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搜索 > 美女在哪個地方借琵琶

美女在哪個地方借琵琶

發布時間:2022-07-10 17:06:31

❶ 古代四大美女中,那位出自山西

古代四大美女中,楊玉環和貂蟬出自山西。

1、楊玉環,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玉環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

2、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閉月」是貂蟬的代稱。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

(1)美女在哪個地方借琵琶擴展閱讀

1、楊玉環於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宦門世家,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蜀州度過的。

開元十七年,10歲左右的楊玉環因父親去世,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璬家。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描述其為: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宜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十分恩愛。

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歷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2、貂蟬最早出現於《三國演義》前身《三國志平話》中。貂蟬只是她的小名,本姓任,是呂布的原配妻子,兩人在家鄉失散後流落一方,淪為成為王允的婢女。

王允得知後其身世後心生一計,設家宴款待太師董卓,讓貂蟬與董卓見面。王允又設宴招待呂布赴會,讓他與原配妻子相會,並承諾改日讓他們正式團聚。

之後王允便送貂蟬到董卓家,董卓誤以為是王獻給自己的厚禮,喜出望外,當晚便共赴雲雨之好。呂布得知董卓的行為後,勃然大怒,提劍入堂殺害醉倒的董卓。

在《三國演義》中,貂蟬則是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為歌女。 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在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恰巧為王允瞧見。於是,王允便將貂蟬收為義女,定下連環美人計,離間董卓與養子呂布的關系。

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配給呂布,再明著把貂蟬獻給董卓做妾。貂蟬嫁給董卓之後對呂布曖昧送情,周旋於父子二人之間。

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望貂蟬,貂蟬和呂布相約來到鳳儀亭相會。貂蟬假意對呂布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

正巧被董卓回府撞見,發怒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從而留下一個「呂布戲貂蟬」的千古傳說。

❷ 琵琶美女的詩句

《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盡事.
輕攏慢拈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客.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弟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空守船,繞船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廬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 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❸ 古代抱住琵琶的仙女是誰

昭君

❹ 大連在哪兒有樂器出租的地方大概價位多少我想借琵琶和二胡各一個

南石道街有家佰格琴行 他家可以租

❺ 「半掩琵琶半遮面」說的是歷史上哪位美人

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吧,原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寫了琵琶女受到邀請出來時抱著琵琶羞澀的神情,寫出了她的溫柔美麗,也為後文寫她描述自己不幸的身世埋下伏筆
寫出了她的溫柔美麗,也為後文寫她描述自己不幸的身世埋下伏筆。
現在有時形容人的一些行為過於忸怩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吧,原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寫了琵琶女受到邀請出來時抱著琵琶羞澀的神情
《琵琶行》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作於元和十一年(816年)。 該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❻ 琵琶女的故事

琵琶女原是一個樂妓,屬於歌妓的一種。古代的歌妓都隸屬於"娼籍",無論是教坊的歌妓,還是民間的歌妓,在本質上都是奴隸,不是自由人。她們在政治上、社會上受到種種歧視。

一、琵琶女簡介

樂天居士白居易在其被貶到潯陽城(今九江市)時,一日宴別好友,巧遇一位極善琵琶的女子,可曾想白居易與此女子可謂同病相憐,一是白居易被貶至潯陽,而琵琶女身世飄零,於是在《琵琶行》白居易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極致惆悵感慨,為後人所引用。

而琵琶行里所提到的這個琵琶女,琵琶技藝超群,而且此女年少時是何等的國色天香「曲罷曾叫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但是最終美人遲暮,人老珠黃卻不得不流落碧野。

二、《琵琶行》的背景

《琵琶行》作於白居易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著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鬱悲凄之情。在這里,詩人把一個琵琶女視為自己的風塵知己,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為一體,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尋常的感染力。

(6)美女在哪個地方借琵琶擴展閱讀

《琵琶行》賞析

首句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時間(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紹;而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已曲曲傳出。

白居易在京城第一次見到琵琶女,一見就愛上琵琶女,偶然的一次相見使得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互相都覺得是知音相見恨晚。白居易時任翰林學士仕途蒸蒸日上,琵琶女年輕貌美申通音律,一個文學泰斗,一個音樂奇葩,以音譯文,以文解音。

真是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以至於二人相約在過些時日就走到一起。這時白居易的母親去世了,他因母喪居家,與琵琶女暫別,臨別時二人相約時間重逢時再續舊情。服滿,應詔回京任職。

本想這次回來和琵琶女重溫舊情,不想因率先上書請急捕刺殺武元衡兇手,被貶江州司馬。琵琶女苦等多年,本以為苦盡甘來,可遲遲不見迴音,琵琶女身邊的人總是對她吹風「一個翰林學士」怎會真的娶你。琵琶女誤以為白居易對自己不過是逢場作戲,和那些富家子弟一樣。

恨自己太傻相信他的謊言,為了等他虛度了年華,家裡的親人不是死了就是參軍走了只剩下她一個人了,在愛恨交加沒有辦法時隨便把自己嫁給了一個商人。

沒成想琵琶女也來到潯陽江,商人總是做買賣外出,留下她一人一船。晚上做夢時夢到當年和白居易一起以音譯文,以文解音時的場景,好像又回到從前,夢里還以為是真的,醒來發現時夢,黯然淚下。

❼ 史上拿著琵琶的有名的女人的是誰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漢元帝時期宮女,漢族,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於閼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❽ 古代美女誰彈琵琶

王昭君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❾ 白居易的琵琶行的主旨是什麼

通過寫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結合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社會的動盪,世態的炎涼,對不幸者命運的同情,對自身失意的感慨,這些本來積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傾於詩中。它在藝術上的成功還在於運用了優美鮮明的、有音樂感的語言,用視覺的形象來表現聽覺所得來的感受;蕭瑟秋風的自然景色和離情別緒,使作品更加感人。 詩人在這首詩中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過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藝人的悲慘命運,抒發「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情。詩的開頭寫「秋夜送客」,「忽聞」「琵琶聲」,於是「尋聲」「暗問」,「移船」「邀相見」,經過「千呼萬喚」,然後歌女才「半遮面」地出來了。這種回盪曲折的描寫,就為「天涯淪落」的主題奠定了基石。 接著以描寫琵琶女彈奏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先是「未成曲調」之「有情」,然後「弦弦」「聲聲思」,訴盡了「生平不得志」和「心中無限事」,展現了琵琶女起伏回盪的心潮。 然後進而寫琵琶女自訴身世:當年技藝曾教「善才服」,容貌「妝成每被秋娘妒」,京都少年「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然而,時光流種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描寫,與上面她的彈水,「暮去朝來顏色故」、最終只好「嫁作商人婦」。這唱互為補充,完成了琵琶女這一形象的塑造。 最後寫詩人感情的波濤為琵琶女的命運所激動,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抒發了同病相憐,同聲相應的情懷。 詩韻明快,步步映襯,處處點綴。 既層出不窮,又著落主題。真如江潮澎湃,波瀾起伏,經久不息。反復吟誦,盪人胸懷,情味無限。語言鏗鏘,設喻形象。「如急雨」、「如私語」、「水漿迸」、「刀槍鳴」、「珠落玉盤」、「鶯語花底」。這些讀來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琵琶行》全詩共分四段,從「潯陽江頭夜送客」到「猶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為第一段,寫琵琶女的出場。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時間,這是一個楓葉紅、荻花黃、瑟瑟秋風下的夜晚;交代了地點,是潯陽江頭。潯陽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潯陽江頭也就是前邊序中所說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詩人給他的朋友送別。離別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沒有個歌女侍應,當然就更加顯得寂寞難耐了。這裡面「主人下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實際是主人陪著客人一道騎馬來至江邊,一同下馬來到船上。「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這里的景色和氣氛描寫都很好,它給人一種空曠、寂寥、悵惘的感覺,和主人與客人的失意、傷別融合一體,構成一種強烈的壓抑感,為下文的突然出現轉機作了准備。其中蹬後八句是正面寫琵琶女的出場:「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聲音從水面上飄過來,是來自船上,這聲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們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們一定要探尋探尋這種美妙聲音的究竟。「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這里的描寫非常細致。由於這時是夜間,又由於他們聽到的只是一種聲音,他們不知道這聲音究竟來自何處,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麼人,所以這里的「尋聲暗問」四個字傳神極了。接著「琵琶聲停」表明演奏者已經聽到了來人的呼問;「欲語遲」與後面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懶,和慚愧自己身世的沉淪,她已經不願意再拋頭露面了。這段琵琶女出場過程的描寫歷歷動人,她未見其人先聞其琵琶聲,未聞其語先已微露其內心之隱痛,為後面的故事發展造成許多懸念。 從「轉軸撥弦三兩聲」到「唯見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為第二段,寫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轉軸撥弦三兩聲」,是寫正式演奏前的調弦試音;而後「弦弦掩抑」,寫到曲調的悲傖;「低眉信手續續彈」,寫到舒緩的行板。攏、捻、抹、挑,都是彈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宮廷中製作的一個舞曲名。六幺:當時流行的一個舞曲名。從「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聲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寫琵琶樂曲的音樂形象,寫它由快速到緩慢、到細弱、到無聲,到突然而起的疾風暴雨,再到最後一劃,戛然而止,詩人在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動比喻,使比較抽象的音樂形象一下子變成了視覺形象。這里有落玉盤的大珠小珠,有流囀花間的間關鶯語,有水流冰下的絲絲細細,有細到沒有了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有突然而起的銀瓶乍裂、鐵騎金戈,它使聽者時而悲凄、時而舒緩、時而心曠神怡、時而又驚魂動魄。「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兩句是寫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聽得入迷了,演奏已經結束,而聽者尚沉浸在音樂的境界里,周圍鴉雀無聲,只有水中倒映著一輪明月。 從「沉吟放撥插弦中」到「夢啼妝淚紅闌干」共二十四句為第三段,寫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紅運,盛極一時,到後來年長色衰,飄零淪落。沉吟:躊躇,欲言又止的樣子。斂容:指收起演奏時的情感,重新與人鄭重見禮。蝦蟆嶺:即下馬嶺,漢代董仲舒的墳墓,在長安城東南部,臨近曲江。從「十三學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極寫此女昔日的紅極一時。她年紀幼小,而技藝高超,她被老輩藝人所贊服,而被同輩藝人所妒忌。王孫公子迷戀她的色藝:為了請她演奏,而不惜花費重金;她自己也放縱奢華,從來不懂什麼叫吝惜。就這樣年復一年,好時光像水一樣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宮廷樂隊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說第一團、第一隊。秋娘:泛指當時貌美藝高的歌伎。五陵:指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個漢代皇帝的陵墓,是當時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貴族子弟。纏頭:指古代賞給歌舞女子的財禮,唐代用帛,後代用其他財物。紅綃:一種生絲織物。鈿頭:兩頭裝著花鈿的發篦。雲篦:指用金翠珠寶裝點的首飾。擊節:打拍子。歌舞時打拍子原本用木製或竹製的板,現在興之所至,竟拿貴重的鈿頭雲篦擊節,極言其放縱奢華,忘乎所以。等閑:隨隨便便,不重視。從「弟走從軍阿姨死」以下十句寫此女的時過境遷,飄零淪落。隨著她的年長色衰,貴族子弟們都已經不再上門,她僅有的幾個親屬也相繼離散而去,她像一雙過了時的鞋子,再也沒人看、沒人要了,無可奈何只好嫁給了一個商人。商人關心的是賺錢,從來不懂藝術和情感,他經常獨自外出,而拋下這個可憐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記憶的,面對今天的孤獨冷落,回想昔日的錦綉年華,對比之下,怎不讓人傷痛欲絕呢!「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其實即使不作夢,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縣名,縣治在今江西景德鎮北。紅闌干:淚水融和脂粉流淌滿面的樣子。 從「我聞琵琶已嘆息」到最後的「江州司馬青衫濕」共二十六句為第四段,寫詩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發與琵琶女的同病相憐之情。唧唧:嘆息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二語感情濃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淚,也為千古失落者觸發了一見傾心之機。自「我從去年辭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寫詩人貶官九江以來的孤獨寂寞之感。他說:「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地勢荒僻,環境惡劣,舉目傷懷,一點開心解悶的東西都沒有。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詩人自己的苦悶移情的結果,我們對比一下《水滸傳》里宋江贊賞江州的一段話,他說:「端的好座江州,我雖犯罪遠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裡雖有幾座名山古跡,卻無此等景緻。」詩人的悲哀苦悶完全是由於他政治上受打擊造成的,但是這點他沒法說。他只是籠統含糊地說了他也是「天涯淪落人」,他是「謫居卧病」於此,而其他斷腸裂腑的傷痛就全被壓到心底去了。這就是他耳聞目睹一切無不使人悲哀的緣由。接著他以一個平等真誠的朋友、一個患難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稱贊和感謝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並提出請她再彈一個曲子,而自己要為她寫一首長詩《琵琶行》。琵琶女本來已經不願意再多應酬,後來見到詩人如此真誠,如此動情,於是她緊弦定調,演奏了一支更為悲惻的曲子。這支曲子使得所有聽者無不唏噓成聲。多情的詩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經濕透了。促弦:緊弦,使調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馬是從九品,所以穿青衫。 這首詩的藝術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詠者與被歌詠者的思想感情融二為一,說你也是說我,說我也是說你,命運相同、息息相關。琵琶女敘述身世後,詩人以為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詩人敘述身世後,琵琶女則「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彈一曲後,詩人則更是「江州司馬青衫濕。」風塵知己,處處動人憐愛。其二,詩中的寫景物、寫音樂,手段都極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寫身世、抒悲慨緊密結合,氣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終浸沉在一種悲涼哀怨的氛圍里。其三,作品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概括力,而且轉關跳躍,簡潔靈活,所以整首詩膾炙人口,極易背誦。諸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等都是多麼凝煉優美、多麼叩人心扉的語句啊! 白居易本來就是一個關心下層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詩人,這次他又用淺近流轉的語言描寫了一個動人憐惜的風塵女子形象。由於這首詩,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三十年後唐宣宗在為白居易寫的一首詩中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連少數民族的兒童都能背誦,稍有文化的漢族人就更不用說了。

閱讀全文

與美女在哪個地方借琵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40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89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59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68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893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36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98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188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40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65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15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02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10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98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46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661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98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60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18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