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國文學名著中有哪些著名女性角色比如
《戰爭與和平》里的瑪麗婭·保爾康斯基,《巴黎聖母院》里的埃斯梅拉達,《呼嘯山莊》里的卡瑟琳·歐肖,《大衛·科波菲爾》里的艾妮斯,《紅與黑》里的瑪特爾。
1、瑪麗婭·保爾康斯基
瑪麗婭·保爾康斯基,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中的重要人物,作者塑造了瑪麗婭充滿愛的形象。
在她的內心,被強烈的愛包圍著,唯有相信上帝的人,心中才能對愛的本質有真切的體會。這種愛是發自內心的,就像自己愛上帝一樣來愛別人。
老保爾康斯基公爵的女兒瑪麗婭是整篇小說中宗教性性格最為突出的人物。她有兩大癖好:一個是侄兒尼古拉,另一個就是宗教信仰。她並不漂亮,甚至還有些醜陋。
每天都會在神像面前祈禱,並且經常接待那些雲游四方的教徒,願意去傾聽他們的故事,分享他們的心得。她熱愛自己的家庭,親人甚至陌生人,甘願為他們犧牲自己的幸福。
2、埃斯梅拉達
埃斯梅拉達,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中的重要人物,埃斯梅拉達是雨果筆下集真、善、美於一體的完美的藝術形象。
她在小時候被吉普寨人從妓女母親的呵護下偷走,流浪街頭以賣藝為生,雖然飽嘗人世的艱辛與苦難,但是卻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純真、樂於助人的心。
埃斯梅拉達美麗善良,當乞丐國王要絞死格蘭瓜爾時,她承諾要與格蘭瓜爾結婚救下了他的命;當卡西莫多接受刑法口渴難耐時,只有她站出來以德報怨為他送水。
她又是勇敢執著的,當克洛德威脅她,只要接受他的愛就能夠獲得自由時,她斬釘截鐵地拒絕了;當菲比斯不顧她的安危死活時,卻依然痴心執著的愛著他。
作者在埃斯梅拉達的身上寄託了理想和希望,但是宗教貴族和黑暗勢力是不可能允許美好事物的存在的。
3、卡瑟琳·歐肖
卡瑟琳·歐肖,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呼嘯山莊》中的重要人物,卡瑟琳·歐肖是一個復雜的人物。她時而友愛,時而狂暴,時而溫柔,時而激動,時而深情款款,時而任性率性。
她叫父親深感絕望,因為不能理解她,他便說沒法愛她。她的哥哥亨德萊覺得他被希斯克利夫剝奪得一無所有,卡瑟琳卻在這個黑小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狂野本性的反映。
她與他一起在荒野上玩耍,那裡是他們的天然棲息之地,他們迷戀著鄉間景色的粗獷美。但是卡瑟琳有一個致命的弱點。
她發覺自己無法抗拒畫眉田莊的優雅生活的吸引,經過山莊的暴風雨後那座可愛的清新的老宅是那樣的安詳。
就這樣,她被引得背棄了自己心知肚明的真正本性——這種本性與希斯克利夫是一體的——只為那塵世的浮華的緣故。
粗俗的希斯克利夫社會地位比她低,所以她決定嫁給埃德加,正是這個決定促成了小說的悲劇。在第十五章她與希斯克利夫重聚的動人場面中,她承認了這個事實。
4、艾妮斯
艾妮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中的女主人公,艾妮斯無論從容貌、品德、學識、思想,她幾乎都無可挑剔。
她美麗端莊,大方得體,溫柔善良,恬靜穩重,體貼周到,有敏銳的洞察力,堅強的性格和意志,寬容博愛的心腸,她是大衛的精神依託,美麗天使,任何人都會為有這樣一個知心朋友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艾妮斯從小就是父親的管家和精神慰藉,由於對父親的愛,她過早的成熟,並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為了父親她不得不討好希普這個卑鄙小人,但是她是決不會屈服於希普的,不會讓希普的險惡目的得逞的。
艾妮斯雖然沒有過多和斯蒂福接觸,但卻能從一件件小事中判斷出他在大衛身邊的危險,她的洞察力是敏銳的,與大衛對斯蒂福感性的崇拜相比,艾妮斯是理智的。
艾妮斯對大衛的愛是深沉的長久的,她一直在默默地愛著大衛,只不過大衛反映遲鈍,而且對愛情的追求是盲目的。「強扭的瓜不甜。」「夫妻之間沒有比志趣不合更大的分歧了。」
斯特朗太太的這句話在大衛心中掀起了波瀾。在朵拉死後,在經歷了許多的困難之後,在海外歷練數年之後,大衛終於明白了他對艾妮斯的愛,他們結婚了。無論在事業上、生活上,艾妮斯都是大衛理想的伴侶。
5、瑪特爾
瑪特爾,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長篇小說《紅與黑》中的重要角色,瑪特爾小姐有著高貴的社會地位,性格上單純、熱烈、反叛。瑪特爾對生活的追求更多地表現出執著和義無返顧。
她的壓力不是來自已的偷情,而是社會地位的懸殊。盡管於連出身低微,但她喜歡於連的傲慢,平民青年的才幹、機敏、野心,以及他身上流露出的不可抑制的丹東精神,搗毀了瑪特爾小姐的傲慢心理。
瑪特爾小姐久困於上流社會,名和利對她已沒有吸引力,於連的出現使她感到欣喜,她希望得到的是暢飲生活暢飲愛情。因此在她身上沒有有意的阿訣奉承,違心的溜須拍馬,在愛情追求過程中沒有恐懼和擔心,有的是興奮、熱情、快樂。
瑪特爾對生活愛情的追求和渴望是一個人人性的正常要求,無論是父母的反對還是教會的檢舉揭發信,都不能改變她的執著。
甚至願意拋棄自己的貴族地位、金錢,與於連私奔。瑪特爾以其特有的固執、傲慢堅持自己的追求。
⑵ 有一本外國文學名著,(長篇小說)叫牛(有兩個字)作者是女的
《牛虻》(The Gadfly)是愛爾蘭女作家艾捷爾·麗蓮·伏尼契寫的,出版於1897年,歌頌義大利革命黨人牛虻的小說。他參與了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斗爭,最後為之獻出了生命。小說涉及了斗爭、信仰、犧牲這些色彩濃重的主題。蘇聯的著名文學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年近衛軍》、《卓婭和舒拉的故事》都提到了伏尼契的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牛虻。1953年7月,由李俍民翻譯的《牛虻》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感染了無數的年輕讀者,革命者牛虻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文學形象之一。
⑶ 歐美文學史上第一位寫長篇小說的女作家
——1813年,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出版長篇小說《傲慢與偏見》。
——1818年,英國女作家瑪麗·雪萊,創作長篇小說《弗蘭肯斯坦》。
——1847年,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出版長篇小說《簡·愛》。
——1868年,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出版長篇小說《小婦人》。
***********************************************************************
此外,
1001年至1008年間,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創作長篇小說《源氏物語》。
1678年,法國女作家拉法耶特夫人,創作中篇小說《克萊芙王妃》。
十七世紀,英國女作家阿芙拉·貝恩,創作的《奧魯諾可》被稱為英國第一部小說。
英國女作家德拉瑞維爾·曼蕾的《瑞維拉歷險記》,開創女性自傳體小說先河。
⑷ 美國女作家斯泰因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斯泰因的主要作品有描寫兩個女僕和一個黑白混血女人的不幸一生的小說《三個女人的一生》、取材自己家庭史的《美國人的成長》和自傳性小說《愛麗絲·B·托克拉斯自傳》等,這些作品在藝術形式上勇於創新,如模仿兒童的簡樸重復的語言形成一種稚拙的文體,吸收電影的特點,用重復的而又有細微差別的語言表現一種流動的景象等,對海明威、菲茨傑拉爾德等都有影響。
美國作家斯泰因的肖像畫
⑸ 18世紀法國的女作家喬治·桑主要有哪些代表作品
女作家喬治·桑(1802-1876)從創作婦女問題小說到社會問題小說,再發展到寫田園小說。《康素愛蘿》(1842-1843)在18世紀歐洲黑暗醜陋的現實背景中,塑造了一個不慕虛榮、不畏強暴的女歌唱家形象。《安吉堡的磨》(1845年)反映了作者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魔沼》(1846年)是作家最成功的田園小說,贊美了生活在充滿詩情畫意的農村田園生活里的善良質朴的農民。
⑹ 外國有個女作家寫的一本書,叫做什麼三部曲
是不是《勞倫斯之女克里斯丁》三部曲——挪威女作家西格麗德•溫賽特。
長篇女性情感小說,以女主角的視角敘述了鄉村農莊主之女克里斯丁的一生,從而展開一部錯綜復雜的家族史。通過女主角對愛情的勇敢追求,對孩子的愛,與丈夫的愛恨情仇,個人情感與宗教間的矛盾掙扎,表現了女性情感的復雜、敏感;同時展現了挪威鄉村人文風情。
西格麗德·溫塞特(Sigrid Undset,1882-1949)挪威女作家。生於丹麥凱隆堡。母親是丹麥人,父親是著名考古學家。由於家庭影響,她從小就對歷史,特別是挪威的中世紀史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她11歲喪父,曾在商業黨校念過書。從16歲起在一家商行任職,接觸到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為以後的寫作積累了素材。
1907年,她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瑪爾塔·埃烏里夫人》,這部日記體的愛情小說表現了愛情同家庭日常生活之間的矛盾。接著又發表了長篇小說《幸福的年紀》、《維加·里奧特與維格基斯》、《珍妮》、《春》和一些短篇小說。其中《珍妮》是一部心理小說,描繪一個少女在夢想獲得一對父子的愛情時的復雜心理和悲劇性結局,文筆生動,描寫細膩。這部作品確定了她在北歐文學中的地位。
1920年1922年,她陸續發表了三部曲《勞倫斯之女克里斯丁》,達到創作的頂峰。小說以14世紀上半葉為時代背景,再現了中世紀的歷史,同時生動地描述女主人公克里斯丁追求愛情、追求幸福的一生及其悲劇結局。接著她又寫成四卷本歷史小說《埃烏頓之子奧拉甫》,小說以13世紀末的歷史為背景,和前一部小說有共同的特點,但宗教問題頗為突出,反映出作者對宗教問題的關注。瑞典學院高度評價《勞倫斯之女克里斯丁》,「主要是由於她對中世紀北國生活之有力描繪」,192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三位挪威作家之一。
1924年,溫塞特皈依天主教,在1929至1930年發表小說《吉姆納德尼亞》和《燃燒的灌木叢》,反映了女作家在宗教上的探求。30年代,溫塞特寫作的興趣又轉到婚姻題材,並更深入地從心理學和倫理學角度刻畫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法西斯入侵挪威期間,溫塞特流亡到瑞典,後來又到美國,在那裡講學和寫作,積極參加反法西斯活動。1945年歸國,1949年在挪威的利勒哈梅爾去世。
⑺ 經典外國女性小說有哪些
《愛瑪》、《覺醒》、《到燈塔去》、《蝴蝶夢》、《閣樓上的瘋女人》、《斯佳麗》,等等,等等。
⑻ 國外寫出過名著小說的女性作家都有誰。都有哪些作品
瑪格麗特·杜拉斯 代表作有《廣島之戀》《情人》
簡·奧斯汀 代表作有《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愛瑪》《勸導》
弗吉尼亞·伍爾芙 代表作有《牆上的斑點》、《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雅各的房間》
夏洛蒂·勃朗特 《簡·愛》
艾米莉·勃朗特 《呼嘯山莊》
安妮·勃朗特 《艾格尼絲·格雷》
哈麗葉特·比切·斯托 《湯姆叔叔的小屋》
瑪格麗特·米切爾 《飄》
阿加莎·克里斯蒂 英國著名女偵探小說家、劇作家,三大推理文學宗師之一。代表作品有《東方快車謀殺案》和《尼羅河謀殺案》
拉格洛芙 短篇小說集《無形的鎖鏈》、《昆加哈拉的王後們》、長篇小說《偽基督的奇跡》
海倫·凱勒 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牛虻》
紫式部 《源氏物語》
喬治·桑 《安蒂亞娜》
賽珍珠 《大地》
⑼ 女生十部必看經典小說
女生十部必看經典小說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為您整理的女生十部必看經典小說,希望您喜歡!
女生十部必看經典小說
01《穆斯林的葬禮》
簡介:這本書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齋的沉浮為主線,穿插了三代人不同的命運,其中以第二代韓子奇和第三代韓新月的愛情悲劇為主。
在二戰期間,韓子奇和梁冰玉困守英國,梁冰玉不幸失去了戀人,轉而向自己的姐夫尋求安慰,戰爭一打就是幾年,當戰火停下來,倆人的感情已經逾越道德,並有了一個私生女韓新月。梁冰玉不能回去面對姐姐,只能遠走高飛,誰知道女兒長大後也同樣遭遇了愛情悲劇,愛上自己年輕英俊的老師,最後卻因病死去。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看點就是將人物的情感和時代的巨輪結合了起來,既是愛情的史詩,也是時代的鏡子,同時還講述了人性的掙扎。
經典台詞:
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享受了作為一個人的權利,死而無憾,永遠也不後悔!無論遭受什麼樣的冷眼、詛咒,承擔什麼樣的罪名,也不後悔!因為天地之間有一個人理解我、愛著我!我滿足了……
02《邊城》
簡介:這是沈從文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描寫愛情的經典,說它是經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它還原了愛情的純粹簡單。儺送和翠翠的一見鍾情後,儺送痴心不改,翠翠後知後覺,但無論如何,他們在心中默默惦念著彼此,並且這一惦念,就是一生。
我最喜歡的是大佬為了表示對翠翠的愛慕,對二佬儺送說自己可以放棄一座碾坊,只為陪翠翠撐船,做一個擺渡人,但是儺送面不改色的說了一句:
“大佬,你信不信這女子已經有了心上人了?”
這種自信,就是愛情。雖然故事的最後並不圓滿,儺送走了,翠翠日夜守在河邊等候,但正如作者所說,他也許永遠不會回來,他也許明天回來。愛情,是流年裡的運氣。
經典台詞:
水是各處可流的,火是各處可燒的,月是各處可照的,愛情是各處可到的。
0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簡介:這篇小說是米蘭昆德拉的代表之一,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它不僅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還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回”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其中特麗莎代表著愛情和忠誠,托馬斯代表著分裂,薩麗娜代表著背叛,最好看的地方就是托馬斯內心的矛盾與掙扎,他愛著特麗莎,卻不能保持對她的忠誠,不斷遊走於以薩麗娜為代表的眾多情婦之間,這種靈與肉的分離,也讓特麗莎痛苦萬分。
最後倆人死於一場車禍,結束了這無盡的愛欲和折磨,也正如作者所言:
“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輕如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
經典台詞:
跟一個女人做愛和跟一個女人睡覺,是兩種截然不同,甚至是幾乎對立的感情。愛情並不是通過做愛的慾望(這可以是對無數女人的欲求)體現的,而是通過和她共眠的慾望(這只能是對一個女人的欲求)而體現出來的。
04《情人》
介:法國女作家的杜拉斯的代表作,被拍成了電影,男主角是梁家輝演的,故事發生在當時的法屬殖民地越南,一個舊中國的紈絝子弟和一個法國少女的跨國之戀,最後一個另娶他人,一個遠走他鄉。半個世紀後他帶著妻子去法國,給她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他愛她,一直都愛她,他愛她直到他死去。
經典開頭: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里,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那時侯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的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05《飄》
簡介:《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作品,小說以亞特蘭大以及附近的一個種植園為故事場景,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以斯嘉麗、瑞德、艾希禮、梅蘭妮等人愛情糾葛為線索,成功地再現了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美國南方地區的社會生活。
讀這本小說,你會驚訝與斯嘉麗的美麗與勇氣,她苦苦愛著艾希禮,艾希禮卻與梅蘭妮結尾夫婦,在這種情況下,她一面隱藏自己的愛情,一面在戰火里替他們苦苦謀生。
如果說斯嘉麗對艾希禮的愛是一個天真少女的幻想,那麼瑞德對斯嘉麗的愛就是一個成熟男人的擔當,故事的最後,斯嘉麗終於發現了自己對瑞德的愛,但瑞德已經決定遠走他鄉。
挽留無果,斯嘉麗說出來她的經典名言: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所以,這本書不只是講時代講愛情,它還是一部女性心靈的成長史。
經典台詞:
我一直照料你,寵愛你,你要什麼我都給你。我想和你結婚,以保護你,讓你處處自由,事事稱心——就像後來我對美藍那樣。因為你曾經經歷過一番拼搏,斯佳麗。沒有誰比我更清楚地知道你曾受過怎樣的磨難,所以我希望你能停止戰斗,讓我替你戰斗下去。我想讓你好好的玩耍,像個孩子似的好好玩耍—因為你確實是個孩子,一個受過驚嚇但仍然勇敢而倔強的孩子。
06《了不起的蓋茨比》
簡介: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是,黛茜婚禮當天,酩酊大醉的躺在浴缸里,珍珠項鏈被扯斷了,手裡還拿著窮小子蓋茨比寫給她的浸濕了的情書。
所以,看過電影的都知道,這本書描寫了金錢和愛情的較量,雖然是在抨擊,但是語言極其優美,其中關於那個時代的服飾美食以及裝飾的描寫有著巨大的審美價值。
經典台詞:
如果打算愛一個人,你要想清楚,是否願意為了他,放棄如上帝般自由的心靈,從此心甘情願有了羈絆。
07《伊豆的舞女》
簡介:日本文學大師川端康成的代表作,描寫了一個具有孤兒氣質的孤苦少年肚子旅行,碰到一群賣藝人的故事,少年隊其中一個小舞女產生了朦朧的愛慕之情,但是隨著旅行的結束,他們也不得不分開。
這本書的愛情意味跟《邊城》很像,沒有轟轟烈烈的告白,只有若有若無的情愫,但最打動人的也是這個,就像所有人的初戀。
經典台詞:
當我擁有你,無論是在百貨公司買領帶,還是在廚房收拾一尾魚,我都覺得幸福。愛像一股暖流滋潤著我。當我失去你,即便面對鳥語花香我也興味索然。一切顯得落寞,虛空。善於感知的心變得遲鈍,甚至無法捕捉自己的靈魂。失去了戀人是悲傷的,更讓人難過的是迷失了一顆心。
08《挪威的森林》
簡介:《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渡邊和直子以及木月是很多的朋友,直子是木月的戀人,後來木月自殺。一年後,渡邊在東京遇見了直子,倆人展開了交往並發生了關系,期間直子告訴渡邊自己對親密接觸一直有障礙,並且天亮後直子不知去向。
後來,渡邊得知直子在一家精神療養院修養,他表示會一直等直子康復。而沒過多久,渡邊就認識了綠子,與直子的病態抑鬱不同,綠子很活潑,並且對自己很有好感。在渡邊糾結於直子與綠子之間的時候,傳來噩耗,直子也自殺了。最後,渡邊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
關於本書在全球持續熱銷,原因只有一個,作者講出了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的迷失感以及辛苦的自我救贖,書中,木月迷失了,綠子迷失了,直子迷失了,連睡過一百個姑娘的把妹達人永澤也在情慾中迷失了,渡邊也在直子和綠子中迷失,最後走向救贖之路。
我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的主角是你也是我,最喜歡的台詞是永澤對渡邊說的一句話:
“永遠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懦夫的行徑。”
08《傲慢與偏見》
簡介:簡.奧斯汀的代表作,這本書講述了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紳之女伊麗莎白·班內特五姐妹的愛情與擇偶的故事。每一對戀人都代表了一種愛情觀,其中又以伊麗莎白和達西先生的最動人。
富家子弟達西在認識不久就愛上了美麗的伊麗莎白,並且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勇敢地向她求婚,但是伊麗莎白因為他的傲慢拒絕了他。其實達西的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但是對於伊麗莎白來講,只要存在這種傲慢,他和達西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和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但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漸漸地,伊麗莎白發現並親眼看到了同樣善良的達西在為人處世和一系列所作所為上有了質的改變。特別是他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完全不見了蹤影,於是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也逐漸消失,一段美滿的姻緣也就此最終成就。
經典語錄:
大凡家境不好而又受過相當教育的青年女子,總是把結婚當作僅有的一條體面的退路. 盡管結婚並不一定會叫人幸福,但總算給她自己安排了一個最可靠的儲藏室,日後可以不致挨凍受餓。
10《安娜卡列尼娜》
簡介:作者在開篇就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主人公安娜是一個貴族婦女,不滿與丈夫的虛偽無趣,渴望尋找自己的愛情,為此她不惜拋夫棄子,與情人沃倫斯基同居,但是沃倫斯基為了自己的前途拋棄了安娜,安娜有家回不得,上流社會也永遠的而拒絕了她,最後萬般走投無路,卧軌自殺。
作者曾表示對安娜的感情十分復雜,一開始想批判安娜,最後卻對她產生了悲憫和同情。小說中,安娜的悲劇在於追求驚精神自我的實現,最後卻只能隨慾望漂流,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
經典台詞:
我認為不純潔的愛就不是愛,欣賞別人的妻子是一件好事,但為了自己的的情慾沉迷就是貪婪,一種貪食,和不正當的使用一些神聖的東西,這東西被賜予我們好讓我們能選擇一個人一起滿足我們的人性,否則,我們不如做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