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唐玄宗時期有哪些著名的美女
楊貴妃: 楊玉環與西施、王昭君、貂蟬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小字玉環,道號太真,蒲州永樂(今山西省永濟市韓陽鎮獨頭村)人。楊貴妃身高1.64米,體重138斤(有待查證)。自小習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她原為玄宗第18子壽王之妃,後經大臣推薦,唐玄宗見她有傾城傾國之色,後招入宮做女官,天寶四年封為貴妃,從此楊門一族權貴顯赫。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沉迷於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倉皇南逃。途經馬嵬坡,大將玄禮和部下認為楊家禍國殃民,怒殺楊國忠,迫使玄宗賜楊玉環自縊。貴妃死時,年38歲。 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有詩雲」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所以荔枝又稱」妃子笑」。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之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開元七年719年農歷六月初一生於容州(今廣西玉林容縣),出身宦門世家,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四川崇慶)司戶,叔父楊玄璬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璬家。後來又遷往永樂(山西永濟)。所以問楊貴妃是哪裡人,有說廣西容縣的,有說四川的,有說山西永樂的,莫衷一是。就我看到的《唐國史補》有言: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勝蜀者,故每歲飛馳以進……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雖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體有狐臭,因此特別喜歡沐浴。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陽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 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 楊玉環(719—756),號太真,蒲州永樂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開元二十二載(734年)她被冊立為李瑁的妃子,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745年),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梅妃莆田(今福建莆田縣)生於醫學世家。江采萍聰明過人,九歲能誦讀《詩經》父親以《詩經·召南》里《采蘋》一詩的題目為女兒名字,對她期望甚高。 [編輯本段]梅妃入宮 據說在唐玄宗寵愛武惠妃死後,玄宗整日鬱郁不樂。太監高力士想排解一下玄宗的煩惱,於是到江南尋訪美女,結果在福建的莆田縣發現了一個蘭心蕙質的女孩,她就是江采萍。 江采萍被高力士選入宮中後,曾深受玄宗寵幸。她淡裝雅服,姿態明秀,風韻神采,無可描畫,她精通詩文。因癖愛梅花,所居之處遍植梅樹,每當梅花盛開時,賞花戀花,留連忘返,唐玄宗昵稱她梅妃,又戲稱為「梅精」。唐玄宗曾寵愛她至極,後宮其他妃子都視而不見。江采萍性情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卻又出淤泥而不染,不去為紅顏之事爭風吃醋,並擅長於書文,常以東晉才女謝道韞自比。 只是楊玉環的到來使得清高孤傲的梅妃漸漸失寵。楊貴妃設法貶梅妃入冷宮上陽東宮。梅妃得寵時,各地爭相進獻梅花。有一次,她聽到外面有驛馬快跑的聲音,訊問侍兒可是送梅花來的?但如今,大家都是忙著給楊貴妃送荔枝,誰還記得曾經專寵一時的梅妃江采萍呢?梅妃江采萍不禁淚流滿面,想起了漢代長門宮陳阿嬌的故事,陳阿嬌千金買司馬相如一賦,便拿出千金請高力士找人寫賦呈給皇上。高力士正在拚命討好楊貴妃,因此加以推脫。江采萍就自己寫了一首《樓東賦》給唐玄宗看。可唐玄宗看來這篇賦後,雖然也略微有所觸動,但也只是派人悄悄賞了梅妃一斛珍珠,梅妃見了,傷透了心,寫下來一篇《謝賜珍珠》,並將詩與珍珠一起送還給唐玄宗。 唐玄宗讀後悵然不樂,令樂府為詩譜上新曲,曲名叫《一斛珠》。 盛唐時歌舞名妓。(717-約757)唐代著名宮廷舞蹈家。臨潼人。原為民間藝人,後入宮廷。擅長《凌波舞》,表現凌波池中衛宮護駕的龍女,在波濤起伏的水面上翩然起舞。該舞由唐玄宗李隆基作曲,楊貴妃彈琵琶,寧王李憲吹玉笛,李龜年吹篳篥(古樂器)伴奏。楊貴妃賜以珍貴臂環,名紅粟玉臂友.安史之亂時流落民間,至德二載(757)夏入宮重見唐玄宗,再舞《凌波舞》。
② 唐初女將有哪些
平陽昭公主。
平陽昭公主是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個女兒,也是李淵嫡妻竇氏(竇皇後)的愛女。李淵將自己的三女兒嫁給了武將柴紹為妻。婚後,柴紹攜妻定居長安城。
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也是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為自己父親建立帝業的公主,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中國萬里長城的著名關隘娘子關就是因為她所率領的娘子軍曾經在此駐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後有謚號的公主,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真正的生榮死哀。但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記錄其事跡的《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沒有記載。
李淵:「鼓吹,軍樂也。往者公主於司竹舉兵以應義旗,親執金鼓,有克定之勛。周之文母,列於十亂;公主功參佐命,非常婦人之所匹也。何得無鼓吹!」
③ 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分別是誰活在唐盛時期
西施: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今浙江諸暨人,姓施名夷光 別名西子,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七夕節前浙江寧波紹興地區的婦女有用荊樹葉浸水洗頭發的習俗,傳說可以使頭發滑潤烏黑。相傳春秋時期,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勾踐被俘作了人質,得赦回國後,選范蠡為相,卧薪嘗膽,圖謀報仇,復興大業,范蠡深思熟慮之後,准備選取一才色兼備的女子送給吳王,使其溺情於聲色,不理朝政,以便越國報滅國之恨。一天,范蠡遇見了西施。西施自幼聰慧,天姿國色,平常喜歡用荊葉浸水梳洗。越滅亡以後,她常在浣沙溪邊自吟:「春色年年有,年年不見春,浣沙水清清,難洗亡國恨。」范蠡見西施不但貌美,而且為亡國而哀痛,是個難得的好女子。在稟告越王勾踐之後,范蠡帶了印符護送西施到了吳國。西施委曲求全入吳,吳國滅亡後,范蠡便帶了西施於七月七日隱姓埋名,泛舟於五湖之間,老百姓為了表示對西施的敬愛,於七月七日用荊樹葉浸水洗發,以示紀念。 王昭君: 王昭君名嬙,西漢南郡(今興山縣)寶坪村人西漢元帝時期人氏,從小長得艷若桃花,聰明伶俐。清代詩人贊她:「飄飄秀色奪仙春,只恐丹青畫不真」,「娥眉絕色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出神入化地活脫出昭君的美容與神采。 昭君有「落雁」之姿,傳說昭君出塞時滿腹愁懷,為抒解思鄉之情,便在馬背上彈起了琵琶。曲哀人艷,連南飛的大雁都為之傾倒,以至放棄飛行,落在昭君的周圍。「落雁」故此而來。 范曄《後漢書》有如下記載: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貂蟬: 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並州郡九原來縣木耳村,15歲被選入宮中。漢末宮廷風雲驟起時,貂禪出宮被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收為義女。當時,董卓專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大臣們敢怒而不敢言。王允的義女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後漢書·呂布傳》有這么一段記載:「卓以布為騎都尉,誓為父子,甚愛信之。嘗小失意,卓拔手戟擲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陰怨於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侍婢私通,益不自安。」從這一記載里,可以看到貂蟬的影子——董卓的一位侍妾,而董卓與呂布的怨隙,也是因女人而引起,《三國演義》「董太師大鬧鳳儀亭」的故事,就是因此生發出來的。在這里,「侍婢」僅僅是一個被污辱與被損害者,談不上什麼品格。後來,經過人民群眾和許多藝術家的創造,這一「侍婢」才變成光彩奪目的貂蟬女形象。 楊玉環: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 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羞花」這件事傳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當即選楊玉環來見駕,楊玉環濃裝艷抹,梳洗打扮後進見,明皇一見,果然美貌無比,便將楊玉環留在身旁侍候。由於楊善於獻媚取寵,深得明皇歡心,不久就升為貴妃。楊貴妃得勢後,與其兄楊國忠串通一氣,玩弄權術,陷害忠良。安史之亂發生以後,明皇攜著貴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祿山率兵追趕,不僅要唐朝的江山。還要美女楊貴妃。西逃路上,大臣們質問明皇,國破家亡,國破家記,社稷難存,你要江山還是要貴妃,貴妃不死,我們各奔西東。萬般無奈,明皇賜貴妃一死,自縊於梨園的梨花樹下,貴妃時年三十八歲。後來,大詩人白居易寫了一首《長恨歌》,記敘的就是這段歷史。也有傳說楊玉環沒死,而是亡命日本,有爭議。
④ 唐代婦女地位高嗎,參政影響大,曾有7萬娘子軍
唐朝確實是有七萬的“娘子軍”,但是並不是七萬婦女組成的軍隊。唐朝的娘子軍是李淵的三女兒創建的軍隊,雖然這個軍隊叫娘子軍,但是軍隊里的官兵可不是婦女,而是真真正正的男子漢。
平陽公主和柴紹各帶領自己的軍隊從兩個方向向長安發起進攻,最終長安城被李家攻下。而後,李家便開始憑借這些地方逐漸向四周擴散。而平陽公主在李世民征討反王的時候,將其他來犯之敵通通阻擋在外面。
⑤ 唐代美女有哪些
文成公主 / 唐朝
吐蕃和親,漢藏民族團結的象徵,歷史上最成功的外交官。
平陽公主 / 唐朝
唐高祖李淵第3女,與李世民同母所生,女中豪傑
才識膽略不遜她的兄弟,真實名字史史書無載
後世武俠小說家給她取名李秀寧。
高陽公主 / 唐朝
李世民第18女,嫁名相房玄齡之子房遺愛
與名僧辨機私通,私情暴露後
辨機被腰斬,高陽公主半瘋。
太平公主 / 唐朝
武則天之女,不乏心機與才幹,幾乎成為武則天第二。
武則天 / 唐朝
唐高宗李治的皇後,唐代女政治家,歷史上著名的女皇帝。
上官婉兒 / 唐朝
宰相上官儀之孫女,武則天執政期間掌管宮中詔命,參與政務,有天下第一女官之稱。
楊貴妃 / 唐朝
後宮粉黛無顏色,三千寵愛在一身,先嫁兒子後服侍老子,終為君王所負。
昇平公主 / 唐朝
唐代宗李豫之女,嫁大將郭子儀之子郭曖。
公孫大娘——盛唐的歌舞美女....
魚玄機——唐代道姑美女'\
霍小玉——唐朝長安/
美女薛濤——唐朝著名美女
⑥ 盛唐動不動就和親,當時送出了多少位真公主
漢朝與唐朝在中國歷史上都以強悍、繁華聞名,但其實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在剛剛創立的時候,都是相對弱小的,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被匈奴包圍了整整七天七夜,差點就將命都丟在白登,而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更是曾經主動向突厥稱臣,認突厥單於為義父。
那麼整個唐朝究竟送出了多少位真公主呢?數量可能比你想像中還多,從639年唐太宗的侄女弘化公主(淮陽王李道明的女兒)嫁給吐谷渾諾曷缽開始,到883年,唐懿宗第二女安化公主計劃嫁給南詔王隆舜(沒嫁成)結束,唐朝一共有20位公主與游牧民族首領和親,其中有四位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嫁成。
也就是說一共嫁出去的公主有十六位,而其中的「真公主」僅有6位,分別是唐太宗第15女新興公主、唐肅宗次女寧國公主以及唐穆宗第8女咸安公主,以及皇妹永安長公主、太和長公主和安化長公主。
⑦ 古代四大美女是誰啊...分別在那個朝代啊....會什麼特長啊.都嫁給誰了啊......誰最漂亮啊...求解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時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漢元帝年間的人。
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號太真,蒲州永樂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
四大美女各有千秋,是根據不同時代的不同審美觀念。
⑧ 唐朝的皇帝李怡的一生都有哪些女人
你們看清楚,lz問的李怡,而不是李治,在歷史上李怡是唐宣宗,他開始的名字是叫李怡,後來改名字為李忱
【後妃子女】
皇後
元昭皇後晁氏 晁皇後生唐懿宗、萬壽公主,晁美人逝世後被追封昭容、皇太後,後被追謚為元昭皇後
子
唐懿宗李漼
靖懷太子李渼,會昌六年始封雍王。大中六年薨,有詔追冊。
雅王李涇,大中元年始王。亡薨年。
通王李滋,
慶王李沂,大中十四年薨。
濮王李澤,大中二年始王。亡薨年。
鄂王李潤,大中五年始王。乾符三年薨。
懷王李洽,大中八年與昭、康二王同封。亡薨年。
昭王李汭,乾符三年薨。
康王李汶,乾符四年薨。
廣王李澭,大中十一年始王,與衛王同封。乾符四年薨。
衛王李灌,大中十四年薨。
女
萬壽公主,母晁皇後。公主下嫁鄭顥。公主為唐宣宗所寵愛,前此下詔:「先王制禮,貴賤共之。萬壽公主奉舅姑,宜從士人法。」舊制:車輿以鐐金扣飾。帝曰:「我以儉率天下,宜自近始,易以銅。」公主次每進見,帝必諄勉篤誨,曰:「無鄙夫家,無干時事。」又說:「太平公主、安樂公主之禍,不可不戒!」故諸主祗畏,爭為可喜事。唐宣宗遂下詔:「夫婦,教化之端。其公主、縣主有子而寡,不得改嫁。」
永福公主,曾許嫁於琮。
齊國恭懷公主,始封西華公主。下嫁嚴祁。祁為刑部侍郎。主薨大中時,追贈及謚。
廣德公主,下嫁於琮。初,琮尚永福公主,公主與帝食,怒折匕箸,帝曰:「此可為士人妻乎?」更許琮尚主。許琮為黃巢所害,廣德公主哭著說道:「今日誼不獨存,賊宜殺我!」巢不許,乃縊室中。主治家有禮法,嘗從琮貶韶州,侍者才數人,卻州縣饋遺。凡內外冠、婚、喪、祭,主皆身答勞,疏戚鹹得其心,為世聞婦。
義和公主。
饒安公主。
盛唐公主。
平原公主,薨咸通時,已而追封。
唐陽公主。
許昌庄肅公主,下嫁柳陟。薨中和時。
豐陽公主。
我要告訴你宮心計裡面的人物劉三好,姚金鈴都是虛構的人物,歷史沒有的
⑨ 唐朝歷史上有哪幾位傑出的女性
武則天、上官婉兒、太平公主、楊玉環、文成公主。
1、武則天
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
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2、上官婉兒
復姓上官,小字婉兒,又稱上官昭容,陝州陝縣(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縣)人 ,祖籍隴西上邽 ,唐代女官、詩人、皇妃。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從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內廷與外朝的政令文告。
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710年,臨淄王李隆基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後同時被殺。
3、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8月1日),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先天二年(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的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九十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4、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 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她的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歷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5、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漢族。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宗室女,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後。
⑩ 唐朝分別有哪些最著名的東西唐朝期間都有哪些美女唐朝期間都有哪些特別著名的事發生
有唐一代,千古流傳的有唐詩、作為工藝品流傳下來有唐三彩、作為文學開創性體裁有唐傳奇……
美女?楊貴妃(玉環)是名列四大之一的。此外就看武則天(參看龍門石窟盧舍那佛面相)算不算。另有一些女性不出名,但是能被選入皇宮,想必不凡,例如:獨孤皇後、長孫皇後、上官婉兒、韋皇後……
著名事件:從太原起兵、玄武門之變、武周代唐到開元盛世、安史之亂,古文運動、武宗毀佛、黃巢起義等等,幾乎都是翻天覆地的事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