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美女的稱呼有哪些,越多越號
佼人:美好的意思,指美人。
嬋娟:色態美好的意思。後用來指美女。
千金:舊稱別人的女兒,含有尊貴之意。
嬌娃:也作嬌娘。指美麗的少女。
花魁:百花的魁首。舊時指有名的妓女。
麗人:光彩煥發,美麗。指美貌的女子。
佳人:(見古詩十九首):「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指美人。
女公子:舊時對別人女兒的尊稱,現用來稱謂外國人士的女兒。
玉人:用以稱謂美麗的女子。
淑女:指溫和善良美好的女子。
交際花:指在社交場合中活躍而有名的女子。有貶義。
花瓶:插花用的瓶子。借喻作為一種擺設的美貌女子。
玉女:指仙女。亦指美女。也用作對他人之女的敬稱。
尤物:奇異的。指美貌的女子。亦指優異的人或物品。
青娥:指女子的黛眉。亦指青年女子。
內人:從前丈夫稱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於舊觀念,認為男子主外,女子主內。
發妻:古時婚喜之日,男女都要結發為髻,男子從此把頭發挽在頭頂上,為表示是原配,稱妻子為「發妻」
天使:原為猶太教、基督教傳達上帝旨意的使者,其形象多為帶翅膀的孩子和少女。因此比喻善良貞潔可愛的人。多用於女子。
安琪兒:英文angel的音譯。意為天使。
軟玉溫香:軟:柔和;溫:溫和。玉、香:女子的代稱。後泛指溫柔的年青女性。
糟糠之妻:貧困時曾共食糟糠度日的妻子。後為對自己妻子的謙稱。
小家碧玉:碧玉:舊時指小戶人家的美貌女子。
二八佳人:二八:指16歲。指年輕美貌的女子。
半老徐娘:用以形容中年婦女保留青年時的神態。
妙齡少女:妙:美好。指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子。
巾幗英雄:巾幗: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引申為婦女的代稱。指婦女中傑出的人物。
2. 雲南人叫美女怎麼叫
雲南人叫美女叫什麼?要看你是雲南什地方和什麼民族,每個民族對美女的稱呼都不一樣,比如說,白族叫金花,彝族叫阿詩瑪,納西族叫胖金花,傣族叫少哆哩,基洛族叫咪科,藏族叫卓瑪,摩梭人叫阿夏,景頗族叫獨莫,哈尼族叫阿布,咪達,明嘎,明理。漢族叫美女。
雲南地處雲貴高原,這里紫外線強烈。但是雲南是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古語雲,有山有水有美女。要說雲南哪裡美女最多,那就要數大理。大理有蒼山,大理有洱海,大理也有美女。大理的美女比例其他雲南的城市是拼不過的。
來大理,邂逅一位大理美女,遊山玩水,人生美事。下面飛喵就來說說大理有哪些景點可以作為浪漫約會的最佳地方。
洱海,當你遊玩了大理古城,就順道來洱海玩吧!雖然只是一淡水湖,可雲南人民仍然稱它為「海」,來過以後都會覺得實至名歸,並無誇大。
安排好時間在洱海看日出日落,租輛自行車慢慢環游騎行,乘坐遊船上小普陀島,南詔風情島,到處留影閑逛,還能觀看白族三道茶歌舞,愜意極了!
大理崇聖寺三塔,飛喵第一次知道這還是小時候集郵看到的,對這充滿了嚮往。而今真正的親臨後更能感覺到她的美,尤其環山的煙雲,讓冰冷的塔顯得格外的妖嬈。天氣好時還能看到三塔倒影,隨手一拍都是一張明信片。
蒼山,在洱海西邊。整個蒼山很大,有3條索道供遊客選擇,一般都會選擇最容易的那條,但這樣難見全貌,3條索道中飛喵最是推薦洗馬潭大索道,可以到達接近山頂的位置,在此能俯覽洱海,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最能領略蒼山真正的魅力。
3. 求一些怒族人的姓名
命名規則
怒族是按性別和排行命名的。�
在阿龍人中,男孩的名字按以下順序排列:老大稱「彭勾」、老二稱「金都禮」、老三稱「昆」、老四稱「增」、老五稱「店」、老六稱「冉」、老七稱「攔」、老八稱「八利義」;女孩的名字按以下順序排列:老大稱「訥克勒」、老二稱「尼太」、老三稱「江格勒」、老四稱「娜」、老五稱「念過」、老六稱「冉羅」、老七稱「達恩」、老八稱「英」。無論男女排行到第八之後,一般以父母所愛的物品來命名。�
柔若人命名法是按孩子的生辰時令、居住環境、排行、相貌、體質特徵等來取的。同時,還將含比喻、仿生的詞用於孩子的名字。如孩子多病或不乖就要認乾爹。若柔人給嬰兒命名一般都在滿月之時,有的還要請客。所取之名以其生辰、環境、相貌、體重、拜寄、避邪為依據,並力避與上輩人名字相同或相近。排行老大稱「阿馬」、老二稱「阿的」、老三稱「阿膊」、老四稱「阿臘」、老五稱「阿弄」、老六稱「阿衣」、老七稱「阿湯」;然後分別在男孩的名後加「事」,在女孩名後加「妞」。�
阿怒人的命名排行:男孩老大叫「阿普」、老二叫「阿鄧」、老三叫「阿開」、老四叫「阿育」;女孩老大叫「阿娜」、老二叫「阿妮」、老三叫「阿恰」、老四叫「阿都」。這一命名習俗也被福貢一帶的僳僳族所吸收並廣為使用。
而在怒蘇支系中,男子名前普遍冠以「臘」,如臘哥、臘華、臘加等等;女子名前則普遍冠以「亞」,如亞娜、亞莎、亞雙等等。據考證,這種命名法源自古代怒蘇人的氏族圖騰。「臘」和「亞」在怒蘇語中分別指的是虎和雞,是古代怒族中兩個互相通婚的氏族的名稱和標志,也是這兩個氏族的圖騰物。怒蘇人對子名排行的稱呼不分性別。老大稱「染孟」、老二稱「染拉」、老三稱「染同」;老三以後只說是第五個、第六個等。
阿怒怒蘇多實行父子連名制。他們的一生一般有三次命名。他們認為孩子一出生後便要立即取名。第一個名要取得丑惡怪,否則鬼會將孩子的魂勾走。當孩子們長到十三四歲可交朋友後,同輩人或情人會為自己取「青年名」。此名僅限於同輩及情人間使用,否則,將被視為不懂事。結婚後,初婚男子由其父按父子連名的方式為其取命。方法是在後代的名字前冠父名的最末一個字或最末兩字。目前,匹河怒蘇的蜂氏族的父子連名制已排列到66代。
1949年後怒族逐漸改用漢名。名字多由老師或有文化的父母起。但其命名的隨意性很大,也有同胞姊妹間使用三四個甚至五六個姓氏的。
怒族父子聯名制
福貢縣匹河、洛本桌鄉的每一個怒族男子,在其一生中都有三次命名:第一次是正名,出生之後即由父親或祖父、伯父為其取名,正名不一定有特殊含義,但它將是終身使用的名字。第二次為青年名,當男孩長至談情說愛的年齡,由同輩青年朋友、情人為其取名,青年名只能在同輩男女青年間稱呼,不得在家中或長輩面前稱呼。第二次命名在結婚之時,為父子聯名制名。即男青年結婚時,由其父親命名,將父親名字的最末一字或最末二字冠於兒子正名之上,從此,他便可以享有父母一定的財產繼承權,並承擔起承遞世系的任務。
在匹河、洛本桌鄉,父子聯名制都起源於一個共同的女始祖「茂英充」,且有共同的氏族圖騰崇拜的傳說:在遠古明代,天降群蜂,歇在怒江邊的拉加底村,後來,蜂與蛇交配,生下怒族的女始祖茂英充,茂英充長大後,又與虎、蜂、蛇、麂子、馬鹿等動物交配,所生後代子女繁衍,即成為蜂氏族、虎氏族、蛇氏族、麂子氏族、馬鹿氏族,而茂英充即成為各個不同圖騰氏族的共同祖先。
普樂村蜂氏族的64代家譜,接每代25年計算,約有1600年。其譜系節錄如下:1.茂英充2.充足人3.阿都都4.都沙布5.沙布必6.必那沙7.那沙以8.以納比9.納比歡10.歡米滋……
從以上節錄的譜系中,可以看出大多數父子聯名制名父單字名、子即雙字名,父雙字名、子即單字名,音節鏗鏘、錯落有致,是最易記誦的父子聯名制名。
在斗霍胞族所屬蜂氏族別阿起的祖先譜系中,這種現象也很突出,如:1.茂英充2.充羅並3.羅並者4.者茂特5.茂特綳6.綳喜耀7.喜耀維8.維曲維9.曲維能10.能波赤……
怒族祖先譜系是直接表達世系遞承和財產繼承的標志。近代,由於家庭的分化、家族血緣紐帶的鬆弛、漢文化的普及,這種根據血統繼承關系所形成的父子聯名制也逐漸變形,現在很少有人連名了。
怒蘇語稱父親為「奧朴」,凡屬父親的兄弟輩亦與父親同稱,統稱「奧朴」。雖然後期已出現「朴茂」(大父)、「朴拉」(中父)、「朴通」(小父)等專稱,但人們習慣上仍把伯父和叔父統稱為「奧朴」。顯然這種稱謂來源於古代群婚制時期的「諸父」,並和後來「妻兄弟婚」的轉房制分不開。而對父親的姐妹輩的丈夫,則借用了白語「古謀」(kuλmat),意為「姑父」,和「奧朴」明顯區別開來。�
怒蘇語稱母親為「奧米」。,凡屬父親兄弟輩的諸妻和母親的姐妹們都統稱為「奧米」。這種稱謂亦同樣導源於古代群婚制的妻姊妹婚的現象。而與此相應的把母親姐妹們的丈夫亦統稱「奧朴」,則顯然是遠古時代對偶婚的特徵。�
怒蘇語稱舅父為「奧頗」,這是怒族社會中最受尊敬的一個稱謂,凡母親的兄弟輩均稱「奧頗」。怒族諺語蠅有「世間最長的是道路,人間最大的是奧頗」之說,這種對舅父權威的高度尊重,也明顯和母權制時代婦女在社會生活中的崇高地位分不開。
在怒蘇中,同胞兄弟姊妹之間互稱為「在若」(szeλidzoj)或「極屋」,意譯為「生於同一根臍帶」。同一祖父母的第一代從兄弟姊妹之間亦可互稱「在若」或「極屋」,與同胞兄弟姐妹同稱,但姑表舅兄弟姊妹之間則不能以「在若」、「極屋」相稱,因為不屬於「同一根臍帶」。這也反映了父權制世系計算方法的影響。
4. 雲南分布著幾個少數民族他們對女人和男人是怎麼稱呼
截止2019年2月,雲南總共有25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分別是:
彝族、白族、哈尼族、 壯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依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諾族、水族、蒙古族、布朗族、獨龍族、滿族。
對女人和男人稱呼:
1、彝族:姑娘叫阿斯碼, 小伙叫阿黑哥或阿白哥哥。大多居住在昆明市。
2、納西族:姑娘叫胖金妹,小伙叫胖金哥。大多居住在麗江市。
3、白族 男叫「阿朋」, 女叫「金花」
4、黎族 男人叫「阿黑哥」,女人叫做「阿詩瑪」
5、納西族 男人叫「胖金哥」、女人叫「胖金妹」。
6、傣族男人 叫「毛多力」,女人叫「少多麗「。
7、哈尼族 男人叫「阿力」,女人叫「阿布」。
8、基諾族 男人叫「繞烤」 女人叫「咪烤」。
(4)怒族對美女怎麼稱呼擴展閱讀
雲南少數民族相關資料介紹:
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納西、景頗、布朗、阿昌、普米、德昂、怒、基諾、獨龍15個少數民族為雲南特有少數民族,是我國特有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100萬的民族有6個,即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
少數民族人口超過全省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千萬的三個省區(廣西、雲南、貴州)之一。雲南少數民族分布表現為大雜居與小聚居交錯,且多居住在邊疆和山區。有的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區,又雜居於其他民族中。
5. 陝西 西安話 形容女子 漂亮 怎麼說
(𥛑)拼音nù,也就是說一個人漂亮就是(𥛑得很),所以這個𥛑就是表示女子漂亮的意思。
簡體部首礻部,部外筆畫10畫,總筆畫14畫
繁體部首示部,部外筆畫10畫,總筆畫15畫
五筆PYDF,倉頡IFMVI,鄭碼WSGD,結構左右
統一碼256D1
同音字:怒、傉
一、怒拼音nù
1、生氣,氣憤:怒色。
2、氣勢盛:怒濤。
3、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雲南省:怒族。
4、譴責。
二、傉拼音nù
釋義:凄愁、委惋。
6. 美女一般怎麼稱呼
靚妹<帶點輕佻> 美女<比較符合現代> 美人< 複古啦>
7. 古時候對美女的稱呼是什麼
佳人、閨秀、麗人、玉人、仙子、嬌娘、妖嬈、姝麗、驚鴻、碧玉、蛾眉、紅顏、紅袖、紅粉、傾國、傾城
8. 雲南的少數民族男女的叫法
少數民族男女都有自己特定的稱謂,下面是雲南部分少數民族男女叫法:
白族:男叫「阿朋」, 女叫「金花」。
彝族:男人叫「阿黑哥」,女人叫做「阿詩瑪」
納西族:男人叫「胖金哥」、女人叫「胖金妹」。
傣族:男人叫「毛多力」,女人叫「少多麗」。
哈尼族 :男人叫「阿力」,女人叫「阿布」。
基諾族:男人叫「喲科」,女人叫「咪科」。
藏族:男人叫「扎西」,女人叫「卓瑪「。
(8)怒族對美女怎麼稱呼擴展閱讀:
雲南有25個少數民族。它們是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傣族,德昂族,獨龍族,哈尼族,回族,景頗族,基諾族,拉祜族,滿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怒族,水族,藏族,佤族,瑤族彝族,壯族,普米族,傈僳族 。
9. 對女子的稱呼有哪些
古代對女子的稱呼有:「夫人」、「玉人」、「璧人」、「佼人」、「千金」、「令媛」、「女公子」、「麗人」、「淑人」、「玉女」、「嬌娃」、「巾幗」、「西施」、「尤物」、「室人」、「令間」「青娥」等。
現代對女子的稱呼有:小姐 、 美女、 女士、夫人、姑娘、妹妹、姐姐等。
拓展資料:
花瓶:插花用的瓶子。借喻作為一種擺設的美貌女子。
玉女:指仙女。亦指美女。也用作對他人之女的敬稱。
尤物:奇異的。指美貌的女子。亦指優異的人或物品。
青娥:指女子的黛眉。亦指青年女子。
10. 彝族的帥哥美女怎麼稱呼
帥哥稱「惹搭」。美女稱「里扎」!但是漢人常用《阿妹子》來稱呼彝族美女。但彝族並不怎麼認同。
彝族,原稱「夷族」,其名源於漢史記載中的「西南夷」(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1] 根據彝文典籍《彝族源流》、《西南彝志》等歷史巨著記載,自稱為尼(ꆀ),古代漢語「尼」發音為夷,故漢文記載多稱「夷族」。1956年,在破除舊社會的民族歧視稱期間,彝族派代表進京會見毛主席,毛主席了解情況和聽取意見後給出建議,由於「夷族」之稱帶有貶義(蠻夷),便將「夷」改為「彝」,意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絲」、有吃有穿,象徵興旺發達,故把「夷族」改為「彝族」[2] 。
彝族是中國第六大少數民族,[1] 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其餘散居於中國其他省份及中國境外。總人口約900多萬,在中國有戶籍登記的有871萬4393人(2010年),在越南、寮國、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還有近百萬。
彝族支系繁多,有諾蘇(nuosu)、聶蘇(nisu)、納蘇(nasu)、乃蘇(nesu)、聶祖(nizu)、羅婺、阿西潑、阿細、撒尼等、尼頗自稱,但並非皆為民族意義上的自稱,如羅婺、撒尼、阿哲、阿細是支系名稱,諾蘇、聶蘇、納蘇、乃蘇、聶租的方言/土語自稱(占人口70%以上),在彝語語境中含義完全相同,皆源於「尼」[1],在總稱上「尼措」(ꆀꊿ)一詞可以覆蓋所有支系的稱謂。各地彝族方言間有些無法進行直接溝通,但相同詞彙超過60%,語法結構相同,經短期熟悉能對話,彝語屬漢藏語系中的藏緬語族,分為六大方言。
彝族的傳統節日代表是火把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