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1頭像可愛呆萌動物,最可愛的幾種動物頭像
提起2021頭像可愛呆萌動物,大家都知道,有人問求一對呆萌的情侶頭像。可以是小動物。另外,還有人想問最可愛的幾種動物頭像,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最可愛的幾種動物頭像,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最可愛的幾種動物頭像,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找適合你的角度,正面的、側面的、多找幾個不同的角度比較。還有在用光上講究些,加上一些後期處理,相信會拍到你喜歡的頭像。
求幾張非常可愛的卡通動物頭像可愛萌寵閨蜜頭像一對。
求一張特別可愛的動物照片做頭像。
滿意請採納
三個人用的可愛動物頭像,跪求
請給我發一些好看的動物 萌萌的頭像 要動物的2021動物微信頭像超萌。
呆萌可愛的七種動物,你見過幾種
一、曼加利察豬
曼加利察豬原產於匈牙利,是一種長相非常奇特的豬,它跟普通豬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身體上有著特別的毛發,就像一頭披著羊皮的豬。2021小動物微信頭像。
二、
它們有著非常美麗的毛發和五官,在16世紀時期還是貴族們最喜歡的一種寵物,這種動物還有非常明顯的雌雄之分,雄性猴子比雌性猴子大出兩倍,並且毛發也比雌性猴子的要淺上許多。頭像圖片2021最火爆寵物。
三、皇帝猴
很多人都會覺得,皇帝猴的長相,跟中的白鬍子,它們無辜的眼神,配上這一臉的鬍子,看上去確實給人一種小老頭的感覺。一看就舒心的圖片。
四、巴塔哥尼亞馬拉優質可愛動物頭像。
很多人在看到巴塔哥尼亞馬拉的時候,都會認為它們是袋鼠和野兔雜交而成的動物,事實上,這種嚙齒類動物是真實存在的,它們自出生以來,就長著神似袋鼠的可愛臉蛋,和一對長長的耳朵。
五、蓬鬆牛
蓬鬆牛因其自身的毛發,又被網友們戲稱為草泥牛,它們的模樣,看上去就像一個大大的毛絨玩具,造型奇特,而且摸起來也非常的有手感。適合永久做頭像的圖片。
六、捻角山羊
捻角山羊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們神似雷達的羊角了,雖然這樣的羊角,只會生長在雄性的頭頂。
七、藍腳鰹鳥2021新款頭像貓貓。
它們長相呆萌,走起路來非常有喜感,而且藍色的腳,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亮點。
有沒有那些可愛一點的頭像,例如貓咪狗狗之類的?
我平時也是特別喜歡小貓小狗,還喜歡小兔子,但因為自己身體不好就一直沒有飼養一個小動物,所以每次看到可愛的小動物圖片都會忍不住要保存下來。
qq最可愛的動物頭像
貓貓很萌~
以上就是與最可愛的幾種動物頭像相關內容,是關於求一對呆萌的情侶頭像。可以是小動物。的分享。看完2021頭像可愛呆萌動物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❷ 請問這是什麼動物,在河南叫"盒子"或者"豪子"
畫得更像是浣熊,原生於美洲,中國是沒有的。中國類似的原生動物名為貉,音同「盒」。與畫相似的還有小熊貓,在中國僅分布於四川西部和雲南地區海拔2200至48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河南沒有分布。
貉與浣熊主要外觀特徵區別在於貉眼窩黑色延伸至胸口至腹部,浣熊眼窩似熊貓僅包圍眼周;貉尾部無環形黑紋,浣熊尾部有約5-7個黑色環紋。對比圖如下
浣熊:
小熊貓
❸ 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前十名
耳廓狐,小熊貓,大熊貓,格陵蘭海豹,海獺,吸蜜蜂鳥,羊駝,膽鼻海豚,狍,龍貓。其中耳廓狐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擁有不成比例的大耳朵和小小的身體,毛茸茸的外形。
它們看起來很像是一隻貓、一隻熊和浣熊的合體,不過想要看到這么可愛的動物並不容易,因為目前估計只有10000隻小熊貓了。
耳廓狐形態特徵
耳廓狐是最小的狐屬動物,一對大耳朵可能是最易辨識的特徵。小吻突。虹膜黑色。軟長的體毛大致呈淡黃色,有利於在沙漠中偽裝。面部毛色較淡,內眼下方的深色條紋向吻突兩側延伸。泛紅的尾毛厚而濃密,尾尖黑色,尾基部有一黑色斑塊。北非地區的耳廓狐四肢細長,淺黃偏紅,更南方的幾乎四肢全白。
耳朵占頭部的極大比例,是該種最易識別的特徵。成年耳廓狐皮毛厚而柔滑,背部淺黃色,腹部、腿、臉和內耳白色。與此相反,幼狐皮毛幾乎全白。耳廓狐與多數狐屬動物一樣,尾部皮毛下有黑色或深褐色的腺體。足毛濃密。眼睛、吻突、觸須皆深色。弱齒型,與大耳狐類似。
❹ 秋天有哪些動物出現
其實秋天會消失很多動物,因為好多動物在秋天就會進入冬眠。不過對於一些不冬眠的動物來說,還是能看到的。例如好多候鳥分往南方過冬,如大雁,天鵝,丹頂鶴等等。北方秋天鳥類比較常見的留鳥有喜鵲,灰喜鵲,麻雀,貓頭鷹,啄木鳥,斑鳩,雉雞等等;較常見的哺乳動物有野兔,田鼠,黃鼬,狐狸,一些山區還能見到狼,野豬,熊,鹿,狍子等動物。初秋活動的昆蟲有蟋蟀和蚱蜢,初秋時也是能看到青蛙和蛇的。。(主要針對華北和東北地區)
❺ 這是什麼動物
貘求助編輯網路名片貘是奇蹄目哺乳動物,與馬和犀牛是近親。貘以前生活在世界各地,如今現存的貘只有四種,拜爾德貘、山貘和巴西貘生活在南中美洲,馬來貘生活在東南亞。山貘是最小的貘,體重約230公斤。它們在森林中的空地上覓食,喜食嫩草和多汁的植物。貘喜歡喜愛涼爽,也常在水池裡打滾以殺死皮膚上的寄生蟲。貘現在已成為瀕臨絕種的動物。體色有較大區別,幼貘卻比較相似,身上均有花斑。奇蹄目、貘科哺乳動物,通稱貘。
中文學名:貘門:脊索動物門亞門:脊椎動物亞門綱:哺乳綱亞綱:真獸亞綱目:奇蹄目亞目:角型亞目科:貘科屬:貘屬分布區域:美洲、亞洲目錄
動物貘
外形特徵貘科是現存最原始的奇蹄目,保持前肢4趾後肢3趾等原始特徵。貘體型似豬,有可以伸縮的短鼻,善於游泳和潛水。貘科現存僅貘屬的4個種,分別分布於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兩地。馬來貘分布於東南亞從緬甸、泰國南部經馬來半島到蘇門達臘島,體型較大,身體黑白兩色,易於辨認。美洲的3種貘均體色比較單一,體型多小於馬來貘。中美貘分布於墨西哥到哥倫比亞之間,體型較大,是拉丁美洲現存體型最大的陸生動物。南美貘分貘
布於南美洲廣大地區,外形接近中美貘而略小,是現存貘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山貘分布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北部,體型小,毛長而略捲曲,比較適應山區的寒冷環境。亞洲和美洲的貘雖然成貘體色有較大區別,幼貘卻比較相似,身上均有花斑,軀體粗壯笨重,體長近2米,體重200千克以上;皮膚厚韌,毛被稀少;鼻端向前突生,能自由伸縮;耳中等大小,卵圓形;尾極短;有1對乳頭。分布范圍現有貘四種,是較原始的奇蹄類,曾遍及歐洲和亞洲,中新世開始遷入美洲貘
。中國南方更新統地層中發現過貘屬的化石,現在殘存於亞洲南部的一些島嶼、中南半島以及美洲。生活習性性膽怯,嗅覺和聽覺發達。不傷人,無自衛能力,遇敵即逃逸或跑到水中;極擅游泳和潛水。平時獨居,喜棲於熱帶山地叢林,沼澤地帶。夜間行動時發出特殊的尖哨聲或噴鼻聲。以水生植物,各種嫩枝、嫩葉和果實為食。種群現狀貘是食草動物,體形像豬,但比豬大,在距今100萬年到1萬年之間廣泛生存於溫暖潮濕的環境,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但由於環境的變遷,巨貘在1萬年前滅絕。目前,除了東南亞尚存其「近親」——馬來貘外貘
,貘的其他物種已經全部滅絕。歷史上,貴州境內曾有大量的貘生存,但貴州省博物館僅館藏少量的貘化石。貴州省考古專家曹波說,巨貘化石的出土對史前考古的斷代提供了重要佐證,對古代氣候和地理環境的研究有較大價值。物種價值貘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已被列入《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與禁運動物名單。貘是食草動物,體形像豬,但比豬大,在距今100萬年到1萬年之間廣泛生存於溫暖潮濕的環境,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但由於環境的變遷,巨貘在1萬年前滅絕。目前,除了東南亞貘
尚存其「近親」——馬來貘外,貘的其他物種已經全部滅絕。歷史上,貴州境內曾有大量的貘生存,但貴州省博物館僅館藏少量的貘化石。貴州省考古專家曹波說,巨貘化石的出土對史前考古的斷代提供了重要佐證,對古代氣候和地理環境的研究有較大價值。科屬簡介貘(5張)貘科是現存最原始的奇蹄目,保持前肢4趾後肢3趾等原始特徵。貘體型似豬,體被硬毛,有可以伸縮的短鼻,善於游泳和潛水。世界上的奇蹄目貘科總共有四個種類:東南亞的馬萊貘,中美的中美貘,南美的南美貘和山貘。其中馬萊貘是這四個種類里體型最大的分別分布於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兩地。貘多半是獨居或成對生活,不喜群居。它們在森林中的空地上覓食,也常在水貘
池裡打滾以殺死皮膚上的寄生蟲。貘也有皮厚,其上生有稀疏而短的細毛。亞洲和美洲的貘雖然成貘體色有較大區別,幼貘卻比較相似,身上均有花斑。貘現在已成為瀕臨絕種的動物。物種分類如今現存的貘只有四種:拜爾德貘、山貘、巴西貘、馬來貘。其中:拜爾德貘、山貘、巴西貘生活、存在美洲。美洲的3種貘均體色比較單一,體型多小於馬來貘。中美貘分布於墨西哥到哥倫比亞之間,體型較大,是拉丁美洲現存體型最大的陸生動物。南貘
美貘分布於南美洲廣大地區,外形接近中美貘而略小,是現存貘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山貘分布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北部,體型小,毛長而略捲曲,比較適應山區的寒冷環境。亞洲和美洲的貘雖然成貘體色有較大區別,幼貘卻比較相似,身上均有花斑,軀體粗壯笨重,體長近2米,體重200千克以上;皮膚厚韌,毛被稀少;鼻端向前突生,能自由伸縮;耳中等大小,卵圓形;尾極短;有1對乳頭。現有貘四種,是較原始的奇蹄類,曾遍及歐洲和亞洲,中新世開始遷入美洲。中國南方更新統地層中發現過貘屬的化石,現在殘存於亞洲南部的一些島嶼、中南半島以及美洲。性膽怯,嗅覺和聽覺發達。不傷人,無自衛能力,遇敵即逃逸或跑到水中;極善游泳和潛水貘
。平時獨居,喜棲於熱帶山地叢林,沼澤地帶。夜間行動時發出特殊的尖哨聲或噴鼻聲。以水生植物,各種嫩枝、嫩葉和果實為食。編輯本段別稱中國古代對貘的別稱。見《爾雅》、《雅》、《本草綱目》、白居易《貘屏贊》、《東周列國志》、《說文》、《南中志》、《舊唐書》、司馬相如《上林賦》、《雷波縣志》、《酉陽直柰(nai)州總志》、《竹山縣志》、《長陽縣志》等。貘屏贊白居易的作品《貘屏贊》(長慶三年,約莫公元八二三年,附錄全文如下)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於南方山谷中。寢其毗辟瘟,圖其形辟貘
邪。予舊病頭風,每寢息,常以小屏衛其首。適遇畫工,偶令寫之。按山海經,此獸食鐵與銅,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為贊曰:邈哉其獸,生於南國。其名曰貘,非鐵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劍戟省用,銅鐵羨溢。貘當是時,飽食終日。三代以降,王法不一。鑠鐵為兵,范銅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茲。何山不(音:產)?何谷不隳?銖銅寸鐵,罔有孓遺。悲哉彼貘,無乃餒爾。嗚呼!匪貘之悲,惟時之悲!近來最火紅的動物,當屬貓熊莫屬。中國古代,它的別名又叫「貘」。而文人雅士描繪的頗多(附註:太平御覽九百零八卷,獸部二十。有詳細資料),但最有趣與特殊的首推白居易的「貘屏贊」。文章的來由如下:白居易本來有頭痛的問題,延請畫工於屏風上,畫了貓熊的圖樣。為什麼呢?因為它「寢其毗辟瘟,圖其形辟邪」。皮毛保溫、而形象辟邪。果然自此以後,頭不再因吹風所苦,所以寫了這篇「貘屏贊」以滋紀念。至於內容的大意:貓熊吃鐵維生,自古君王有道,兵器不多、銅鐵的消耗亦少,貓熊飽食終日,不亦快哉!後來、大量的銅鐵被鑄成兵器與造成佛像。貓熊就只得挨餓了。白居易於此對這可愛的動物,報以同情。實則,白居易字里行間存有弦外之音:首先,山海經的有關「食鐵」的描繪,未必全然盡信,故有「因有所惑」的字句。此外、對於銅鐵的運用亦頗有微詞,戰禍頻仍,兵器日多。人心惶惶,佛像隨增。但未有釜底抽薪之計,帝王能愛民如子,不輕啟戰端,怎會有銅鐵不足之虞?編輯本段傳說簡介而在中國和日本傳說里(一說源於《山海經》),「貘」(吃夢的這種也叫「夢貘」)是一種會食人惡夢的神獸。夢貘是一種奇幻生物,傳說中,他們以夢為食,吞噬夢境,也可貘
以使被吞噬的夢境重現。它被描述為在每一個天空被灑滿朦朧月色的夜晚,他從幽深的森林裡啟程,來到人們居住的地方,吸食人們的夢。他不會害怕在吃夢的時候吵醒熟睡著的人們,因為他生性膽怯,在夜色中,只會發出輕輕的像是搖籃曲一樣的叫聲。於是人們在這樣的聲音相伴下越睡越沉,貘便把人們的夢慢慢地,一個接著一個地收入囊中。貘在吃完人們的夢之後,便又悄悄地返回到叢林中,繼續他神秘的生活。說明中國古籍《山海經》中沒有「貘」的記載,而是記載了一種名為「猛豹」的動物,清代學者郝懿行在其所著《山海經箋疏》中認為「猛豹即貘豹」。原文如下:《山海經·西山經》:「獸多猛豹。」《山海經箋疏·西山經》:「猛豹即貘豹也,貘豹、猛豹聲近而轉。」由此可以看出,《山海經》中並沒有記載名為「貘」的動物,更沒有記載此種動物食夢的內容。而網上流傳的來自《山海經》的那些關於貘的文字,是現代人臆造,非《山海經》中原文。游戲相關引申——《仙劍奇俠傳四》之「夢貘」:他們主要以氏族為紐帶居住在一起,居住地為幻暝界,族長為女性(游戲的設定中為嬋幽),承擔著保護整個夢貘一族的責任。他們靈力極高,但厭惡人類。《仙劍奇俠傳四》中柳夢璃即是夢貘一族的少主。(在仙四中夢貘同樣也是以人類夢境為食的。)編輯本段讀音貘拼音:mò部首:豸,部外筆畫:10,總筆畫:17;繁體部首:豸,部外筆畫:11,總筆畫:18五筆86:EEAD五筆98:EAJD倉頡:BHTAK筆順編號:34435331222511134四角號碼:24284UniCode:CJK統一漢字U+8C98編輯本段「貘尊」定名1974至1975年間,在陝西寶雞市西周早期茹家莊2號墓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青銅器。此器形狀似羊非羊,似豬非豬,體態肥滿,大圓耳,兩目圓睜,長吻前伸,腹部微垂,4個獸蹄樣的足較短,尾巴短小捲曲,器體中空,背部開方口,上有四角橢圓方蓋。蓋上立一虎,虎頭前伸,雙目直視。兩耳、兩肩胛和後臀上均飾圓渦形捲曲獸體紋。貘
此器通高18.6厘米,通長30.8厘米,重3.25公斤,出土時同一銅盤相配,應是一套盥洗器,而不是酒尊。考古學家對此器的定名一直把握不準,初時因觀其似羊,故起名「羊尊」,並一直延續此稱謂,一些出版物上也都採用此名。直到1993年春,當時的上海博物館館長、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到寶雞考察,經過仔細觀察、反復琢磨,認為還是定名為「貘尊」好。在這之後,一些有關青銅器的書如《中國青銅器》、《中國青銅器全集》都採用此說❻ 哪些動物的樣子最可愛
1、寵物狗的樣子最可愛。
2、熊貓的樣子最可愛。
3、貓咪的樣子最可愛。
4、樹袋熊的樣子最可愛。
5、小浣熊的樣子最可愛。
6、海豹的樣子最可愛。
(6)南方可愛動物圖片擴展閱讀
1、可愛
釋義:令人敬愛的,也指令人喜愛的,討人喜歡的,深受熱愛的。字面意義為令人喜愛,原本含義為柔弱的生物身上體現出的令三觀正常的人產生正面的愉悅進而喜愛的情緒特徵。
2、寵物狗
釋義:人們為了消除孤寂或出於娛樂目的而豢養的犬類動物,或者出於非經濟目的而豢養的犬類。
3、熊貓
釋義: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
4、貓咪
釋義: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
5、樹袋熊
釋義: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
6、小浣熊
釋義:哺乳綱食肉目浣熊科的一種動物,源自北美洲,因其食前要將食物在水中洗濯,故名浣熊。
7、海豹
釋義:鰭足亞目種海豹科動物的統稱。
❼ 什麼動物最可愛
最可愛的動物有考拉,龍貓,安哥拉兔,羊駝,加菲貓等。
1、考拉
加菲貓,圓圓大大的眼睛加上扁平的小鼻子,看起來非常可愛。濃密扎實的毛發觸感也很好,加菲貓非常粘人,喜歡時時刻刻圍著主人轉。它們智商很高,主人教的東西很快就能學會,領悟能力很高。
❽ 請問這是什麼動物呢在宿舍陽台發現的,以前沒見過,好像挺可愛的
長鼻蠟蟬學名:Fulforacandelaria
英名:LanternFly
中名:龍眼雞,也叫龍眼蛾
類別:昆蟲綱insecta-同翅目Homoptera-蠟蟬科Fulgoridae-東方蠟蟬屬Fulfora(Pyrops)
其他:龍眼雞Fulforacandelaria已經納入「Pyrops」東方蠟蟬屬,學名修訂為:Pyropscandelaria。
FulforacandelariaLinnaeus
主要分布在湖南、福建、廣東、香港、廣西、雲南;在國外記載於印度和錫金。
體長20-23毫米(從復眼至腹部末端),頭突15-18毫米,翅展70-81毫米。頭背面儲褐色,微帶有綠色光澤;頭上有向前上方彎曲的圓錐形突起;頭復面散布有不規則的白點。復眼黑褐色。觸角短小。第2節膨大黑色。胸部褐儲色;前胸背板中間有2個深凹的小坑;中胸背板前方有4個錐形的黑褐色斑。腹背搞黃色,腹面黑褐色,各節後緣為黃色狹帶,腹末肛管黑褐色。前翅底色煙褐色,脈紋網狀呈綠色並鑲有黃邊,使全翅呈現墨綠至黃綠色;後翅黃色,頂角有褐色區。足黃褐色。
年發生1代。主要危害龍眼,故名;還危害荔枝、烏桕、黃皮和桑等。
龍眼雞FulgoracandelariaLinnaeus成蟲從復眼到腹末長20-22毫米,頭前突長17-18毫米。前翅斑紋交錯,色彩亮麗。由於體色美麗,非常受人喜愛。2000年香港發行的一套4枚昆蟲郵票中,其中的一枚便是龍眼雞。主要分布在湖南、福建、廣東、香港、廣西、雲南。若蟲及成蟲取食多種南方果樹如龍眼、荔枝、黃皮、番石榴等的汁液,成蟲和若蟲有很強的彈跳能力。
❾ 有哪些像是熊貓一樣可愛卻不常見的動物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動物,在我看來,動物大部分都是非常可愛的,但也有許多我覺得可愛卻不常見的動物。下面我就來說說可愛卻不常見的動物。
一:熊貓。不論是大熊貓,還是小熊貓,在我心中都是最最最可愛的。可熊貓在我國乃至這個世界上的數量是用手都能數清的,特別特別的少。而且熊貓還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是我國的國寶,熊貓的重量是我不用說每個人都知道的。由於以上種種原因,我們並不能常見到熊貓,我活了20年,除了在電視上見過就沒方面見過,並且我相信沒有幾個人是摸過熊貓的(除了熊貓的馴養師)。熊貓長得那麼可愛,這是大家都公認的,可是它們卻是很不常見的動物。
二:樹懶。樹懶這種動物平常總是在笑,而且笑的特別親,我平常看到它們的笑容自己的臉上也會不自覺地露出笑容。樹懶也是世界上唯一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常常用爪子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就那麼微笑的看著你。這種動物在我們國家都是沒有的,好像只有澳大利亞一個國家有。
三:海狸(有的地方也叫河狸)。海狸這種動物是天生就會賣萌的,平常也總是舉著前爪在賣萌,親萌親萌的,而且它們還是加拿大的國寶,稀有程度和熊貓也差不多了。
四:小浣熊。大家都知道大熊貓是很可愛的動物,其實小浣熊也是同樣可愛。小浣熊圓圓的臉,胖乎乎的身體,長長的尾巴,平時也是也賣萌為生的,特別的可愛。
❿ 在我國秦嶺發現新「神獸」,全球僅此一隻,獲無數國外網友羨慕,你羨慕嗎
引言
「一片天真憨態奇,腹中藏竹不藏機。人言國寶殊堪貴,黑白分明有亦稀。——何永沂《稀有動物熊貓詠》」
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地形地貌十分豐富的國家,有著很多種不同的氣候,這片土地正是因為有著這么多的不同,所以才會孕育出這么多相互融匯貫通但是又有所區別的文化,北方有著較低的氣溫但是天氣相對乾燥,南方的夏日最為炎熱且氣候濕潤。但是這些不同的地方卻都孕育各自特色鮮明的文化和物種群落。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對自然界的索取力度和開發力度也是越來越大,和自然界的其它動物不一樣我們有著更多的資源和能力,我們依仗著這些東西強制的改變著自然界的秩序,當然作為人類我們肯定是從中獲益的。但是對於其他生物來說並非如此。
雖然都是開玩笑的,但是也能夠側面的展現出我們國家熊貓自然保護區建設和人工養殖熊貓的工作做得非常的成功。我們也不難看出「熊貓外交」的優勢所在,畢竟可愛的東西誰又能拒絕呢?熊貓作為存在了800多萬年的活化石,它們的價值遠不止觀賞,正是它們的存在價值如此之大,所以國家每年才會花那麼多的精力去開展保護和飼養工作。
結語
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也是其他物種共同的家園,保護它們也不單單是出於什麼人道主義,而是讓生態圈的每個「必要」環節都能夠穩定的運轉,讓地球的氣候環境繼續維持在正常的狀態,不要認為缺少某一個物種對環境影響不大,人類的過往歷史中有太多的案例證明了這種想法的錯誤和愚昧。喜愛熊貓寶寶的同時,我們也應該不忘思考保護工作背後的故事。以及自己能為這些工作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