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兄弟情用鴛鴦來比喻鴛鴦什麼時候成為愛情的象徵
“只羨鴛鴦不羨仙”我們從這些描寫到鴛鴦的詩句里,不難看出,鴛鴦是愛情的象徵,用來比喻和睦美好的夫妻或者是成雙入對的愛侶,代表著愛情美滿幸福。但是,我們通過認真考究鴛鴦的來歷,居然發現,鴛鴦最早是用來比喻兄弟之情的。具體有南朝的《蘇子卿詩四首》的詩句為證“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辰”。這首詩寫得的就是兄弟之情,用在兄弟贈別的場景,所以鴛鴦用來比喻兄弟。那麼為什麼要用鴛鴦來比喻兄弟手足之情呢?又從什麼時候,鴛鴦又稱為了愛情的象徵呢?我們一起去探究看看。
從那以後,鴛鴦就成為了愛情的代名詞。我們看到的很多古人的被褥、枕頭、綉品上面都會出現鴛鴦的影子,也有不少文人才子互相表白心意的時候,帶上鴛鴦兩個字。
2. 不羨鴛鴦不羨仙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不羨慕成雙成對的鴛鴦,也不羨慕天上的神仙。意指比鴛鴦和神仙還幸福。
最早以前的鴛鴦是形容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兄弟之情。在《昭明文選》中蘇武曾有過這一段話"夕為鴛與鴦,今為參與商"。蘇武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以前就像鴛鴦一樣的好兄弟,互相幫助,但是現在我們卻如同商星和參星,一個在西邊,一個在東邊,一個出來,一個沉沒,再也不能相見了。
這段話是送給和蘇武一樣曾經在匈奴落難,但是蘇武卻返回故土,可是李陵仍然不能回去,離別之時,互贈詩句,表達了對對方的不舍之情。可見這鴛鴦最初是形容兄弟之情。
但是在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之後,很多人紛紛效仿他所寫的詩句,鴛鴦之詞便被大家普遍認為用來形容男女之情,而鴛鴦也成為了夫妻間相親相愛,白頭偕老的愛情象徵。
(2)只羨鴛鴦可愛圖片擴展閱讀:
相似詩句:
只羨鴛鴦不羨仙:是從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長安古意》中化來的俗語。意思就是只是羨慕能像鴛鴦一樣攜手同老,相伴終生。只要能這樣,就算是能做天上的神仙也不要。
經常出現在詩歌、小說以及歌曲中。
近代梁羽生《廣陵劍》第24回:「段劍平苦笑道:「這有什麼值得羨慕,古人雲干金易得,知己難求。又說只羨鴛鴦不羨仙,要是有一位紅顏知己,那才值得羨慕啊!」韓芷噗哧一笑,說道:「原來你是羨慕這個。這樣說你羨慕的人是——」
3. 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互,只羨鴛鴦不羨仙!這四句話什麼意思
已是夜晚,十里平湖,寒霜漫天。不止我的心,滿頭青絲也在憂愁這正好的華年即將逝去。對著月亮我形單影只,彼此遙望。只希望能做地上成雙成對的鴛鴦和有情人相守一生,而不是天上那孤獨的仙子!
這首詩首出徐克導演的《倩女幽魂》中的一幅畫上,原文是:「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
(3)只羨鴛鴦可愛圖片擴展閱讀
《倩女幽魂》評價:
張國榮在影片中扮演的痴情書生寧采臣成為銀幕經典形象,讓「書生熱」延續了一段時間 。張國榮在電影中飾演的寧采臣單純中帶著傻氣,木訥中依舊儒雅,展現了其處理喜和悲兩種不同情感的演藝才能 。
《倩女幽魂》是張國榮早期演得最好的電影之一,寧采臣的憨直,單純都沒有一絲一毫的造作,他在危難臨頭的慌亂,強作鎮定的勇敢,義無反顧的痴情都令人信服 。在《倩女幽魂》中,王祖賢亦仙亦妖、超凡脫俗的氣質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王祖賢版的聶小倩的造型柔美飄逸、變幻萬千,聶小倩那一襲白衣如冷煙蔽月華,不染塵世雪霜。她明眸流轉,淺笑含愁,蒲松齡筆下的女鬼就該如此清冷幽怨 。
4. "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互、只羨鴛鴦不羨仙"是什麼意思
十里寬的平靜湖面上寒霜漫天,看著自己一寸寸的黑發憂愁年華易逝。獨自一人對著空中孤獨的明月彼此憐惜,只羨慕湖中成雙成對的鴛鴦而不羨慕那孤單修道的仙人。
5. 只羨鴛鴦不羨仙(100幅鴛鴦圖,附教程)
寫意畫法用筆要簡,以少勝多,雄鴛鴦的冠羽用重墨畫,干後可罩頭青或石綠,頸部羽毛可用顏色直接畫(赭紅、朱磦蘸胭脂均可),也可先以淡墨疏疏畫幾筆,干後再以朱磦或胭脂重畫(顯得厚),胸用胭脂調墨點,胸兩側的弧形紋用重墨一筆寫出,腹側可以赭點染,趁濕畫紋,銀杏羽可先勾再染粉黃,少加點赭,或用粉黃蘸赭(或用朱磦加墨)直接點染。初級飛羽用重墨點,背用中墨點。尾與初級飛羽均用重墨點。嘴與腳均勾後染紅,或直接用紅(朱紅)點染,背上有時可罩石綠。
雌鴛鴦主要用墨點胸腹,可以兼用勾法,干後加染些淡墨,在背部(或再罩點三青)、胸部、腹部染白。嘴爪均用三青點染,或先勾再染。
鴛鴦與野鴨外形比較
鴛鴦與野鴨的筋肉骨骼基本一樣,只是鴛鴦的某些羽毛變化較大,所以顯得很特別。
如何進行姿態變化(1)
從一個姿態轉變到另外幾個姿態的練習方法:可以先從變化較多的頭部開始,可先用透明紙將身軀描出,再將頭部錯動著變化一個位置,就可畫出另外一個姿態,等到熟練之後,可以再進行難度較大的變化。
如何進行姿態變化(2)
雌鴛鴦稍微作了一些變形,是參考羅紋鴨處理的。
鴛鴦寫意畫法示範步驟
工筆畫鴛鴦的繪畫步驟
工筆畫鴛鴦繪畫步驟一
第一步:用較深的墨勾鳥的嘴、眼、腳、初級飛羽,其餘均用淡墨勾出。
工筆畫鴛鴦繪畫步驟二
第二步:用酞青藍和中墨分別分染鳥的頭部,赭石加墨分染鳥的背部羽毛,淡紫色分染雌鴛鴦的胸部,用較深的墨分染硬羽、尾羽,淡墨畫出雌鴛鴦的腹部羽毛的斑紋。
工筆畫鴛鴦繪畫步驟三
第三步:分別用朱磦加藤黃和墨青加藤黃罩染雌雄鴛鴦的頸羽,用藤黃罩染銀杏羽,赭石加墨罩染背部和腹部羽毛,淡黃和淡曙紅分染嘴、腳。
工筆畫鴛鴦繪畫步驟四
第四步:用不同略深的顏色進一步加深鴛鴦的頭、頸羽、背、翅、尾和眼睛的層次。用淡花青分染水紋。曙紅分染花瓣。汁綠積染浮萍。最後用淡綠色罩染水面。
工筆畫鴛鴦繪畫步驟五
第五步:用朱磦分染銀杏羽並絲線,曙紅分染雌鴛鴦的頸羽,用白色分染胸、腹的羽毛及羽軸,用各種顏色在相應的部位絲毛。
步驟一、鴛鴦形體似野鴨,體形較小。嘴扁,頸長,趾間有蹼,善游泳,翼長,能飛。雄的羽色絢麗,頭後有銅赤、紫、綠等色羽冠;嘴紅色,腳黃色。雌的體稍小,羽毛蒼褐色,嘴灰黑色。棲息於內陸湖泊和溪流邊。鴛鴦經常成雙入對,在水面上相親相愛,悠閑自得,風韻迷人。鴛鴦為水鳥,羽毛平滑光潔,基本無絨毛,因此勾線以順暢硫化為主,鐵線描、游絲描、釘頭鼠尾描均可運用。
步驟二、先以淡墨分染底色,雄鳥的冠羽、飛羽、前胸等。雌鳥的頭部也用淡墨分染,而復羽、飛羽等處則用淡墨由後往前整體統染。腰羽、尾羽等處也用淡墨分染。眼圈、、頰的前方、小翼羽的白斑、銀杏羽的邊緣、飛羽的白斑等都平塗中等濃度白粉。
步驟三、雄鳥和雌鳥的黑色部分均用中墨分染,其中雄鳥的冠羽要分段染,中間留兩段稍亮。雄鳥頸羽及頰先用桔黃色整體罩染,然後頸羽部分再次罩染朱磦。雄鳥背羽、復羽等用淡墨青色由內往外分染,尾羽附近罩染淡赭墨色。
銀杏羽用淡赭色由外往內統染,抓平塗桔黃色,飛羽平塗中墨留水線。雌鳥頸羽及胸部分染赭墨色,胸羽中間寬三角形白斑平塗白粉,背羽、復羽等由外往內倒染中墨,飛羽也平塗中墨留水線。尾羽分染淡墨並罩染淡褐色。嘴,皆用中墨局部分染。
步驟四、雄鳥:嘴和頸羽罩染曙紅,冠羽末梢也少許罩染。冠羽兩段留亮處分別罩染頭青和三青。然後用淡墨分染頸羽、背羽、腰羽、尾羽等暗處,羽筋左右不要雷同。銀杏羽用朱磦由外往內分染,背羽和尾上復羽部分的亮部整體罩染赭黃色,眼睛淡墨勒染四周,其餘白色部分提染白粉。
雌鳥:頸羽、胸羽部分分染淡墨,背羽和復羽等處整體罩染墨褐色,下腹部分斡染淡絳紅色(朱磦加墨加胭脂)。後頸部分也罩染此色。額定偏後的方位罩染頭青。嘴根部提染曙紅,尖端提染白粉。頜下、尾下復羽、肋部等提染淡白粉。
步驟五、雄鳥:所有黑色部分濃墨絲毛 ,白色部分白粉絲毛,銀杏羽淡硃磦勾脈紋,爪鱗甲部分平塗朱磦,腿爪反面朱磦點小顆粒。其餘灰褐色部分羽毛淡墨絲毛,中墨剔出羽筋並用淡白粉復勒。小翼羽和飛羽最黑處提染頭青。
尾羽和為上復羽的破碎處用中墨細心畫出。冠羽的兩端亮處分別用濃三青和頭青絲毛。濃墨點睛,濃白粉點高光。雌鳥:絲毛顏色等同雄鳥,腹部依次用絳紅色和濃白粉絲毛,羽筋畫法類似雄鳥,頭部用濃頭青絲毛後,頭頂前端再用濃白粉小面積的分組扇形絲毛,頜下也用白粉絲毛,點睛手法和雄鳥相同。
雄鳥畫法:
1.勾出嘴眼。再以重墨畫出冠羽,要見筆。2.以淡墨點絲頸羽,用筆不宜過濕。3.依次畫出肩羽、銀杏羽、初級飛羽、重墨點胸。4.再以水墨點厾點背羽,重墨點斑,添出尾羽,用較干淡墨勾連腹、上尾筒、下尾筒,用稍重的墨色點腹側羽斑,勾爪。5.罩色:以朱磦染嘴,胭脂復勾;用朱磦調少許墨染眼,留光,頸羽可染淡赭色,也可干後以硃砂點絲。背、尾上復羽罩染淡赭石。銀杏羽可以用赭石蘸胭脂點。飛羽空隙填染花青。腹側染淡儲,宜見筆,下部留白。最後以赭石有虛有實地復勾輪廓,朱磦染爪。
雌鳥的畫法 :
雌鳥羽色單純,可先以水墨點出各部,干後罩染淡儲即可。雌雄兩鳥在畫面上,雄鳥為主,因此畫面處理上,雌鳥盡可能單純概括些。
鴛鴦的動態:
鴛鴦作品欣賞:
清 劉力上 俞致貞 荷花鴛鴦圖
齊白石 荷花鴛鴦鏡心1953年
齊白石 1957年作 荷花鴛鴦圖
婁師白 荷花鴛鴦圖
王雪濤 荷花鴛鴦圖
張大千 荷花鴛鴦
黃君璧 蘆花鴛鴦圖
劉奎齡 鴛鴦圖
陳之佛荷花鴛鴦圖
陳佩秋 1961年作 芙蕖鴛鴦圖
江寒汀 春柳鴛鴦圖
陸抑非 芙蓉鴛鴦圖
胡若思 鴛鴦圖
程十發 1963年作 荷塘鴛鴦圖
劉海粟 荷花鴛鴦圖
清 闕嵐 荷花鴛鴦圖
清 李鱓 1752年作 並蒂鴛鴦圖
清 蔣廷錫 1723年 芙蓉鴛鴦圖
清 蔣廷錫 荷花鴛鴦圖
清 繆嘉蕙 1896年作 鴛鴦圖
清 任伯年《荷花鴛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 任伯年 荷花鴛鴦圖1876年
明末清初 李因《芙蓉鴛鴦圖》
江島濛濛煙靄微,綠蕪深處刷毛衣。
渡頭驚起一雙去,飛上文君舊錦機。
——吉師老(唐)《鴛鴦》
明末清初 惲壽平 《鴛鴦圖》
兩兩戲沙汀,長疑畫不成。
錦機爭織樣,歌曲愛呼名。
好□顧棲息,堪憐泛淺清。
鳧鷗皆爾類,唯羨獨含情。
——杜牧(唐)《鴛鴦》
明末清初 《芙蓉鴛鴦圖》
紅閑碧霽瑞煙開,錦翅雙飛去又回。
一種鳥憐名字好, 盡緣人恨別離來。
暖依牛渚汀莎媚,夕宿龍池禁漏催。
相對若教春女見,便須攜向鳳凰台。
——羅鄴(唐)《鴛鴦》
清 吳振武 《荷花鴛鴦圖》 北京故宮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
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煙漠漠,低鬢蟬釵落。
須作一生拌,盡君今日歡。
——牛嶠(五代)《菩薩蠻·玉爐冰簟鴛鴦錦》
清 沈銓 1735年作 花下鴛鴦圖
鴛鴦是一種美麗的鴨子,
其中鴛指雄鳥,鴦指的是雌鳥,
合稱為鴛鴦。
它們色彩艷麗,姿態優美,
經常出雙入對、形影不離。
陳佩秋 謝稚柳 《荷塘鴛鴦圖》局部
鴛鴦在水面上相親相愛,
悠閑自得,風韻迷人。
它們時而躍入水中,引頸擊水,追逐嘻戲;
時而又爬上岸來,抖落身上的水珠,
用桔紅色的嘴精心地梳理著華麗的羽毛。
此情此景,
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翩翩聯想……
中國古代,最早是把鴛鴦比作兄弟的。《文選》中有「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商」,「骨肉緣枝葉」等詩句,這是一首兄弟之間贈別的詩。晉人鄭豐有《答陸士龍詩》四首,第一首《鴛鴦》的序文說:「鴛鴦,美賢也,有賢者二人,雙飛東岳。」這里的鴛鴦是比喻陸機、陸遠兄弟的。
清 沈銓 《荷花鴛鴦圖》 絹本設色
187x105.2cm 安徽省博物館藏
以鴛鴦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詩人盧照鄰《長安古意》詩,詩中有「願做鴛鴦不羨仙」一句,贊美了美好的愛情,以後一些文人競相仿效。崔豹的《古今注》中說:「鴛鴦、水鳥、鳧類,雌雄未嘗相離,人得其一,則一者相思死,故謂之匹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說它「終日並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鳴曰鴛,雌鳴曰鴦。」
《荷花鴛鴦圖》高清局部
也有人認為「鴛鴦」二字實為「陰陽」二字諧音轉化而來,取此鳥「止則相偶,飛則相雙」的習性。自古以來,在「鴛侶」、「鴛盟」、「鴛衾」、「鴛鴦枕」、「鴛鴦劍」等詞語中,都含有男女情愛的意思,「鴛鴦戲水」更是中國民間常見的年畫題材。
《荷花鴛鴦圖》高清局部
「七夕」佳節是全天下有情人共同慶祝的節日。歷代畫家也以鴛鴦為主題創作了不少經典的繪畫作品,畫中的鴛和鴦都是出雙入對,或在池塘溪水,或在樹下閑憩。
無憂無慮,快活自在。再配以同樣代表愛情的桃花或者是象徵和氣美滿的荷花、芙蓉等,寓意了一種寧靜祥和、幸福美滿的生活!
元 張中 《芙蓉鴛鴦圖》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綉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盧照鄰(唐)《長安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