,而他信總理是他們最希望潑水祝福的政治家。 在假日開始前,工作在外的泰國人不管離家遠近,開始紛紛趕回家鄉,與親人團聚。泰國總理他信也一如普通百姓,偕同家人從曼谷回到他的老家清邁,主持當地宋干節盛會的開幕儀式,與當地百姓、外國遊客一起歡度節日,並向二百多位僧人布施。 這位泰國政府領導人在泰國傳統新年裡祝福民眾家庭和睦、生活幸福、事業昌盛,同時呼籲「泰國人要團結一致、互助互愛、尊老愛幼,要保護和傳承泰國特有的傳統文化習俗,使之世代流傳下去。
『貳』 泰國宋干節的活動:
在泰國的大部分地區,宋干節持續3天.
4月13日意味著一年的終結.人們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辭別舊年.早上,人們舉行積德儀式,並向佛教的僧侶供奉物品.春節打掃和沐浴凈身同樣是迎新的其中一個程序.當天晚些時候,人們虔誠地用干凈的水清洗佛像.這個宗教儀式還包括佛像在城市街道上巡遊的機會,以表虔誠和崇拜.這是迎接泰國新年最受歡迎的儀式之一.
4月14日是准備的一天,家人聚在一起,幫忙准備第二天早上獻給僧侶的物品.整個下午都用來搬沙入廟.這一天被看作是個吉日,所有人都面帶笑容,避免說一些不吉利或者氣急敗壞的話.世界聞名的宋干節潑水狂歡活動進行整整一天,能幫助狂歡的人們消暑.晚上,人們都把沙搬到寺廟里,用來堆沙佛塔,佛塔上裝飾著彩旗和花朵.這種習俗反映了一個古老的信念:當一個人離開寺廟,鞋底不免會帶走寺廟地面上的一些沙.堆沙佛塔被看作是一個彌補被帶走的沙的有效方法,也是人們可以求得庇佑的積德行為.
4月15日標志著泰國新年的開始.這是宋干節新年慶祝最重要的一天.傳統上人們在這一天會積些功德,做些善事,比如向僧侶供奉物品,諦聽佛法的宣講,灑聖水到佛像和僧侶身上,拜訪長輩並接受到他們的祝福.
宋干節和印度相近時間的胡里節有類似之處,其中一種相同的習俗就是把小魚放生到溪流里。在泰國,放小鳥出籠也是節日活動的一部分.
宋干節最根本的意義在於它是一個清潔和凈化的過程--洗掉所有的災禍,不幸和邪惡,帶者好運和潔凈開始新的一年.水象徵清潔的過程,代表純凈.
在曼谷,以SILOM這條路上的活動最為熱鬧,一般來說,宋干節的3天,silom路都會進行交通管制,整條街就讓民眾狂歡,音樂,舞蹈樣樣齊全,政府甚至出動消防車讓民眾盡興。去玩的大多數為泰國的年輕人,也有世界各地的遊客,互相用水槍對射,走在路上,迎面而來的人還會用和著麵粉的水在你臉上抹一下,對此表示新年的祝福。在這里,宋干節期間可以盡情狂歡。也有一群群的年輕人,開著皮卡,在皮卡上對過路的行人潑灑大量的水。你只要進了SILOM,等你玩夠了出來了,你的衣服也肯定已經濕透了。所以有機會去泰國而且時間又正好的話,請務必去SILOM體驗一下宋干節的樂趣。
『叄』 泰國的宋干節是什麼來歷
簡介: 宋干節是泰國、寮國的傳統節日。節期3天,每年自公歷4月13~15日舉行。節日的主要活動有齋僧行善,沐浴凈身,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放生及歌舞游戲。 泰國每年從4月13日開始的宋干節是其慶祝新年的傳統節日.期間,舉國上下異常喜慶,進行各種宗教慶典和積德儀式,家人朋友團聚相敘,當然著也是舉行潑水活動的時節! 來源: Songkran這個詞來源於梵文,意思是邁進,指太陽運行的軌道進入白羊宮.此時晝夜等長,在泰國文化里這標志著新一年的開始. 除此以外,宋干節也是一個用來表示感恩的節日。大家都趁這個重要時機回憶自己曾受到的善待,回憶他人的慷慨和同情如何帶來了平和,快樂和幸福.宋干節也是一個團聚的節日,讓家人之間的紐帶得到鞏固. 宋干節期間舉辦宗教慶典和民間儀式,主要目的是給來年帶來好運和繁榮,也是出於對那些已去世的人的感激和虧欠. ============================================================= ]又名: 從4月13日到15日的宋干節也是泰國一年一度的國家家庭日和敬老節。據稱,泰國當初確定這個節日旨在激勵民眾多關心家人,多利用空閑時間和家人團聚,給予父母和老年人更多的尊重與關愛,創建和睦家庭。 曼谷一項民意調查表明,大多民眾重視過宋干節,想在宋干節里按傳統習俗向長輩潑水祝福、齋僧行善積德,而他信總理是他們最希望潑水祝福的政治家。 在假日開始前,工作在外的泰國人不管離家遠近,開始紛紛趕回家鄉,與親人團聚。泰國總理他信也一如普通百姓,偕同家人從曼谷回到他的老家清邁,主持當地宋干節盛會的開幕儀式,與當地百姓、外國遊客一起歡度節日,並向二百多位僧人布施。 這位泰國政府領導人在泰國傳統新年裡祝福民眾家庭和睦、生活幸福、事業昌盛,同時呼籲「泰國人要團結一致、互助互愛、尊老愛幼,要保護和傳承泰國特有的傳統文化習俗,使之世代流傳下去。
『肆』 宋干節的相關
泰國人幾乎是世界上最愛過年的國家,他們享受年節所帶來的歡愉氣氛,所以,過中國年、也過西洋年,新歷過年是從1月1日起,連續十二天,不過,真正屬於泰國人的過年是每年4月13日起一連三天的「宋干節」,宋干一詞起源於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邁進」的意思,泰國也有宋乾女神,潑水節的時候,隨處可見泰國人虔誠膜拜宋乾女神。今天是宋干節的前奏,我們學校早上舉辦了隆重的法式,下午就輪到了熱鬧的泰國舞蹈表演和露天大餐。舞蹈由六對舞伴組成,圍成圈,一邊環繞一邊跳舞,所以我可以非常清晰的觀察到每一個動作,每一對舞者。表演大約持續20分鍾,之後開始吃早就准備好的甜點,水果,魚丸和各種飲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泰國人過宋干節,就像中國人過春節一般,甚為隆重、熱鬧、喜慶。不同的是,中國人過年是在爆竹聲中除舊歲,而泰國人則在潑水狂歡中迎新年。而且,泰國的宋干節,別於中國的年味漸淡,迄今依然風情萬種、傳統延續,吸引國外遊人絡繹不絕。 宋干節里的曼谷,變得清靜了許多。平日里車流擁擠的大街小巷,一下子似乎寬闊了許多。但是,「背包族的天堂」考善路上,外國遊客青睞的是隆路上,還有民主紀念碑、皇家田廣場一帶,卻被狂歡的人群擠得水泄不通,成為歡樂的海洋。
男女老少,沒有年齡、膚色、性別的差異,都手持各式各樣的水槍,見人就開「槍」,更有人用勺舀水迎面潑灑……水花飛濺處,歡聲笑語四起,興高采烈的青年男女又歌又舞;全身濕透的他們,在風中瑟瑟發抖,盡管再次突遭襲擊,依然滿臉歡欣。
城裡如此,城外亦如此。從曼谷前往挽盛海灘,出城的路上車流如梭。許多掛著曼谷車牌的小貨車,後面車廂里坐滿人,還載著裝滿水的大水箱;坐在車上的人,行進中也不甘寂寞,與相遇的車輛上演一幕幕「水戰」。挽盛海灘邊上,更是水戰猶酣,交通堵塞;執勤的警察,自身難保,被潑得像落湯雞一般。
潑水是泰國宋干節里的主要慶祝方式,潑水狂歡的傳統習俗世代傳承,獨具魅力。這個重要民族傳統節日由此別稱潑水節。 從4月13日到15日的宋干節也是泰國一年一度的國家家庭日和敬老節。據稱,泰國當初確定這個節日旨在激勵民眾多關心家人,多利用空閑時間和家人團聚,給予父母和老年人更多的尊重與關愛,創建和睦家庭。
曼谷一項民意調查表明,大多民眾重視過宋干節,想在宋干節里按傳統習俗向長輩潑水祝福、齋僧行善積德,而他信總理是他們最希望潑水祝福的政治家。
在假日開始前,工作在外的泰國人不管離家遠近,開始紛紛趕回家鄉,與親人團聚。泰國總理他信也一如普通百姓,偕同家人從曼谷回到他的老家清邁,主持當地宋干節盛會的開幕儀式,與當地百姓、外國遊客一起歡度節日,並向二百多位僧人布施。
這位泰國政府領導人在泰國傳統新年裡祝福民眾家庭和睦、生活幸福、事業昌盛,同時呼籲「泰國人要團結一致、互助互愛、尊老愛幼,要保護和傳承泰國特有的傳統文化習俗,使之世代流傳下去。
『伍』 請問泰國當地有哪些特色節日
九皇齋節:每年九、十月舉行,一連慶祝九天。在九皇齋的九天九夜裡,九皇齋的信徒,都改吃素食,停止娛樂活動,並在市內的五座主要佛寺舉行各種慶祝儀式。街上擺滿各種齋物貢品和食品,上面插著一根黃旗,或貼滿寫有「清齋」 字樣的黃紙幅,供善信脫下艷麗的服裝,穿上潔凈的白衣白褲,誠心齋沐,到佛廟進香,禮拜九皇禮佛,以祈求合家吉祥平安,諸事順利。慶祝儀式到最後一夜達到高潮,儀式從午夜開始,一直通宵達旦。
宋干節:於全國各地懸掛國旗,浴佛,浴僧,向長長輩行灑水禮,祈求賜福。因此人們也稱此節慶為「潑水節」。作為泰國新年,宋干節有很多的美好寄託,首先是感恩,感謝和彰顯那些做善事和對社會有益的人;第二是忠於祖宗先民;第三是銘記自己對家人的責任;還有頌揚佛教和僧侶;最後還有主張做人仁慈和慷慨。 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在每年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傳統的宋干節清晨第一項儀式是祈福,年輕一輩列隊向長者表示敬意,希望得到長者的賜福,圖來年吉祥。在這三天里,全國都熱鬧非凡,各地都舉行大型慶典及「宋干節小姐」選美活動。曼谷大街小巷裡當地人和遊客擠在一起,樂著潑水,互道恭喜及祝福,尤其在炎熱的天氣下,淋一身濕反倒更能消暑。宋干節期間曼谷潑水最熱鬧的地點是大皇宮附近的皇家田廣場,水槍、面具和水管都上陣,有的人不僅渾身透濕,還「掛彩」,那是塗滿身滿臉的白色爽身粉。全國最值得一游的地方是清邁。宋干節樂趣無窮,吉祥幸福。
水燈節:是泰國民間最富有意義,且多含神話的節日,在每年之泰歷十二月十五日夜晚間舉行。在這雨季過後的這一時期,泰國正是河水高漲,月兒清輝的美好季節。泰國慶祝水燈節最熱鬧隆重的地方,就是水燈發源地素可泰王朝的古都--素可泰城,古城中有座古寺,座落於湖中間的小島上,市民和遊客在節日中,聚集於此,漂放水燈。慶祝活動首先是進行水燈設計和水燈小姐選美比賽,同時還有身著盛裝的象隊,馬隊以及花車隊伍遊行,讓人感到彷佛又回到了古老的素可泰年代。一年一度泰國水燈節,遍及全國各地,旖旎多姿,充滿羅曼蒂克氣氛,民眾歡歡樂樂的渡過這一佳節。入晚為水燈節的良辰美景,民眾紛紛至各河港施放水燈,大小江河燈光點點。青年男女情意綿綿,女的祈禱著能得如意郎君,男的則期望獲得秀慧伴侶。而一般民眾,則向皇天後土及水神答謝一年來賜予食用水源,並對丟進江河污穢物而表示悔過,祈能赦免罪衍,過著康寧幸福生活。
春耕節:每年五月是泰國一年一度的春耕節。泰民族自古以來為農之國,至今農業人口仍佔到泰國人口的大約八成。所以全國視這一天為盛大的節日,國王和王室人員,政府領導人都會出席在曼谷王家田舉行的春耕節大典儀式上。並宣布這一天是國家假日,以示隆重。 泰國春耕節始於素可泰王朝,各朝代均隆重舉行,一直延續至今。這是一個祈禱風調雨順、農業豐收的節日。在春耕節的前一天,先由國王偕王室成員赴玉佛寺主持禮佛儀式,由十信高僧誦吉祥經,然後國王贈聖水、御戒指及御劍給農業部部長,作春耕儀式之用。同時,准備次日參加春耕儀式的「主犁官」和「四仙女」也到玉佛寺膜拜玉佛,接受國王賜福。「主犁官」由農業部部長擔任,「四仙女」由農業部的農業和林業女科學家分別擔任。國王賜的聖水供「四仙女」儀式前沐浴。春耕節當天上午七時三十分,由婆羅門教士率領「主梨官」、「四仙女」和古樂隊等從玉佛寺出發,「四仙女」中各有兩名挑金擔和銀擔,艷麗的金、銀色擔中,裝滿國王在王宮中最佳種籽。樂隊一路吹奏,來到王家田儀式場地,等候國王駕臨。八時左右,春耕節儀式開始,首先由國王和王後點香明燭,祭拜神明,然後主犁官膜拜諸神明,祈禱占卜當年雨量,占卜雨量預言用的是三塊白布,第一塊長一米,表示雨量多,高原地收成好,低地田歉收;第二塊布長一米五十五,預言雨量充足,稻榖普遍豐收,第三塊布長半米,預言雨量少,低地田豐收,高原地歉收。由主犁官抽得其中一塊布,預計當年的雨量和收成。占卜雨量完畢後,將兩頭聖牛牽到國王面前點粉,此後由婆羅門教士率領聖牛、「主犁官」、「四仙女及古樂隊開始耕種,「主犁官」驅聖牛鬆土、犁地及播種和覆土各三圈,「四仙女」隨後撒播稻種四十公斤。耕種完畢後,將聖牛牽到皇室婆羅門占星象的占卜台,選吃稻穀、玉米、綠豆、芝麻、青草、水和酒七種食物,則以預言當年這種糧食豐收。如選吃水和青草,則象徵雨水充足,風調雨順;如選吃酒,則象徵交通便利,經濟繁榮。春耕節儀式完後,國王向去年各府稻穀產量最高的農民及最佳農業合作社頒發獎品,春耕節大典儀式也就此結束。這時在王家田圍觀的千千萬萬群眾,一齊擁入廣場,撿取播種的稻種,有的兒童將撿來的稻穀以高價出售給從邊遠地區前來撿稻穀種的農民,他們將這些稻穀播種在自己田裡,以期吉祥和豐收。 」 一年一度的春耕儀式,既隆重又具有濃厚的泰民族風俗特色,因此吸引了許多國內外的人士和遊客前往觀看。
佛日:是「佛教節日」的簡稱。佛教稱「四齋日」,泰國稱「佛日」。每月有四個佛日,各在泰國陰歷上半月的第八日和第十五日,即初八、月望、廿三、月末。全年共48個佛日,其中以陰歷三月十五日的瑪迦普差節、六月十五日的維莎迦普差節和八月十五日的阿莎加哈普差節為最重要的佛日。屆時佛教徒要去佛寺舉行儀式。當日禁止殺生、嫖賭。
萬佛節:泰國的傳統佛教節日,在每年泰歷三月十五日舉行。如逢閨年,改為泰歷四月十五日。萬佛節在泰文中稱為「乍篤隆迦訕尼巴」節,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於泰歷三月十五日在摩揭陀國王舍城竹林園大殿,向自動前來集會的1250名羅漢首次宣傳教義,故稱其為四方具備的集會。篤信小乘佛教的泰國佛教徒視該次集會為佛教創建之日,進行隆重紀念。泰國的佛教徒早在阿育陀耶王朝時期就開始紀念萬佛節,至曼谷王朝五世王時,官方開始舉行慶祝儀式,並於1913年將這一天定為節假日並成為泰國人民傳統的佛教節。政府也舉行慶祝萬佛節儀式,國王親自參加。萬佛節的早晨,泰國男女老少帶著鮮花、香燭和施捨物品前往附近寺院,進行施齋、焚香、拜佛活動。在萬佛節,有些善男信女還持受五戒或八戒以表示對佛教的虔誠。
三寶佛節:泰國三大佛教節日之一。每年泰歷八月十五日,即泰國守夏節前一日,為「阿莎叻哈普差節」。「阿莎叻哈普差」來自巴利文,意為「八月供養」之意。泰國華人稱該節日為「三寶節」,因這一天是佛祖成道後首次講道的日子;有了第一個佛門弟子的日子;世上出現了第一個和尚的日子;也是佛教「三寶」(佛、法僧)都齊備的日子。原先該節日不做儀式,1961年泰國僧伽(僧團)作出決定,要求佛教徒做儀式,並經政府得國王的同意定為佛教的重要節日。全國佛教徒、各佛寺屆時都做儀式,如守戒、聽經、誦經、講道、巡燭等。
守夏節:亦稱坐守居節、入夏節、入雨節等,是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每年泰歷八月十六日舉行。守夏節在泰文中叫做「考攀薩」。該詞來自梵巴文,「考」意為「進入」,「攀薩」意為「雨季」、「雨期」。守夏節源於古印度僧尼雨期禁足安居的習俗。認為在泰歷八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三個月內外出易傷稻穀和草木小蟲,應在寺內坐禪修學,接受供養。這段時間稱為雨安居期,禁止僧尼外出。泰國政府規定守夏節全國放假一天,以便人民參加守夏節活動。守夏節前,僧侶要清掃寺院和僧舍。守夏節之日,全寺僧人舉行入夏安居儀式,禮佛誦經並誦念「貧道將在此寺守夏安居三個月」三遍。然後一般僧人向高僧懺悔過失。之後,各寺院和僧人互送鮮花、香燭互致敬意和懺悔。儀式後,僧人開始安居修學。守夏節早晨,平民百姓普遍到寺院施齋,所施齋飯除新鮮飯食菜餚外,還有傳統糕點蕉葉茲粑。同時奉獻蠟燭叢及甘蔗水、糖、牙刷、牙膏、肥皂、浴巾等日用品。並且製作可燃三個月之久而不熄的巨大蠟燭,敲鑼打鼓送到寺廟,供僧人在守夏節誦經時使用。傍晚,人們手持鮮花和點燃的蠟燭,在寺院舉行隆重的巡燭儀式,守夏節活動達到高潮。在守夏節期間,許多善男信女將出家三個月,或天天聆聽僧侶誦經,或在家中持守佛律八戒,示對佛教的虔誠。
解夏節:每年泰歷十一月十五日為泰國的解夏節,亦稱出夏節、逾雨節、安居競節等,是泰國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之一。此時為期三個月的守夏安居期滿,僧人可以恢復正常外出。這一天,平民百姓在寺院內進行隆重的施齋並聽僧人誦講佛經。人們將佛像從佛殿里搬出,安放在可以移動的小亭子內。佛像放著僧缽,眾僧手捧僧缽相隨佛像之後,列隊而坐的信男善女將施捨的飯食放入僧缽內。施捨的齋飯主要有米飯、菜餚、粉蕉糯米粽和亞塔椰葉粽等。在曼谷金山寺舉行施齋時,將佛像從金山寺搬到山腳進行施齋。此外,在解夏節時,人們還要進行奉施僧衣、守夏僧衣及施放黃布等布施活動。
『陸』 宋乾女神的節日習俗
「宋干」一詞出自梵語,太陽進入某星座稱為「宋干」。太陽連續運行,進出不同的星府共十二次,時間恰好為一年。古代的泰國以宋干節為新年,因四月中旬正值農閑,正宜舉行隆重的宗教活動和民間雜耍。
宋干節的活動有︰於全國各地懸掛國旗,浴佛,浴僧,向長長輩行灑水禮,祈求賜福。因此人們也稱此節慶為潑水節。作為泰國新年,宋干節有很多的美好寄託,首先是感恩,感謝和彰顯那些做善事和對社會有益的人;第二是忠於祖宗先民;第三是銘記自己對家人的責任;還有頌揚佛教和僧侶;最後還有主張做人仁慈和慷慨。傳統的宋干節清晨第一項儀式是祈福,年輕一輩列隊向長者表示敬意,希望得到長者的賜福,圖來年吉祥。在這三天里,全國都熱鬧非凡,各地都舉行大型慶典及宋干節小姐選美活動。曼谷大街小巷裡當地人和遊客擠在一起,樂著潑水,互道恭喜及祝福,尤其在炎熱的天氣下,淋一身濕反倒更能消暑。宋干節期間曼谷潑水最熱鬧的地點是大皇宮附近的皇家田廣場,水槍、面具和水管都上陣,有的人不僅渾身透濕,還掛彩,那是塗滿身滿臉的白色爽身粉。全國最值得一游的地方是清邁。宋干節樂趣無窮,吉祥幸福。
「宋干節」是泰國的傳統新年,於每年的四月十三日來臨,共歷時三天。節日的第一天被稱作「馬哈宋干日」,標志著過去一年的結束。下來的一天被稱作「望鬧」,節日最後一天也就是四月十五日被稱作「望泰龍宋」,標志著新的一年的來臨。許多在城裡工作的外鄉人都返回故里去歡慶新年。因此,像曼谷這樣的城市在節日期間會顯得格外冷清。
「宋干」在泰語中意為「移走」或是「換地方」。因為在「十二宮圖」中這一天是太陽轉換位置的時候。「宋干節」同樣也被稱為「潑水節」,因此許多人相信水可以將霉運沖走。
在泰國,「宋干節」無論對於社區、社會、還是宗教都是一個有意義的風俗。對於家庭而言,它是一個合家團聚的日子,一家老小可以在此時傳情達意,子女們將帶有香味的水潑灑到父母或祖父母的手上來表達敬意並奉上禮物。還會在祖先的靈位前參拜,訴說自己的成就或遭遇。長輩們則對小輩們贈以祝福的話語,希望他們事業順利,好運長伴。
對於社區而言:「宋干節」可以促進社區的團結,大家可以在參加娛樂活動的同時增進交流,共謀發展。
對於社會而言:「宋干節」可以加強民眾對環境的關注,並動員大家對一些房屋、廟宇、公共地區和官方建築進行清潔。
「宋干節」對於宗教也是大有意義的,民眾們對僧侶們進行布施,僧侶們更可以藉此機會來說經佈道。節日的下午,在佛像和僧侶們的沐浴儀式過後,參與慶賀群眾的不分年齡的往彼此的身上歡快地潑水。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要數長買省的北部的慶祝活動。從四月十三日到十五日,來自全國的人們歡聚在那裡共度潑水節,爭相觀看「宋干小姐」選拔賽和華美的遊街活動。
在曼谷,被稱作「布達思亨」的佛像也從國家博物館被搬到大殿的對面,供人們噴灑驅邪之水。
『柒』 簡述泰國宋干節
宋干節是泰國、寮國的傳統節日。節期3天,每年自公歷4月13~15日舉行。節日的主要活動有齋僧行善,沐浴凈身,人們互相潑水祝福,敬拜長輩,放生及歌舞游戲。宋干節這個詞來源於梵文,意思是邁進,指太陽運行的軌道進入白羊宮.此時晝夜等長,在泰國文化里這標志著新一年的開始.除此以外,宋干節也是一個用來表示感恩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