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高陽公主與辨機和尚的愛情故事及成語
高陽公主就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命運。她是老爹唐太宗的第十七女,天生活潑,毫無保留地綻放著自己的熱烈性格,在眾女兒中最得唐太宗寵愛。高陽就像鮮花一般驕傲。但是,高陽公主還是被許配給丞相房玄齡之次子房遺愛。嫁人嫁的不是人,嫁的是家世,房玄齡是凌煙閣上的大功臣,唐太宗把高陽公主嫁給他的兒子是出於對高陽的抬愛。——可惜,房遺愛和他以學識、識才知名的父親太不相同,不學無術,只有一身蠻力。氣憤之餘,高陽公主從結婚那天起就不接納丈夫。但是,多情人總是會遇上煩惱的。她在領地打獵時遇到了辯機和尚。這是他們的初戀。那時,公主十六歲,辯機二十一歲。年輕人犯錯誤,連上帝都可以原諒他們罷。
可笑的是,駙馬房遺愛居然像盡忠的良犬,在外面給他們看門。投桃報李,公主特別送給房遺愛兩名年輕、美麗的侍女。
史上,太後、皇後與和尚宣淫的很不少,例如武則天、胡太後等都是。可看官都知道,那些和尚不過是女王們的性奴,人品卑劣,有污清門。可辯機不是。辯機是玄奘的高足,是長安城最負盛名的學問僧,翻譯了《大唐西域記》。從事譯著的綴文大德九人中,二十六歲的他最年輕,譯的經也最多。作為一個大德,他的名字已和玄奘一起流芳萬載。當然,才華並不能證明一個人的人品,但一定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價值和份量。這足以說明年輕的高陽絕非貪圖情慾,而是真心愛慕。
就這樣過了八九年了。在自我情感中四處逃避的辯機被選去譯經,已經很久很久很久沒有再見到高陽了。但是,他藏匿著高陽贈送的玉枕,被小偷偷了出來,他與高陽的私情也就大白於天下。唐太宗大怒,立刻下詔,將辯機處以腰斬的極刑。高貴的辯機,就在市井小兒幸災樂禍的圍觀中,迎接了最污濁和最慘烈的生命終結方式。
死亡在這邊,愛情在那邊。已經悲慟至瘋的高陽,活著,是出於慣性。辯機之後,高陽公主的少女抒情時代結束了。不承認愛情。放棄靈魂。忘記追求。耽迷肉慾。相信權勢。以及,好死不如賴活。正像經歷了蘇麗珍之後的周慕雲,在《2046》里已經流不出眼淚,也不再被眼淚打動。
半年後,最疼愛她的父親去世了,她一滴眼淚都沒有掉,一點都不難過.哥哥李治當上了皇帝,高陽更自由了。她開始公開納其他和尚為面首,穢亂春宮,甚至縱容和信任他們,打算宮廷政變。房氏兄弟出賣了高陽公主,她終致毀滅。
「辯機是我的驕傲,房遺愛才是我的恥辱。」高陽公主這么說過。那時,辯機已死,她已經不再驕傲了。
唐貞觀末年,在長安街上抓住一名小偷。這件事雖微不足道,但所繳獲的贓物卻非同一般,那是一個鑲金飾銀、艷麗奪目的女用豪華玉枕,絕非一般人所用之物。經過嚴厲的審問,小偷招供,玉枕乃從弘福寺內一個沙門的房間里偷出來的,這個沙門就是辯機和尚。
關於辯機的經歷、俗名、出生地、家世、父母等,無人知曉。只是在《大唐西域記》的卷末語中,有辯機稍作自我介紹的謙詞,說他繼承遠祖隱逸之士的血統,自小懷著高操的志節,專心學問。15歲時,出世為僧,在大總持寺作為道岳法師的弟子。貞觀十九年正月,唐玄奘得到御准,在弘禪寺院譯經。從事譯著的綴文大德九人中,最有名的就是長安會昌寺的沙門辯機。辯機當時只有26歲,已經以淵博的學識、優雅流利的文采而知名了。因此獲選為唯一撰寫《大唐西域記》的高僧。偷盜案發時,辯機正在弘福寺從事他的譯經工作。
如果小偷盜去的是香爐或文具,就不會有人懷疑,但豪華艷麗的女玉枕頭卻和高僧沒有一點關系。御史台立刻召辯機詢問。起初,辯機態度強硬,堅不吐實,但在巧妙而又嚴格的審問下,終於無法隱瞞,坦白說出這是高陽公主親自賞給他的東西。事情既然關繫到唐太宗的愛女高陽公主,問題就不簡單了。官方經過調查,很快就知道了,高陽公主下嫁房玄齡之子房遺愛後不久,即和辯機發生了密切關系,而且已經持續八九年之久了。
婚後不久的某一天,公主和丈夫到長安郊外的公主領地打獵。當時的辯機,住在一處無名的草庵里,正在用功讀書。公主累了,想休息休息,房遺愛和侍從就帶著公主到草庵這里來,貴人突然造訪,辯機放下一切,急急出來招呼。公主見到這位年輕的僧人,立刻兩頰緋紅。雖然,辯機穿著粗布衣裳,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英俊和飽有學識。敏感地察覺出公主感情變化的辯機,也突然陷入一般男女的煩惱之中,在荒野破舊的草庵里勤奮向學,突然出現了麗如牡丹的年輕貴夫人,用熱情的眼光凝視他,這對辯機來說,正如女菩薩顯現,來拯救他年輕人的煩惱。當時他只有二十一二歲左右,公主大約是十五六歲。
隨從和宦官、宮女們,把攜帶的帳床等用具,抬進草庵。公主將辯機召進去,兩人立刻就任慾火燒身了。這時房遺愛象對女主人盡忠的良犬,怕這件事泄露,以其他隨從妨礙"公主休息"為名,全部斥退。自己擔任護衛。此後,在房遺愛的護衛下,公主和辯機繼續幽會。公主為了報答房遺愛的合作,特別送他兩名年輕、美麗的侍女。他們之間生活得很好,兩人還彼此互相同情。
公主陶醉在女人的幸福里,她美麗的容貌不需胭脂就散發出玖瑰色的紅暈,眼睛閃爍著艷麗的光澤。雖然,這是有夫之婦與犯女戒的憎人所做出的不可寬恕的偷情,但對高陽公主來說,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戀愛,是使身心都變得生動、興奮的青春之戀。正因是不可告人的戀情,情火也更為熾烈。繼續幽會之後,辯機便感到煩惱多於歡樂,萬一事情被揭穿,怕影響學術抱負,使他非常苦惱。但是,一旦與公主相會,美麗的女菩薩的熱情,便使他身心皆醉,為此,他寧願受地獄之苦刑。事後,心理矛盾,又使他痛苦不堪。
被選為無上光榮的譯經者,對辯機而言,是心中矛盾的一大救星。他要借這個機會擺脫煩惱,專心致力於這項偉大的工作。在譯經的工作中,他比年長於自己的大師們,負責更多的部分,更特別被選為《大唐西域記》的撰寫人。就算辯機英才卓絕,如果精神仍為偷情分散,是沒有辦法完成這項偉大的工作的。高陽公主雖然滿懷熱情,但為了情人的光榮使命,也只好退讓了。公主把玉枕交給辯機,淚水盈盈地看著自己所愛的男人說:「真的,這只是暫時的忍耐,如果從此不能相見,我實在無法忍受,在我們相見之前,就把這個枕頭當作是我,每天晚上抱著它吧!」沒料想,玉枕卻成了姦情的證據。御史公的奏文送到唐太宗的手裡,太宗怒發沖冠,咬牙切齒,立刻下詔,將辯機處以腰斬的極刑。腰斬,就是把赤裸的罪人放在大木板上,從腰間斬成兩段,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凄慘的極刑了。
刑場設在長安西市場的十字路口,那裡有一棵古老的柳樹。圍觀的群眾聽說這一次能看到難得一見的腰斬極刑,個個興奮異常。而且,罪人又是平時高傲神氣的佛憎,30歲左右就被視為高憎俊才,居然和天子的千金又是有丈夫的女人偷情破戒的和尚。這就更撩撥起他們如過年過節般的興奮。當時的佛教以大乘為主,且僅屬於知識階層,是貴族文化的一部分。對一般民眾來說,過分高雅、難解。為求生意興隆,全家平安或治癒疾病,一般市井小民們都依靠道教或道佛混淆如巫術一般的稀奇古怪的東西。民眾對於身份高的人有悲慘的結局,時常報以掌聲,以發泄平時的怨氣。辯機處刑時,洶涌而來的群眾不斷吼叫、揶揄、嘲笑,擔任刑場警衛的士卒,幾乎喊破了喉嚨,忙著整頓秩序。而最令人感動的是此時的辯機,在腰斬的刀上看見有一隻螞蟻竟然無比憐愛將螞蟻拿下來,以一種無比悲壯的方式死去.深受玄奘、道宣等其他大乘佛教界高僧期許的才俊,年輕而有學問的僧人辯機,在群眾的怒罵和嘲笑里,受盡難以名狀的地獄之苦,在慘叫聲中斷氣。
辯機處死後,高陽公主的奴婢數十人被處斬刑,表面上對公主和房遺愛沒有處罰,卻無限期地禁止公主入宮。公主幾乎快發瘋了。她把自己關在卧室里,不許任何人進去,拒絕吃東西,揪發捶胸,咬破衣服,如瘋狂的女鬼,日夜嚎哭。公主所以沒有隨辯機之後自殺,也沒有真正發瘋,為的是心中充滿對父皇的憎恨,有一天,一定要向父皇報復。這種如鬼般慘厲的決心,才使公主活了下去。不久之後,公主停止了蟄居生活,為了復仇而活著。她的相貌已沒有了往日的影子,豐滿的臉頰已消瘦,原來洋溢著幸福光澤的瞳孔,如今充滿了陰冷凶暴的光芒,時而象鬼火一般閃過,以前的高陽公主已經隨著辯機消逝了。
⑵ 歷史作家高陽的詳細資料。
高陽:原名許晏駢,字雁冰,浙江杭州人, 出身於錢塘望族,台灣已故著名作家。 以筆名高陽著作歷史小說而聞名於世。
一生著作約90 余部,105冊,讀者遍及全球華人世界,有人以「有井水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來描述來形容高陽作品的受歡迎程度。其中代表作品《胡雪岩》、《慈禧全傳》、《紅樓夢斷》系列等使他成為當代知名度最高的歷史小說家之一。
高陽人物生平:
1922年3月15日出生於浙江杭州市橫橋的世家大族。許晏駢為高陽本名,譜名儒鴻,表字雁冰。筆名高陽、郡望、史魚、孺洪等。高陽出身於錢塘望族,其父許寶朴為清秀才,壯年早逝,由母親教養成人。
1953年,長篇小說《猛虎與薔薇》、《霏霏》面世。
1957年,任台灣地區「國防部」參謀總長王叔銘秘書,開始進入台北文壇,文名漸起。退伍後任台灣《中華日報》主編以及《中央日報》特約主筆。
1962年,以筆名高陽在《聯合報》副刊連載其首部歷史小說《李娃》,廣受好評。
1987年,應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所之邀演講《<紅樓夢>及作者的背景》;同年亦受日本梅園會邀請,演講《慈禧太後與伊藤博文》。
1989年,一月,因肺病急送榮民總醫院,至三月底出院;同年三月一日,《水龍吟》獲選為《中國時報》開卷一周好書金榜;八月五日,開始在《聯合報》連載其最後一部作品《蘇州格格》。
高陽人物成就:
台灣歷史小說家高陽的眾多作品在大陸行暢銷,已將近二十年,多家出版社爭相出版,盜版書隨處可見,都說明了高陽的受歡迎程度。
大陸讀者還從電視屏幕上熟悉了改編的高陽歷史小說《八月桂花香》。不少讀者認為高陽寫歷史小說水平之高超,前無古人,今人也不能與其比美。
當前歷史小說熱銷,寫歷史題材的作家層出不窮。挑出這批作家中的佼佼者與高陽做一個比較,用「武俠小說」群體做比擬,高陽可比金庸,其他的歷史小說作者最多隻可比擬梁羽生之類。
(2)高陽小說美女高僧名士擴展閱讀:
高陽筆名由來:
高陽本名許晏駢,曾用筆名高陽、郡望、吏魚、孺洪等 。高陽鼎鼎大名廣為讀者所知,其本名反不為人熟知。
高陽之筆名卻有一番來由。高陽一生好酒, 是一日無酒就一日無文章。他自封「高陽酒徒」,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無煙無酒,生而何歡,又何必生!故有人以為他以為筆名是由「高陽酒徒」而來。然事實並非如此。
據高陽自稱,他生於杭州市許姓望族,受封於高陽,他以郡望為名,故稱高陽。
⑶ 誰知道台灣已故作家高陽一共寫了多少種歷史小說。
著有《霏罪》、《猛虎與薔薇》、《凌霄曲》、《花落花開》、《避情港》、《桐花鳳》、《李娃》、《風塵三俠》、《荊軻》、《少年游》、《緹縈》、《百花洲》、《大將曹彬》、《慈禧全傳》(包括《慈禧前傳》、《玉座珠簾》、《清宮外史》、《母子君臣》、《胭脂井》、《瀛台落日》)、《狀元娘子》、《琵琶怨》、《正德外記》、《清宮冊》、《胡雪岩》、《紅頂商人》、《燈火樓台》、《金色曇花》、《乾隆韻事》、《曹雪芹別傳》、《漢宮春曉》、《小鳳仙》、《小白菜》、《徐老虎與白寡婦》、《紅樓夢斷》、《大野龍蛇》等。
高陽作品簡述
根據創作題材的區別,高陽的歷史小說大致可以劃分為六大系列。
一、宮廷系列。
有《慈禧全傳》六卷:1《慈禧前傳》, 2《玉座珠簾》,3《清宮外史》, 4《母子君臣》,5《胭脂井》,6《瀛台落日》;《乾隆韻事》;《翁同和傳》;《李鴻章傳》;《漢宮春曉》;《王昭君》;《金縷鞋》。
二、官場系列。
有《清官冊》、《大將曹彬》、《百花洲》、《鐵面御史》、《楊門忠烈傳》、《同光大老》、《水龍吟》、《八大胡同》、《金色曇花》。
三、商賈系列。
有《胡雪岩全傳》三卷:1《胡雪岩》, 2《紅頂商人》,3《燈火樓台》;《胡雪岩外傳》二卷;1《清幫》,2《血紅頂》。
四、「紅曹」系列,即《紅樓夢》與曹雪芹系列。
有四部分: 1《紅樓夢斷》四卷:《秣陵春》、《茂陵秋》、《五陵游》、《延陵劍》;2《曹雪芹別傳》二卷;3《三春爭及初春景》三卷;4《大野龍蛇》三卷。
五、名士、俠士系列。
有《風塵三俠》、《少年游》、《緹縈》、《梅丘生死摩耶夢:張大千傳奇》、《鳳尾香羅》。
六、青樓系列。
有《李娃》、《狀元娘子》、《小鳳仙》。
⑷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高貴女子高陽公主,有哪些關於她的生平資料
高陽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愛女。公主深得太宗鍾心,嫁與名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恃寵嬌縱。
公主婚後與《大唐西域記》執筆人辯機私通,太宗知曉後大怒,腰斬辯機,殺奴婢數十人。公主非常怨恨,太宗駕崩,沒有哀容。
永徽四年(653年),公主欲奪房遺愛兄長房遺直所繼承的爵位,誣告其對自己無禮。經長孫無忌審理,公主與房遺愛意圖擁立荊王李元景謀反事泄,唐高宗賜其自盡。顯慶五年(658年),追封合浦公主。
(4)高陽小說美女高僧名士擴展閱讀
高陽公主的文藝形象
《高陽公主·長歌》是趙玫在她的系列歷史女性小說中「自己想寫要寫」的一部。小說的副題「長歌」。似乎就表達了作者的感情傾注。也許小說中所表現的理念,在部分讀者看來有些另類,但作者一貫的二此番更為激越的感情奔流。
卻於「長歌當哭」中,展現了被政治聯姻與宗教戒律深深壓抑而強烈反彈的人性之偉力。趙玫,其實是企望從婦女問題一個最原初的命題來抒發自己對歷史的疑問。這尤見於她對史料刨根問底的穿透綜合與由此形成的以心理演繹為內涵的情節架構上。
有關高陽公主的直接史料是相當有限的,然而作者以其女性的敏感,卻在兩點看似獨立的平實記載中,發現期間有非比尋常的疑問與聯系;趙玫對於被史學家深深詬病的高陽公主滿懷同情。她所設計的情節,雖然是不可必其有,但情則不可必起無,且在史料上有若干線索可循。
因著對錯置的政治婚姻的厭惡,她詩化了驚世之美與出世之才的那一段孽緣,她在展示女主人公熱烈而慘痛的心史同時,不僅代公主發出了「是誰把我逼到這罪惡深淵」的呼號,更將視點切入歷史的縱橫。
趙玫筆下的高陽公主,作為唐代第一位以色慾而伏誅的貴族婦女,她的犧牲,獲得了「長歌當哭」的悲劇品格。這種極為有個性的歷史解讀,完全有理由成為歷史小說的一種有生命力的樣式。
⑸ 求助!關於高陽作品的看法和心得(可追加積分)
高陽,本名許儒鴻。在台灣先是擔任《中華日報》總主筆,後來進了《聯合報》社。總編輯劉昌平慧眼識珠,約高陽寫長篇小說《李娃傳》,使高陽在這方面的才華得以嶄露、發揮,從而走上了歷史小說的創作道路。
高陽十分敬業,創作歷史小說時,也常常用尺量地圖,在草稿紙上演算書中人物的行程,以及事情發展所需的時間,努力使自己的小說永遠經得起讀者的多方位的檢驗,而從不主觀臆造。高陽的前妻郝天俠說:「高陽先生撰寫歷史小說的技巧,以及他在寫作之前、寫作期間,對於史料鑽研的努力與創見,確有異於他人之處。他在構思新著時,未必像許多人寫文章那般,先擬好工整架構,而往往是身上一張薄紙,記下大綱,然後就像釀酒,假以時日,當這張紙變皺,又寫滿了旁人難以辨識的草字之際,即表示文思成熟,可以動筆了。高陽對於自己擁有的『考據眼』頗為自豪,不過這也是他用工治學的結果。」
高陽不是一個孤芳自賞的「塔里的作家」,而是類似於從前的說書藝人的人,一個老百姓的代言人。通過高陽筆下的李世民、李後主、乾隆、慈禧、同治、光緒等一個個君王的政治生涯和私生活,我們不僅看到了作為人的本性顯露的宮闈生活,而且,還了解了從前就有的民意和今人對他們的看法和評價。
當台灣評論家尉天聰將高陽比作中國的巴爾扎克時,高陽曾詼諧地說:「愧不敢當!我跟巴爾扎克相似的,只有晚婚這一點。」高陽49歲時與22歲的郝天俠小姐結婚。婚後,郝天俠名下的兩幢房子,都借與高陽抵債。債就像影子一樣一直伴隨高陽,他的婚姻失敗了。高陽後來又有了一個紅粉知己,名叫吳菊芬。兩人同居後,他的生活重新變得規律起來。早上6點起床,整個白天全部用於寫稿看書,有時為了趕工,連夜寫作,這時就叫吳菊芬為他准備宵夜。
高陽名士風流,詩酒自娛,與三五知己話舊談掌故,直至夜深以至通宵達旦,是他最大的樂趣。獨坐屋中燈下慢飲,也是他喜歡的意境。
高陽著述宏富,《胡雪岩全傳》《慈禧全傳》《夢斷紅樓》等均已引起廣大讀者的濃厚興趣。10年前,他走完人生最後歷程。友人輓聯雲:「文章憎命達,詩酒風流李太白;才學著書多,古今殷鑒羅貫中。」
⑹ 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到底怎麼回事
辯機和尚與唐太宗之愛女高陽公主私通,後來高陽公主相贈之金寶神枕失竊,御史庭審之時發案上奏,發現高陽公主與辯機的私情,在《資治通鑒》中 記載,賜死又改為腰斬。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斬。
《新唐書》和《資治通鑒》中,高陽公主和《大唐西域記》執筆人高僧辨機的風月案,成為其遭受世人詬病的最大罪名:起因是與房遺直爭嗣,直接導致高陽公主和唐太宗疏遠。
在這個時候御史又發現高陽公主和高僧辨機私情物證寶枕。太宗才知道高陽公主與和尚淫亂,於是震怒下旨賜死辯機,殺奴婢十餘,從宋朝仁宗以後,高陽公主和辨機的不倫之戀成為鐵板釘釘的正史,也是高陽公主化為淫盪史料形象的開始。
(6)高陽小說美女高僧名士擴展閱讀:
高陽公主為何會愛上辯機和尚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愛女,當初李世民將她下嫁給了名臣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無奈高陽公主並不愛她的駙馬,她愛的人是一個叫辯機的和尚,高陽公主為何會愛上辯機和尚呢?
高陽公主之所以會愛上辯機和尚,原因有很多,首先高陽公主不喜歡自己的婚姻關繫到政治,她也不喜歡自己的婆家房家,雖然房家當時的勢力很大,可是高陽公主看不上,況且房遺愛是房家最扶不上牆的人物,高陽公主更是不會喜歡他了。
其次,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疼愛的女兒,她平時被父皇寵壞了,非常任性,她的公公婆婆見了她都要給她跪下行禮。房家是 書香門第 ,可是高陽公主性格飛揚跋扈,和這個家庭格格不入,所以她經常出門散心,她最喜歡的就是打獵了。
高陽公主就是在一次打獵的途中認識辯機的,這位辯機是何人,雖然在正史中沒有詳細的記載,但是從他曾被 玄奘 法師選中,參與撰寫《大唐西域記》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傑出的青年。高陽公主最喜歡的就是溫文儒雅的書生了,和尚辯機正合她胃口,所以她才會對他一見鍾情。
就這樣,很有個性的高陽公主愛上了辯機,她忘了自己皇室的身份,而辯機也忘了自己還有佛家戒律要去遵守,他們就這樣在一起了,不過他們也為此付出了代價,當他們的姦情被發現後,唐高宗下令腰斬辯機,而高陽公主為了給辯機報仇,和房遺愛意圖謀反,最後被白綾自盡。
⑺ 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最後的結局:辯機和尚與唐太宗之愛女高陽公主私通,後來高陽公主相贈之金寶神枕失竊,御史庭審之時發案上奏,發現高陽公主與辯機的姦情,唐太宗怒而刑辯機和尚以腰斬。
《資治通鑒》中,高陽公主和《大唐西域記》執筆人高僧辯機的風月案,成為其遭受世人詬病的最大罪名:起因是與房遺直爭嗣,直接導致高陽公主和唐太宗疏遠。在這個時候御史又發現高陽公主和高僧辯機私情物證寶枕。
太宗才知道高陽公主與和尚淫亂,於是震怒下旨賜死辯機,殺奴婢十餘 。在《資治通鑒》中故事更加完善豐滿,賜死又改為腰斬 。從宋朝仁宗以後,高陽公主和辯機的不倫之戀成為鐵板釘釘的正史,也是高陽公主化為淫盪史料形象的開始。
(7)高陽小說美女高僧名士擴展閱讀
高陽公主(?--65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愛女,母不詳。公主深得太宗歡心,嫁與名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恃寵嬌縱。公主婚後與《大唐西域記》執筆人辯機私通,太宗知曉後大怒,腰斬辯機,殺奴婢數十人。公主非常怨恨,太宗駕崩,沒有哀容。
永徽四年(653年),公主欲奪房遺愛兄長房遺直所繼承的爵位,誣告其對自己無禮。經長孫無忌審理,公主與房遺愛意圖擁立荊王李元景謀反事泄,唐高宗賜其自盡。顯慶五年(658年),追封合浦公主。
在《龍城錄》中,相士給房玄齡說,房遺直會使房家絕後,房玄齡不信,但後來的人都認為這個相士說的是對的 。通過此民間傳說:房遺直是讓整個房家絕後的人。再聯繫上永徽年間房遺愛謀反一事,遺愛和高陽公主被誅殺,房玄齡的兒子都被配流嶺表,唯獨房遺直因為繼承父親爵位而被留了下來,只被廢為庶人,可以肯定,雖然不知房遺直究竟是何問題,但高陽公主意奪其爵位,她的死與房遺直也密切關聯,房遺直本人亦存在重大的隱情。
⑻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是如何相識、相愛的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是在一所寺廟中相識的,高陽對辯機一見鍾情便展開瘋狂的追求,最後兩人在一起。說起高陽公主,稍微了解歷史的人們應該都知道,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歡的女兒,也正是因為唐太宗李世民對於高陽公主的寵愛,導致高陽公主的性格比較跋扈。
雖然高陽公主極力想保辯機平安,但是唐太宗因為這些皇室丑聞而大怒,下令將辯機腰斬。辯機腰斬之後,高陽與唐太宗的關系降至冰點,後來她也正是為了報仇而發動兵變,但是最後沒有成功。
⑼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的故事是怎樣的她為什麼會被賜死
高陽公主有一段政治婚姻,是唐玄宗為了表示對房遺愛的寵愛而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他。在一日高陽公主與房遺愛出來散心的時候,就來到了辯機法師所在的寺廟中休息,遇到了正在讀經的辯機和尚。辯機和尚容貌十分俊秀,談吐不俗,風度翩翩,也就讓高陽公主對辯機和尚一見鍾情,高陽公主的美貌也讓潛心鑽研佛法的和尚心動,兩人便墜入了愛河。
因為一個毛賊從辯機大師房中盜出一個御枕,隨著賊人抓獲,兩人的戀情也被撞破。李世民得知此事之後大怒,就下詔將辯機處死。一代高僧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對於高陽公主來說,辯機的死亡意味著自己的愛情也結束了,對自己的父皇心生不滿。根據史料記載,高陽公主在宮廷之中行鬼神之事,這件事情對於禮教森嚴的古代來說是十分嚴重的,就被賜死。
⑽ 唐朝高陽公主愛上的那個和尚叫什麼,他究竟是什麼背景
高陽公主是唐代最為出名的女性之一。高陽公主的名字在各種影視劇中層出不窮,在小說等娛樂作品中也常常出現。這位女子為何如此惹人關注呢?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她與一位和尚的故事,這位和尚便是“辯機和尚”。高陽公主自身也是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愛的女兒,自幼飽受寵愛,享盡榮華富貴。成年後更是嫁給了朝廷重臣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本應一路豐順的人生卻最後慘被賜死,高陽公主的一生也可謂之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