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琵琶女的作文
思路:根據題目琵琶女展開,並結合自己的觀點加以說明。
從貧苦的老百姓角度看,吃飽穿暖就是幸福。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不滿足,就是矯情。
琵琶女是京城裡有名的藝伎,她年少成名,才貌雙全,被許多同行佩服、嫉妒。她的生活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琵琶女有人愛,有人喜歡,有人願意為她花錢。她的生活里只有歡笑,可謂幸福。
即使後來琵琶女遭遇變故「弟走從軍阿姨死」,即使「門前冷落鞍馬稀」,即使容顏衰老,她依然能嫁給一個好人家,雖然這個人是商人,但是顯然琵琶女的生活是富裕的。她不必像普通女人那樣操持家務,做針線,洗衣裳。變得手指粗糙,整日勞作,沒有休息的時間。
琵琶女還可以在月朗星稀的夜晚,離開家,有下人伺候著,到潯陽江上賞月彈琵琶。她不知道,在她彈琵琶的時候,也許他的丈夫為了給她優越的生活,正在外地披星戴月地工作。誰不愛老婆孩子熱炕頭,誰愛在外面風餐露宿?在她眼裡「重利輕別離」的丈夫才是凄慘的。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夜過後,白居易和琵琶女形同陌路,也許他們再也不會見面。
2. 寫200字小短文改寫琵琶行以琵琶女為視角
那位青衫衣公子離開了,桌上留下了那筆墨未乾透的《琵琶行》,淡淡墨清香飄入了白衣女子的心間,一滴滴剔透的淚劃過了女子的臉頰。女子驀然了,回想少年的奢華,那悔恨也隨著寒風離去,漸漸地沉澱在那鱗波的潯陽江下。女子回到船上繼續彈奏著琵琶,細細的聽會發現與先前的曲子有所不同,曲中原先哀嘆淡了,更多的是一種飄飄的釋然。寒風依舊在曲中揮動著,只是不似先前那般寒冷。船在江水中漂盪,在月的點綴下失了色。第二天,人們發現了著艘船,發現裡面有位白衣女子,不過女子手中的琵琶弦斷了,女子也已死去,但臉上凝固的是那帶著釋懷的笑。
3. 琵琶行以我為第一人稱寫琵琶女悲慘的人生 ,大概600字左右。哪位才子佳人願意一試
朝的京城,一派繁華的景象。在京城一個角落的地方——蝦蟆陵,居住著一對苦命的姐弟。他們的雙親因長期欠下賭債早已離開了京城,流落異鄉,去向不明。為了保護年幼的弟弟,年僅十三歲的姐姐毅然來到了京城;里為之有名的教坊學藝。心中只想著能早日還清父母的債款,然後與弟弟過上一些安穩的日子。不到一年的時間中,才華出眾的她憑借著精湛的技藝名列了教坊的第一班,優美的琵琶聲韻總讓曲師們心悅誠服。梳妝打扮後的她更是如出落在水中的芙蓉一般嬌媚動人,甚至連秋娘也對她有三分的妒忌。
她一躍成為京中小有名氣的歌妓,每天都有富豪子弟爭相地送上錦帛。一曲終後,換來的綢緞更不計其數;打拍子敲碎了鑲嵌著金花的銀梳子不覺可惜;在宴會中喝美酒潑脹了血色羅裙不感到浪費。奢華的生活讓她紙醉金迷,她無法回到從前,回到只為了弟弟而活的時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歲月一點點掠走了她的年少芳華。弟弟去了從軍,可能以後也不能再見到她唯一的親人;教坊的阿姨也辭別了人世,演奏的機會越來越少。門前變得冷冷清清,來往的車馬時有時無,當年的風光,當年的歡笑,瞬間化為一縷青煙。漸漸地容顏開始衰老,生活也沒有了金錢的來源,她意識到她不能在孤身一人,最後她選擇了屈身嫁給一個商人為妻。
本以為嫁給商人以後能過上安逸穩定的生活,商人卻是認為她跟隨著自己做生意只會成為一個累贅,而且多一個人就多一份開支,所以商人決定留下她獨守空船。唉,商人的眼裡只有財利,又怎麼會在乎夫妻之間的離別。
寒風吹動了江水,明月照亮了江船。身無旁物,陪伴著她的只剩下明月與江水。深夜裡忽然夢見少年時的歡樂往事,在夢里幽幽哭醒,卻只能一個人默默感嘆,淚水和著脂粉縱橫了她的臉蛋,又有誰能傾聽她的故事,為她分擔憂愁。她獨自彈奏琵琶,用曲調來發泄心中的苦悶與悲傷。
楓葉慢慢地飄落在江面,蘆花適時地襯托著。她彈起當年京城流行的曲子,鏗鏘有力的調子顯示出她獨特的技藝,一點不失當年的韻味。這時,她聽見有人在船外邀請自己到別船上彈奏一曲,她心頭一緊,停下了彈奏。許久,她想到近些天來的寂寞與孤獨,正好有人欣賞自己的音樂,那就為來者彈奏數曲以排解苦悶之情。
對方命人備上了酒菜,她痛痛快快地彈奏起樂曲,頗有當年在京城時年少風光的感覺。她隨意交錯地彈著琵琶,一時像黃鶯的鳴唱,一時像水泉嗚咽。她的彈奏時如此地出色,令在座的每一位都感受得到她的悲愴。幽藍色的黑夜顯得月兒格外的皎潔,曲聲後的夜晚更是在靜謐中帶出一絲的傷感,讓大家感觸更深。
此後,有一人時時來船上探望她,聽她的琵琶聲樂,倆人很快成為音友。可惜她曾是歌妓,現也為人婦,常與一位江州司馬在一起恐怕別人會在背後說閑話,影響到他的聲譽。在商人准備第三次外出做生意時,她並沒有留在空船上,而是選擇了跟隨商人一齊遠走,離開曾讓她在失意中找回自己的潯陽城。
4.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到底是何許人也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
從白居易的敘述來看,琵琶女應該是一名官妓,細分化一下又屬於樂妓里的琵琶妓。並且她還應是在教坊里的內教坊,專為皇宮服務項目。住在宮腔內的宜春院,由於經常在皇上眼前把臉露出來,也稱之為「前面人」。
「色冠都邑」,她有多紅?美名之時畫技們追著求著她讓她們畫她,把畫在街頭巷尾售賣,而她與昔日故友再見面的情況下灰頭土臉,狀如乞討者。躲在屋檐擋風遮雨,再提心吊膽的將腳稍稍外伸,借降水濯洗。
琵琶行里所提及的這一琵琶女,琵琶手藝簡直無敵,白居易如此敘述"十三學得琵琶成,名數教坊第一部","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別有幽愁暗恨生,這時一石激起千層浪"並且此女青春年少是何其的天香國色"曲罷曾叫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可是最後韶華易逝,人老珠黃卻迫不得已淪落碧野。
5. 琵琶女穿越到現代作文
您好。
寫好作文的方法一
談慣了題目開頭吸引人,這固然重要。但結構清爽獨特也重要。如加小標題,對話獨自成段等
等。寫出來須有頭、有尾、有中間。各部分比例還須勻稱,正如古人講的那樣一「鳳頭、 豬肚、
豹尾」。即:開頭小而漂亮,吸引人;中間充實豐滿,說服人;結尾短而有力,感染人。
一要作者思路清晰, 二 要反復修改。作文寫完了,-定要看看、讀讀,把不通順處改正過來。
無論哪種體裁的作文,語言都要力求簡練。平時可以這樣試-試,把你原來的作文拿來,不考慮材
料的取捨,單從語言上刪改,看看能不能刪掉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 的篇幅。這樣練習幾次,語言
的功力很可能會有明顯的提高。
字跡是作文的臉面,同樣不容忽視。平時- -定要擠- -些時間下功夫練-練。考場上則需要做到
兩點: -是給作文留足時間(-般是考試時間的45%- 50%);=是要對字跡予以足夠的重視,寫一個
字都應想到這是作文的臉面,這是在別人面前,尤其是在閱卷老師面前展示自己,爭把每一個字
寫得易認、工整、漂亮。
關於提筆忘字的問題,其實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主要靠你的認真與努力。語文學習中的字音
和字形屬於基礎知識部分,也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可能你已經認識了許多字,但是有時還是會忘記
寫法,那麼只能說明你的知識掌握還不夠扎實,學習態度還不夠認真。另外,語文學習不僅僅局限
於課堂,它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准備個小筆記本, 把平時不會寫的字或者是易錯字記錄下
來,還要多讀書,把你認為好的詞語和句子也記錄下來,定期翻看,日積月累,我想你一定會有所
收獲的。
寫好作文的方法二
面對整張的白紙,整版的白屏,無從開始,肯定恐怖。你會想:我還是看看郵件或是小憩一會
了吧!先生,千萬別這樣。馬上開始寫,馬上打字,你寫什麼沒有關系,只是讓我聽到你敲鍵盤的聲
音吧。只要你開始寫了,什麼都好辦了。像我的話,我喜歡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標題,這應該
不難吧,然後再慢慢的展開情節,身心地融入進去..關鍵是:開始可以隨便寫寫,隨便塗鴉,但
是盡快開始寫正文。
先計劃,再寫:這好像和「隨便塗鴉」有些矛盾,實際上不是這樣。在坐下來正式寫之前,先
做個計劃或是腦子里先預演一下, 這是非常管用的辦法。天跑步的時候想想要寫的東西,或是散
步的時間來個頭腦風暴;然後把想到的記下來,做一個扼要的提綱;等真正准備好開始寫了,可以很快
的展開,因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這里,有一一個構思小說的三部曲
你需要模仿名家,這並不意味你要跟他們寫得一模一樣。你可以試試新的寫法,從這里學一
點,從那裡學- -點。漸漸地,你就會有了自己的風格,自己的文體,自己的思路。試試一些不一樣
的表達,或創造一些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嘗試,看看它到底怎麼樣,不好就不
用唄。
你開始構思你的文字,然後試著寫,讓故事情節展開,最後你需要回過頭再看看你都寫了什
么。這點很重要,很多寫手- -旦寫好就不想修改,已經費時費力地寫好了,還要再花時間修改,實
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寫得更好,你就要學會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經過反復的推
敲和修改而成的,這會讓你的作品從平庸中脫穎而出。看看你寫的東東,不僅僅是那些拼寫和語法
錯誤,還有那些無意義的詞,混亂的結構,和讓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標是:更清晰,更直
接,更鮮活。
寫好作文的方法三
第一,認真觀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運動中度過的。即使是我們對觀察的景物,-年
四季的幻化,給我們的感觸也是多方面的。看著春天的草地上的嫩葉,我們才會萌生出生命勃發的
感觸!看著秋天的蟋蟀鳴叫,我們更會觸發靈感的神經!這一切,都離不開觀察。
第二,認真閱讀。同樣的一句話,我們說出來,就特別刺耳。相反的,有的人,說出來,不僅
中聽,而且讓人意味深長。正所謂話有三說,巧說為妙。要想達到巧說的程度,除了學習說話,更
多的是學會讀書。要從書中學習到說話的精妙所在。
第三,認真練習。練筆是非常重要的,人腦海里的東西,大腦思維的反應,必須經過書面展
示,才能夠給大家表達出來。而要直接的表達,沒有很好的寫作水平,是出不來的!因此,認真練
習,不斷練筆非常重要。這樣的練筆,可以從寫日記、寫觀察記錄等做起,效果定是比較好的。
第四,學會心口轉化。現在的手機、電腦都有語音輸入的功能,因此,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
可以先用嘴說上一個文稿,等迅速轉化為電子版後,在認真予以矯正。這樣寫出來的作品,更加富
含內心的理解與感受。
寫好作文的方法泗
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
生動感人。
寫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對當今的應試教育,你不妨學會一些技巧。 比如,平時
多背- -些好的段落、好的開頭及結尾。以備考試用之。
堅持寫日記,既能練筆,又積累了素材。學會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詩詞歌賦,使你的文
章更加有說服力。
好詞好句的用法,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並使文章得以升華。但要恰
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學會套用,即變通的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多讀書,用心讀,學會借鑒。好的文章、好詞、好句,學會積累。
希望能夠幫到您,謝謝,望採納。
6. 《琵琶行》中琵琶女一共彈奏了幾次,詩人有何感受,有何作用
《琵琶行》中琵琶女一共彈奏了2次,詩人感受是第一段是正常彈奏,第二段是表達自己的心意,起到比較的作用。
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6)美女變成琵琶小說擴展閱讀:
在「醉不成歡慘將別」的時候,便「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將情節推向另一個境界。第一次琵琶演奏已畢,「東船西舫悄無言」,似乎可以結束了,忽然又「沉吟」「斂容」,琵琶女要訴說自己的身世了。
琵琶女訴說一完,詩人便抒發自己的感慨,將自己的遭遇與琵琶女的遭遇聯系起來,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更奏一曲,樂聲進入了高潮,但詩人不再作正面描寫,只說其聲「凄凄」,並「不似向前」,寫到這里,就戛然而止。
這樣,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產生意深境遠的感覺。這種曲折多變的情節,使琵琶女富於戲劇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現,她的琵琶絕技也得到了細致的描繪;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7. 好看的美女小說
步非煙傳奇。
很好看的。是唐朝時候的事情,那種脫俗的美感真的無法用言語表達。步非煙超漂亮。輓歌已經隱隱可聞的大唐末世,八歲的步非煙在目睹娘親自盡後,於痛苦的掙扎中無奈投奔舅舅家,然而在其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後,卻被轉賣到洛陽溫柔坊最大的樂伎館中。成長在魔鬼般訓練中的步非煙,冠艷大唐,彈琵琶和擊築之技冠絕天下,惡霸的垂涎,武官的鍾情,表兄的畸戀,三個她生命中註定要遇上的神秘男人的出現,讓步非煙在變幻莫測,充滿血雨腥風的命運之途中不停地旋轉。
很好看的
8. 《浮生六記》沈復為啥對芸娘一見鍾情呢這個原因給所有女人警醒
最近,我在看《浮生六記》這本書時想到一個話題,這個話題就是「假如你老公跟朋友出去吃喝玩樂都不帶你去,你是什麼感覺?」
如果是你,你的感覺是什麼呢?我想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不開心吧。
對很多女人來說,男人出門肯帶自己出去,就是一種愛的表現,證明了男人喜歡時時刻刻跟你在一起。
其實啊,男人不願帶老婆出門,多半是覺得老婆給自己丟臉。
我在網上看過一個視頻,一個男人出門去找朋友,他從來不帶自己的老婆出去。他老婆求他都被拒絕了,他還說「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跟個老娘們似的,出去我兄弟不得笑話我啊」。
哪個女人結婚前不是光鮮亮麗的,只是為了愛人,為了孩子,抹掉口紅,洗衣做飯,從一個美女變成了一個家庭主婦。
女人這么做求的是什麼呢?她們賭上一生的運氣不過是為了追尋一份溫暖真摯的愛罷了。
然而,有多少女人能獲得如此的深愛呢?
在中國文學史上,就有一個女人獲得了丈夫最真摯、最深情的愛。這個女人就是《浮生六記》中的芸娘。
芸娘的丈夫沈復,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掙脫世俗的條條框框,帶芸娘出去和朋友吟詩喝酒,把最愛的人帶在身邊,把最深的愛曬在朋友面前。哪怕是在最艱難的的時候,他們也一直在一起,恩愛不分離。
在芸娘香消玉損之後,沈復還用筆墨回憶了與芸娘之間的點點滴滴,匯編成書,叫《浮生六記》。
沈復也實在是厲害,他把自己的老婆推上了「中國文學史最可愛的女人」的寶座,而沈復本人呢,也被後人稱為「中國文學史上最深情的男人」。
《浮生六記》這本書非常經典,也非常出名。被很多學者稱之為「晚清小紅樓」。能夠跟《紅樓夢》相提並論,足以見得這部小說在文學界的地位是多麼的高了。
在這本書中,沈復寫了他跟芸娘的夫妻生活有趣、悠閑,也有中年後的流離失所,妻離子散。他寫的是布衣文人的日常,是跟普通人非常相近的生活,所以在坊間引起的反響比較大。
通過看這本書,我們可以從夫妻兩人的身上了解到晚清社會女性的崛起,明白評判一個人一定要對應時代背景,更懂得夫妻生活要過得有趣而有儀式感,婚姻才會得到保鮮!
今天,我們主要來探討芸憑什麼得到沈復的傾心呢?
芸娘是沈復舅舅家的女兒,姓陳名芸,字淑珍,是沈復舅舅的女兒。芸從小聰慧靈秀,很小的時候就能快速地把長詩《琵琶行》背誦出來。
可惜啊,父親在她四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父親一走,家裡的頂樑柱就沒有了,家境那是一貧如洗,芸和母親、弟弟只能勉強度日。
其實,上天給人一份苦難的時候,同時也給人一份智慧。
芸的聰慧體現在刺綉和織染上。她的綉品非常精巧,一家三口都靠她這門手藝過生活,而且她還一直供弟弟去上學。
當然了,芸的聰慧可不僅僅是天體現在刺綉織染的手藝上,還體現在筆墨上。
芸真的是一個非常聰慧的女子,她翻出《琵琶行》,一個字一個字地辨認,然後認識了文字。刺綉的空閑時間都被她拿來認字、看書,慢慢學會了寫詩,寫過「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這樣的妙句。
芸的蕙質蘭心,讓沈復對她一見鍾情。
那時候,十三歲的沈復跟他母親回娘家,在滿堂新衣華服的人群中,一眼看上了穿著淡雅、眉彎目秀、儀態嬌美的芸。
當沈復看完芸做的詩之後,更加驚嘆她的才情,對她更加心動了,立馬對母親說「如若給我選擇妻子,非淑珍姐我寧可不娶。」沈復母親也很喜歡芸的溫柔懂事,當時就脫下金戒指給芸,芸和沈復的婚約就定了下來。
大家可別以為芸是什麼絕色美女,把沈復的魂給勾走了。其實,芸有兩個牙齒有些外露,也就是有些齙牙,容貌也不是非常好看。
而芸之所以被沈復一眼看上,在我看來是因為芸足夠好,她言行端莊典雅,氣質溫婉有才情。這樣有氣質的女人,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顧盼神飛,動人心魄。
沈復和芸娘一見傾心的故事,讓我就想到了一句話:「當我足夠好,才會遇見你」。我覺得這句話啊,用在芸的身上特別合適。
她在還沒遇上那個對的人時,不斷修煉自己,成為內外兼修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在對的時間,配得上對的人,然後一直甜蜜地在一起。
所以,我從芸娘之所以能夠和沈復在一起,歸根於芸娘自身就是一個足夠好的人。
芸娘家境中落,家裡還要個需要讀書的弟弟,自己的母親也沒有營生的能力。反觀沈復,家境不錯,又是一介文人,多少都有些文人的清高吧?
兩人不僅身份地位有差距,說白了就是門不當戶不對。再者芸娘不是大家閨秀,沒有錢去上學,相對來說,所學並不多吧。
芸娘好就好在,盡管家境中落,從不放棄自己,能賺錢,還能吟詩,為人聰慧,性情好。
這就是為什麼沈復對芸娘一見傾心,非她不娶的原因了。畢竟,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啊!
那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思考了:在遇見對的人之前,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要做一個有魅力的人,我們需要怎麼做呢?
一個女人,要想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就要懂得外修型,內修心。
外修型呢,說的就是看一個人的穿衣打扮、言行舉止是否得體 。
一個人哪怕她長得不是很好看,但她穿衣有品位,言行舉止有修養,也比那些臉蛋漂亮,穿著邋裡邋遢的,沒有教養的人更吸引人。
也許有人會說,我不注重外表,我只注重心靈美。
但你想啊,哪有人有閑功夫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呢。
所以說,女人穿衣打扮一定要講究,要干凈,要有品位。穿衣講究不是說非得穿大牌,趕時髦,而是穿適合自己的衣服。
創造了時尚帝國的香奈兒女士說:「你可以溫柔,可以爽朗,可以狐媚,可以慵懶,可以不拘小節,可以大大咧咧。唯獨不能邋遢。穿得寒酸,人們只記得那件寒酸的衣服;穿得無可挑剔,人們會記得衣服里的女人。」
你給別人看到的形象是什麼樣的,那你留給別人的印象就是什麼樣的。
穿著適宜得體還要言行舉止有修養。
一個人哪怕穿著靚麗,而言行粗魯,給人的印象也是不好的。
我記得五一那會兒,西湖邊上有個穿著高級套裝的美女一邊走路一邊摘葉捻花,被一個面相一般的女人提醒別當摧花辣手時,她還囂張地說:「我再怎麼沒素質也是上市公司老總」。
一個女人,面相再好,穿著再靚麗,事業再輝煌,她的言行舉止也會給她的個人魅力減分。
而那個面相一般的,長齙牙的女人,勇於站出來跟別人不良的行為說不,才是最有魅力的人。
在平常的生活中,懂文明,講信用,有禮貌,有風度,懂幽默,不吹噓、不浮誇、不損人,你在別人的心目中才會有更好的印象。
修煉內心,其實就是要培養氣質,因為氣質是一種超越美貌的存在,是由內而外散發的迷人光芒。
氣質呢,它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牌,比你穿名牌、用奢侈品更能給人好印象。要想有氣質,大可不必花什麼錢, 只要好好讀書充實自己的靈魂,端正自己的品格,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就好了。
充實自己,其實就是要好好看書。
曾國藩說過:「人之氣質,本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
盡管氣質不是那麼容易改變,但只要你好好看書,還是可以變得更好的。
看的書多了,就能從書中採集各位大師的靈氣,吸收文化的精髓,給心靈開啟一扇門,看到更廣闊的天地,變得更加睿智,最終走出更美好的人生。
不讀書的人,輸掉的是從骨子裡流露的氣質,而懂得讀書的人,流露出來的都是迷人的魅力。
要說因為讀書好而有魅力的女人,你腦海里想到的是誰呢?我想到的是董卿。
說到董卿這個名字呢,我的大腦首先想到的是一個站在舞台上美麗、大方、知性的非常有氣質的身影。
董卿從小就被父親逼著飽讀詩書,看久了,反而習慣成自然了。長大後已經有了很大的榮耀,很高的地位,但她從沒放棄讀書這件事兒。
正是她日復一日地看書學習,才讓她成為了「央視十佳主持人」,成為實至名歸的「央視一姐」。也讓我們看到了那個在《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節目》上出口成章、對答如流、知性優雅,氣質出眾的董卿。
光芒萬丈的背後,是源於她長期堅持讀書看報,有深厚的文化積累,讓自己成為一個有高尚趣味的人,一個知性優雅的人。
一個人,每天浸染在一本本書香里,會由內而外散發出吸引力,形成自己獨特的魅力。
讀書充實自己的靈魂之後呢,還要懂得端正自己的品行,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人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少財富,事業有多成功,而是一個人的品行正不正,修養好不好。
大家都知道奧黛麗·赫本吧。赫本在大家的眼中算是女神級的人物了,但她之所以被稱為女神,不僅僅是因為她貌美如花,畢竟,比她貌美的人還有很多。那些比赫本貌美的人並不能被全世界記住,而赫本做到了。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赫本的人品和修養超群。
她在遺言里這樣說:「若要優美的嘴唇,就要講親切的話;若要苗條的身材,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給飢餓的人;若要優雅的姿態,走路時記住行人不止你一個」。
這些就是有修養的事兒,而修養是最好的名片,讓赫本成為全世界女人的偶像。
剛好應了一句話 「人品是一個人最硬氣的底牌,修養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有修養的人, 懂得從心裡尊重別人,也有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懂得尊重別人,不是表面的寒暄,而是才能從心底里發出來的誠意,是溫暖,是平等,是認同。
我還記得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南通大學醫學研究生虐狗事件呢。醫學研究生,學歷算是高了,很明顯的是,他的內在修養根本配不上他的學歷。
不懂得眾生平等,不懂得尊重動物,實際上就是沒有修養的人。
有知識的人很多,但真正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並不多。尊重兩個字看起來是挺簡單,但做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要做到真正的尊重,就要懂得尊重朋友的隱私、尊重親人的關愛、尊重孩子的思想、尊重不同的價值觀、尊重不同的人和物。
懂得尊重的人,知性而優雅,人格魅力也會得到升華。
有修養的人,不僅懂得尊重別人,也有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帶孩子坐高鐵但又沒票的經歷呢?別人看到你抱著孩子,有沒有給你讓座呢?
經常坐高鐵的我就看到有些媽媽帶著孩子沒位置,別人會把位置讓給那位媽媽,而自己站幾個小時。
看到這樣的事情,我挺感動的,覺得這個世界好溫暖。但也忍不住心疼那個把位置讓出來自己要站幾個小時的人。
所以,每次我帶孩子坐高鐵又買不到票的情況呢,我都會自己帶一個折疊凳,自己不會很累,也不會麻煩到別人。
出門不給別人添麻煩,是我作為一個老母親的自覺。
我很感激別人的善意,但並不想一直依靠他們,畢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容易。
要做到為他人著想其實很簡單,比如不亂扔垃圾給清潔工人增加工作工作量;不在圖書館大聲喧嘩,影響別人看書;不在休息區打電話,影響別人休息;不要不守交通規則,給其他行路者添堵……
懂得為他人著想,就體現在這些細節裡面,能夠從細微之處體貼別人,就是最好的修養。
我們每個女人都應該經常拾掇自己,穿得體的衣服,展現優雅的舉止,還要多讀書,勤修心,做一個精緻優雅的女人。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跨過少女時期的青春靚麗,得體地走進中青年的遲暮,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依然散發出濃郁而又深情,誘人而又溫暖的魅力。
9.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是一位琵琶技藝高超,曾供人享樂又被人遺棄,只能輾轉江湖的下層社會的婦女。
「供人享樂」可去掉。琵琶女原是一個樂妓,屬於歌妓的一種。 她經歷了滄桑, 脫去了浮華,變成了一個莊重、愁苦的中年婦女。
個人意見:「琵琶女是琵琶演奏技藝精湛卓絕,有著悲涼身世,令人心酸的被污辱、被損害的封建社會下層婦女形象。」
她們在政治上、社會上受到種種歧視。
10. 琵琶女的故事
琵琶女原是一個樂妓,屬於歌妓的一種。古代的歌妓都隸屬於"娼籍",無論是教坊的歌妓,還是民間的歌妓,在本質上都是奴隸,不是自由人。她們在政治上、社會上受到種種歧視。
一、琵琶女簡介
樂天居士白居易在其被貶到潯陽城(今九江市)時,一日宴別好友,巧遇一位極善琵琶的女子,可曾想白居易與此女子可謂同病相憐,一是白居易被貶至潯陽,而琵琶女身世飄零,於是在《琵琶行》白居易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極致惆悵感慨,為後人所引用。
而琵琶行里所提到的這個琵琶女,琵琶技藝超群,而且此女年少時是何等的國色天香「曲罷曾叫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但是最終美人遲暮,人老珠黃卻不得不流落碧野。
二、《琵琶行》的背景
《琵琶行》作於白居易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著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鬱悲凄之情。在這里,詩人把一個琵琶女視為自己的風塵知己,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為一體,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尋常的感染力。
《琵琶行》賞析
首句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時間(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紹;而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已曲曲傳出。
白居易在京城第一次見到琵琶女,一見就愛上琵琶女,偶然的一次相見使得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互相都覺得是知音相見恨晚。白居易時任翰林學士仕途蒸蒸日上,琵琶女年輕貌美申通音律,一個文學泰斗,一個音樂奇葩,以音譯文,以文解音。
真是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以至於二人相約在過些時日就走到一起。這時白居易的母親去世了,他因母喪居家,與琵琶女暫別,臨別時二人相約時間重逢時再續舊情。服滿,應詔回京任職。
本想這次回來和琵琶女重溫舊情,不想因率先上書請急捕刺殺武元衡兇手,被貶江州司馬。琵琶女苦等多年,本以為苦盡甘來,可遲遲不見迴音,琵琶女身邊的人總是對她吹風「一個翰林學士」怎會真的娶你。琵琶女誤以為白居易對自己不過是逢場作戲,和那些富家子弟一樣。
恨自己太傻相信他的謊言,為了等他虛度了年華,家裡的親人不是死了就是參軍走了只剩下她一個人了,在愛恨交加沒有辦法時隨便把自己嫁給了一個商人。
沒成想琵琶女也來到潯陽江,商人總是做買賣外出,留下她一人一船。晚上做夢時夢到當年和白居易一起以音譯文,以文解音時的場景,好像又回到從前,夢里還以為是真的,醒來發現時夢,黯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