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小說 > 三國美女銅雀台的小說

三國美女銅雀台的小說

發布時間:2022-10-07 05:37:41

㈠ 三國銅雀台曹丕作品

曹丕 《臨高台》:
臨台行高。
高以軒。
下有水。
清且寒。
中有黃鵠往且翻。
行為臣。
當盡忠。
願令皇帝陛下三千歲。
宜居此宮。
鵠欲南遊。
雌不能隨。
我欲躬銜汝。
口噤不能開。
我欲負之。
毛衣摧頹。
五里一顧。
六里徘徊。

㈡ 三國中的十大美女里,貂蟬的命好嗎

三國亂世,猛將如雨,美人如雲,在金戈鐵馬聲中,也要有銷魂紅粉來搭配,那麼三國時期都有哪些絕世美女呢?為何貂蟬只能屈居第二呢?

TOP、10 黃月英

甄宓,原本是袁紹的兒媳婦,是袁熙的妻子,在袁紹兵敗之後,曹丕闖入袁紹家,發現了甄宓,後來曹操見後,暗自悔恨不已,以曹操的個性,恨不得天下美女都是他的,可惜被自己兒子搶了先,只能捏著鼻子認了甄宓做兒媳婦。

不過曹丕也應該了解曹操的個性,估計家裡有個仙女一般媳婦,和一個對女色如飢似渴不顧一切的父親,一定是像防賊一樣防著,挺累的。

㈢ 三國美女大喬小喬 真的被曹操關進了銅雀台么

沒有,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曾智激周瑜,用奉獻大小喬來換取曹操退兵來激怒周瑜,從而達到孫劉聯盟抗擊曹操的目的。

在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孔明用智激周瑜時,篡改了曹植的《銅雀台賦》,將「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改成了「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眾所周知,二喬,即大喬、小喬,分別是孫策、周瑜的妻子。孔明為了促使周瑜聯合起來抗擊曹操,特用激將法來激怒周瑜,使周瑜聽孔明背誦完修改版《銅雀台賦》後,果然馬上被激怒,離座指北而罵曰:「老賊欺吾太甚!」並當即表示:「吾承伯符寄託,安有屈身降操之理?適來所言,故相試耳。

吾自離鄱陽湖,便有北伐之心,雖刀斧加頭,不易其志也!望孔明助一臂之力,同破曹賊。」於是,孔明的激將法湊效了。

當然,羅貫中的這段記載,也不是沒有根據的。早在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在《赤壁》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可見,完全可以推測,羅貫中在描寫這一段時,多少受了這句詩的啟發吧。

(3)三國美女銅雀台的小說擴展閱讀

從演義和民間說法中,赤壁之戰確與二喬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其實並不符合真實歷史。曹操營建銅雀台已經是建安十五年(公元210)的事情,這時,赤壁之戰早已結束,也就不會有這些事情的發生。

另外,在《三國志·曹植傳》中記載:「當時鄴城的銅雀台新落成,曹操率領諸子登台,命他們各自寫一篇賦。曹植提筆即成,文辭可觀,曹操甚為驚異和喜歡。」不過,曹操諸子所作的賦均已失傳,而後來傳世的《登台賦》是在212年完成的,於是得知,諸葛亮智激周瑜這件事完全是小說家杜撰的事情,與歷史事實並不相符。

而諸葛亮所說的《銅雀台賦》,因為在208年的時候,銅雀台尚未開始建造,就更不可能有《銅雀台賦》這樣的文章了。因此,曹操興建銅雀台,發動赤壁之戰,絕非因為要將東吳二喬收於帳下才發動的;而是出於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

唐代詩人杜牧有一句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意思是說,如果周瑜不能在赤壁打敗曹操,大喬和小喬兩位美女就要被曹操擄走鎖在銅雀台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銅雀台

㈣ 三國曹操的《銅雀賦》全文

《 銅雀賦》即《銅雀台賦》,是三國時期曹植在鄴城銅雀台落成時所作,為漢賦中的經典作品,文辭華美。當時銅雀台建成後曹操召集文武在台前舉行比武大會,又命自己的幾個兒子登台作賦。其中曹植下筆成章,做出這部作品。

建安十五年,曹操擊敗袁紹及其三子,並北征烏桓,平定北方。於是在鄴建都,於漳河畔大興土木修建銅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遠,中間各架飛橋相連。然後曹植做出這部作品。
曹操聽後大為贊賞,封其為平原侯,並勉勵說:「吾昔為頓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當時所行,無愧於今。今汝已長成,可不勉哉!」

《三國志·魏書十九·任城陳蕭王傳》裴松之注收錄的《銅雀台賦》:
從明後而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天雲垣其既立兮,家願得而獲逞。
揚仁化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暉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年壽於東王。

廣為流傳的另一個版本:
從明後以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天雲垣其既立兮,家願得而獲逞。
揚仁化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暉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御龍旗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中的《銅雀台賦》:
從明後以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
《銅雀台賦》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雲天亘其既立兮,家願得乎雙逞。
揚仁化於宇宙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輝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
御龍旗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跟《三國志》中的《銅雀台賦》相比,《三國演義》中的《銅雀台賦》有很多內容為後人自行添加,如「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㈤ 三國演義中《銅雀台賦》原文

從明後以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雲天亘其既立兮,家願得乎雙逞。 揚仁化於宇宙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輝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 御龍旗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跟隨丞相,游春觀景,登上了銅雀台,歡娛之情油然而生。仰臉望
天,天空顯得無比開闊,低頭看地,地上記載著丞相的偉績。這真是個雄偉而高大
的建築,兩邊的高台好似漂浮在太空。美麗的飛閣高接雲天,遠遠地連著西城。在
這里,可以看到漳河之水曲曲彎彎,可以看到座座花園鬱郁青青,當我們沐浴在和
暖的春風里,還可以聽到百鳥齊鳴……

㈥ 貂蟬在三國十大美女的排行榜上能排第幾位

暫且來一個排行榜,入列的都是能有比較細的記載的,但是有些美女不入列是因為描繪太簡略,如孫權最寵愛的步夫人,還有劉備前期的老婆糜夫人和甘夫人等,應該都是大美女,可惜不能入榜,不好定位。

第一位,貂蟬

吳氏,吳懿的妹妹,先是嫁給了劉璋的兒子,後來劉備入蜀後,吳懿又把妹妹嫁給了劉備,最後,劉備稱帝後,吳氏被封為皇後,劉備後宮美女那麼多,偏偏選一個寡婦做皇後,和曹丕有的一比的,差別也不過是一個是搶的,一個是送的。

從這也能見識吳氏的美貌了,不過歷史記載的太少,遠不及孫尚香的出場機會多。

㈦ 三國演義中女人的名字

1、貂蟬

貂蟬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2、孫尚香

孫夫人,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東漢末年討虜將軍孫權之妹,曾為左將軍劉備之妻。《三國志》稱之為孫夫人。 為鞏固孫劉聯盟,孫夫人嫁給劉備三年,後來大歸回吳,之後事跡不詳。史料並無生育記載。夾在兩國之間,有著與傳統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驁不馴的個性。孫夫人在許多小說,戲劇和影視里被不斷描繪。

3、小喬

小喬與姐姐大喬並稱「二喬」,是三國時期世人皆知的美女。《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敘曹操平定遼東後,心情 大暢,欲建銅雀台以娛晚年。少子曹植進言:「若建層台,必立三座。」中間名銅雀,左為玉龍,右為金鳳。「更作兩條飛橋,橫空而上,乃為壯觀。」

曹操喜,留曹植、曹丕在鄴郡建台。這是建台之緣起,與周瑜、小喬一字無關。第四十二回敘曹操得荊州後,欲領兵百萬南下,約孫權「共擒」劉備。一時孫吳主戰、主和,沸沸揚揚,難以主張。第四十三回敘:經魯肅與劉備、諸葛亮的合謀,孔明願隨魯肅赴柴桑(故城在江西九江縣西南二十里)親見孫權,以陳利害,堅定孫權聯合抗曹。

4、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賢王擄走,嫁給匈奴人,並生育了兩個孩子。

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 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隋書·經籍志》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經失傳。現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跡並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為流傳。

5、大喬

大橋(?-200年?),廬江郡皖縣人(今安徽安慶潛山),中國東漢末的女性,系喬公之女、孫策之妾、小橋之姊。

在中國長篇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稱大喬。與其妹小喬並稱為「江東二喬」,傳說為絕世美女。

㈧ 網游三國小說中主角有銅雀台的是哪本書里的有收了大小喬的、、、、

《三國志·魏書十九·任城陳蕭王傳》中收錄的《銅雀台賦》: 從明後而...那甄姬就可能成為曹丕的後媽了. 所以三國演義里說曹操喜歡大小喬是可信的,...

㈨ 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創作背景

今邯鄲市管轄的臨漳城西17公里處,在古鄴城遺址內,有一座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層樓,離地共27丈的古代台式建築,這便是馳名中外的銅雀台。台上樓宇連闕,飛閣重檐,雕梁畫棟,氣勢恢宏。銅雀台為曹孟德所建。
傳說喬公的兩個女兒大喬和小喬,才德兼備,容貌美麗,遠在洛陽的曹操和曹植父子都聽說了江東二喬的美名,羨慕不已。孫策、周瑜攻取皖城之後,就得到二喬了。「赤壁之戰」正是曹操為了要奪取二喬而展開的一場重大戰役。可沒想到孫、劉聯軍藉助風勢,動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萬兵馬,東吳和劉備的軍隊乘勝追擊,直到南郡,公元208年曹操率殘部北歸鄴城。曹操耿耿於懷,「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二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憾!」二年後即建安十五年(210年)銅雀台建成,曹操既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又是開一代文風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多情男子。
金屋藏嬌的願望一直困惑著曹孟德,赤壁大敗後,曹操採取一些措施,穩定內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賢令》,把人才收羅到自己身邊,對美貌才女二喬也尤為思念。
曹阿瞞行伍出身,不想卻生個文人情結,不僅雅好詩文,開「建安文風」,而且還是個性情中人。其南望江南,既有一統之意,更有「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之心。但相終沒能在銅雀台上與二喬對飲。
遠遠的望去,「煙波彰河使人愁」啊。銅雀台是寂寞的,曹操在銅雀台上留下了《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感嘆。「青青子衿,幽幽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當然,羅貫中的這斷記載,也不是沒有根據的。我們完全可以推測,羅貫中在描寫這一段時,多少受了這句詩的啟發吧。在新版的《三國》中也證實了這一點,新版《三國》曹植在做此賦之前周瑜就已經死了,高希希導演把握的很准確,所以更加證實了孔明篡改《銅雀台賦》只是推測而已。
銅雀台後來成為一大批文學家吟詩作賦的場所,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劉楨、陳琳、徐幹、蔡文姬、邯鄲淳等,他們聚集在銅雀台,用自己的筆直抒胸襟,慷慨任氣,抒發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也抒發對美女感情的渴望;閔時悼亂,也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群眾的悲慘生活,掀起了我國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曾經一時,在銅雀台上創作的詩詞歌賦不計其數。
《銅雀台賦》是三國時期曹植在鄴城銅雀台落成時所作,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中的《銅雀台賦》:
從明後以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雲天亘其既立兮,家願得乎雙逞。
揚仁化於宇宙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
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輝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
御龍旗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跟《三國志》中的《銅雀台賦》相比,《三國演義》中的《銅雀台賦》有很多內容不盡相同,如「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等。
歷來傳說因銅雀台樓頂鑄有大銅雀而得名,其實,銅雀台上並沒有安裝銅雀。建安文人,包括曹氏父子,在詩文中沒有一個字提到過銅雀台上有銅雀。西晉左思的《魏都賦》,鋪陳了鄴城的山川、物產、宮苑、市裡,在述及三台時,僅以「三台列峙以崢嶸」一句話帶過。記載鄴城最為詳細的現存古藉是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在介紹三台時僅說:「中曰銅雀台,高十丈,有屋百一間」,也沒有說銅雀台上有銅雀;銅雀這名字應該是曹操起的,其含義迄今未解。
曹操《短歌行》是在赤壁之戰慘敗後寫的:
青青子衿,幽幽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唐·李商隱《無題》詩中的「東風」有人認為是暗喻杜牧《赤壁》中的「東風」,本人認為是牽強之說。但男女之情、英雄美女之情躍然紙上。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赤壁之戰,是對三國鼎立的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
在赤壁戰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戰勝了數量上遠遠超過己方的敵人,而其能用火攻則是因為在決戰的時刻,恰好颳起了強勁的東風,所以杜牧《赤壁》中評論這次戰爭成敗的原因,只選擇當時的勝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勝的因素—東風來寫,而且因為這次勝利的關鍵,最後不能不歸到東風,所以又將東風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並不從正面來描摹東風如何幫助周郎取得了勝利。
杜牧《赤壁》 :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後來的詩論家對於杜牧在這首詩中所發表的議論,也有一番議論。宋人許《彥周詩話》雲:「杜牧之作《赤壁》詩,……意謂赤壁不能縱火,為曹公奪二喬置之銅雀台上也。孫氏霸業,系此一戰。社稷存亡,生靈塗炭都不問,只恐被捉了二喬,可見措大不識好惡。」這一既淺薄而又粗暴的批評,曾經引起許多人的反對。如《四庫提要》雲:「(許)譏杜牧《赤壁》詩為不說社稷存亡,惟說二喬,不知大喬乃孫策婦,小喬為周瑜婦,二人入魏,即吳亡可知。此詩人不欲質言,故變其詞耳。」正因為這兩位女子,並不是平常的人物,而是屬於東吳統治階級中最高階層的貴婦人。大喬是東吳前國主孫策的夫人,當時國主孫權的親嫂,小喬則是正在帶領東吳全部水陸兵馬和曹操決一死戰的軍事統帥周瑜的夫人。她們雖與這次戰役並無關系,但她們的身分和地位,代表著東吳作為一個獨立政治實體的尊嚴。東吳不亡,她們決不可能歸於曹操;連她們都被孟德佔有,則東吳社稷和生靈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詩人用「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樣一句詩來描寫在「東風不與周郎便」的情況之下,曹操勝利後的驕恣和東吳失敗後的屈辱,正是極其有力的反跌,不獨以美人襯托英雄,與上句周郎互相輝映,顯得更有情致而已。
形象性的語言是形象思維的直接現實,杜牧在此詩里,通過「銅雀春深」這一富於形象性的詩句,即小見大,這正是他在藝術處理上獨特的成功之處。
杜牧有經邦濟世之才,通曉政治軍事,對當時中央與藩鎮、漢族與吐蕃的斗爭形勢,有相當清楚的了解,並曾經向朝廷提出過一些有益的建議。如果說,孟軻在戰國時代就已經知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則,而杜牧卻還把周瑜在赤壁戰役中的巨大勝利,完全歸之於偶然的東風,這是很難想像的。他之所以這樣地寫,恐怕用意還在於自負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鬱不平之氣。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廣武戰場時所發出的「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那種慨嘆在內,不過出語非常隱約,不容易看出來罷了。
其實,二喬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一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一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看法,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史書上沒有說。不過,從有關資料分析,至少可以肯定,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她嫁給孫策之後,孫策忙於開基創業,東征西討,席不暇暖,夫妻相聚之時甚少。僅僅過了一年,孫策就因被前吳郡太守許貢的家客刺成重傷。孫策生命垂危,回到吳國,使人尋請華佗醫治。不料華佗已往中原去了,只有徒弟在吳國。徒弟說:「箭頭有葯,毒已入骨,其瘡難治。」可憐孫策沒有死在激烈的戰場,而是死在一個窮途末路的人手中,年僅26歲。
大喬和小喬聞訊一起趕來,孫策先望著妻子,再看看小姨子。有人說,孫策每當他跟妻子在一起的時候,他覺得他是愛大喬的,但每次看見了小喬,他又覺得自從第一眼見到小喬,他便一直在愛著她。這種感覺在他臨死前分外強烈,到最後的一刻他還是沒有弄清楚。他在臨終前拉住小喬的手,對小喬說:「請妹妹轉致周郎,盡心輔佐吾弟,休負我平日相知之雅。」
孫策死時,周瑜守御巴丘,得到快報,星夜趕回來奔喪。當時,大喬充其量20出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凄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小喬的處境比姐姐好一些,她與周瑜恩愛相處了11年。在這11年中,周瑜作為東吳的統兵大將,江夏擊黃祖,赤壁破曹操,功勛赫赫,名揚天下;可惜年壽不永,在准備攻取益州時病死於巴丘。周瑜死的時候,小喬並不在他身邊。周瑜的遺體運回來的時候,太陽即將落山。小喬素服舉哀,她沒有看見丈夫的臉,只看到了金棺在夕陽下閃爍,映出晚霞的光芒,卻慢慢黯然失色。一代名將,才36歲,竟然就這樣死去了。
當時,小喬不過30歲,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見。周瑜留下二子一女,是否皆為小喬所生,史無明文,但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她終歸是這二子一女的嫡母。
從上述史料不難看出, 二喬確實是難得的才德兼備的美女,曹操沒有看錯她們的,也並非只圖美色。可以設想,假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她們姐妹的命運或許會更好些。試想英雄如曹操者,於橫掃天下勝利之後,擁江東二喬於銅雀台,弦歌艷舞,以享受纏綿之春色,當是何種得意氣概。
曹操虎視江南,其實也為二喬。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千古名句:「銅雀春深鎖二喬」讓我們可以從更高的層次觀察、思考著歷史,用一「鎖」字,重台密閣,更加重了藏嬌之意。
戰爭的勝負,的確需要百慮而無一失,有一失則足以毀百慮。試設想:若無東風助周郎,說不定戰爭的勝負就相反了。周瑜當時之用兵,並無必勝的把握,就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若無東風,則萬事皆成徒勞矣。要是這樣,三國的歷史必將改寫,而二喬的命運又是另番景象了。古今中外無數戰事是因一著不慎而導致滿盤皆輸的,這其實是極普遍的真理。
對這段歷史有了大概的了解後,銅雀台之深厚歷史積淀便浮現在我們眼前了。人們常習慣於對歷史人物以其成敗論英雄,所謂「興者為王,敗者為寇」,某些史書評論曹操為「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後漢書·許劭傳》,裴松之注引孫盛《異同雜語》作「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殊不知這個有血有肉的七尺男兒對文學、書法、音樂等都有深湛的修養,他還是個富人情味的多情男子。王安石贊曹操:「青山為浪入漳州,銅雀台西八九丘。螻蟻往還空壟畝,麒麟埋沒幾春秋。功名蓋世知誰是,氣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餘故物,魏公諸子分衣裘。」易中天《品三國》中說:「曹操的遺囑『分香賣履,留戀妾婦』體現出曹操的大氣與自負,就不談國家大事,不說豪言壯語,就說些小事,你們把我怎麼樣,你們說我是小人就是小人又怎樣,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才不在乎你們怎樣評價我呢。我就是這樣的人。」 盡管「銅雀春深鎖二喬」的願望未能得以實現,作為一代英雄,傾慕二喬才德美貌的行為也是無可非議的。
一次偶然機會,我得到一塊大紅袍石,當時大紅袍石和田黃同樣稱斤論兩來買賣,已面世者不過數百公斤。因此擁有大紅袍不能不說是緣分和福分。反復端詳,覺得這塊大紅袍石色澤紋理似波滔水渦翻滾騰躍,就著手為「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千古名句構思刻畫了,為這名句做個注釋罷!我把這作品叫做「銅雀春深鎖二喬」,又名「銅雀宮深深」,力圖以微畫雕方式為這段歷史增添些新意。

閱讀全文

與三國美女銅雀台的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424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217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888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995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748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728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721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017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465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674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990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555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501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031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175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130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822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884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021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