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找一個於姓的頭像,就是那種我姓於。。但是。。的那種。
我姓於,但是你喜歡馬
B. 姓中的「於」與「余」有什麼區別
姓中的「於」與「余」的區別:起源不同、遷徙傳播不同、始祖不同
一、起源不同
1、於:出自炎帝、黃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黃河流域播遷全國的姓氏。於姓最早出自姬姓,西周初年,西周姬姓周武王之子邘叔獲封於邘國(河南),後邘叔的子孫就以於為氏。
2、余:起源於姬姓,東周春秋時期秦國上卿由余之後。余字因古時讀音區別,故有多種不同的源流差異。余姓發源地據考起源於現陝西鳳翔一帶。
二、遷徙傳播不同
1、於:於姓最早期的繁衍播遷,是在今焦作沁陽北部一帶,這里是古邘國所在地,也是於姓的發祥地。 邘國滅亡後,於姓族人主要生活在今河南省境內,播遷也以河南境內為主,如方城、午湯、許昌、伏牛山等地。
2、余:余氏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陝西鳳翔至咸陽一帶,春秋時的秦國,建都於雍(今陝西省鳳翔東南),佔有今陝西中部和甘肅東南端,由余的後裔在春秋時應繁衍於這一帶。
三、始祖不同
1、於:邘叔。
2、余:姬由余。
C. 中國姓氏中的姓yu,有那幾個字
Yu [於、余、虞、俞、魚、喻、禹、郁、於、庾、蔚]
1、於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出自炎帝、黃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黃河流域播遷全國的姓氏。一般認為於姓最早出自姬姓,西周初年,西周姬姓周武王之子邘叔獲封於邘國(河南),後邘叔的子孫就以於為氏。 春秋戰國,邘叔有後裔遷山東郯城。魏晉南北朝時期,於姓真正走向全國。
2、余姓,主要起源於姬姓,東周春秋時期秦國上卿由余之後。中國百家姓氏之一,據2010年全國第6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大陸余姓人口約640餘萬(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另2016年公安部統計數據約有近700萬),約佔中國人口總數的0.41%,當年排名第41位。
人口分布主要以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浙江,江西等南方省份居多。余姓發源地據考起源於現陝西鳳翔一帶,可考據的得姓始祖以姬姓余氏為多。
3、虞姓,是一個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人口約三十八萬一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24%左右。
4、俞姓,為中國第119位常見姓。約佔全國人口的0.12%,約140萬人。約50.5%分布於浙江、江蘇2省(其中浙江省最多,約佔35.9%),30.6%分布於安徽、上海、江西、福建、山東等5省市。望出河東郡、河間郡、吳興郡、廬郡、江陵郡。
5、魚姓,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姓氏,主要出自子姓,得姓始祖是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襄公的庶兄子目夷(字子魚)。子魚的子孫有一支以先祖的字為姓,稱魚姓。
唐代亦有鮮卑族人改姓魚氏等。魚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35位。
6、喻姓,拼音Yù,是中華民族的古老姓氏之一,百家姓中排列第三十六位。早在唐、宋時期撰寫的百家姓氏一書中,喻姓就收入其中。據史書記載,喻姓起源於黃河流域。
7、禹(yǔ)姓,源於姒姓,出自夏朝開國君主大禹,屬於以先祖謚號為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7位。2013年全國人口普查禹姓排305位。
8、郁氏,在宋版百家姓一書中列為第一百八十一。現行較罕見姓氏。分布頗廣,今北京,天津武清,河北南宮、威縣、清河、尚義、景縣,山東昌樂、平邑、莒南、泰安、曲阜、臨沂、河東,內蒙古烏海,江西崇仁,廣東吳川,雲南隴川、江蘇無錫、安徽天長、瀘水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壯族有此姓。宋代有郁藻、郁繼善;明代有郁逢慶;又有郁文博,上海人,校勘家;清代有郁松年;又有郁禾,崑山人,經學家。
9、於(yū)(yù)姓,得姓始祖為於則。中國人的祖先早在距今5000年以前就已經懂得穿鞋子,當初發明和製作鞋子的人,就是現在於姓中國人的始祖於則。根據《世本》上記載,黃帝的臣子中有於則,開始發明和製作鞋子。於姓中國人的始祖於則被封於內鄉,有一個於村,與商地近,就是史記上的楚、商於地,後代以於為氏,望族出於廣陵、京兆。
於氏始祖於則最初封於內鄉,所在地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內。而根據《世本》的記載,這個家族的子孫主要繁衍於廣陵。望族居廣陵郡,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江都縣一帶。於氏後人尊於則為於姓的得姓始祖。
10、庾(Yǔ)姓源出有二,一出自顓頊高陽氏,以官名為氏。二亦出自以官名為氏,上古周朝時,管理糧倉的官員叫「庾廩」,因為世代以此官職而有功,被賜予庾姓,其後代亦以官名為姓,相傳姓庾。庾姓在兩漢時代形成了潁川和新野兩大郡望,而潁川庾姓最繁盛是當今庾姓中最大支派。
11、蔚(Yù)姓,屬於「以邑為氏」,起源於蔚州,祖宗公子翩。姓氏源流 關於蔚姓的起源,一共有兩種說法:出自姬姓 周宣帝時,鄭國公子翩被封於蔚邑(今山西省平遙縣和靈丘縣一帶),世稱蔚翩。蔚翩原為姬姓,他的後代子孫遂以其名命姓,稱為蔚姓,以邑為姓。據《姓氏考略》記載:「以邑為氏,蔚州,代地,周宣帝置,望出琅琊。或去草作尉。實則系出姬姓的鄭公子翩封邑於蔚,其後以邑為氏。」
D. 「於」這個姓氏有哪些歷史由來
邘叔,又名姬誕,乃周武王次子。武王滅商後,其被封於邘,建立邘國。此後,姬誕號稱邘叔,成為於姓的始祖。
於姓最早期的繁衍播遷,是在今焦作沁陽北部一帶,這里是古邘國所在地,也是於姓的發祥地。邘國滅亡後,於姓族人主要生活在今河南省境內,播遷也以河南境內為主,如方城、午湯、許昌、伏牛山等地。
當代,於姓的人口已達到642萬,為全國第三十九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8%。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遼寧、黑龍江、吉林、河北、河南六省,大約占於姓總人口的71.9%,其次分布於江蘇、內蒙古,這兩省區又集中了9.1%的於姓人口。
山東為當代於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於姓總人口的21.8%,一千年來山東一直是於姓人群的居住中心。全國形成了以山東和遼寧為中心的二大於姓居住區域,於姓人口向四周輻射,逐漸減少,長江以北多於姓,長江以南少於姓。在近600年當中,於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的流動有很大的區別,流動方向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有強勁的回遷,這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和南方的遷移。同時,黃河以北的於姓人群出現向東北地區的移民。
E. 我姓於什麼於怎麼說
說法如下:
說法是:我姓於,之子於歸的「於」。
這里借用了《詩經》「桃夭」裡面的依一句「之子於歸,宜其室家」。這種介紹方式,能顯得本人比較有古風氣質,相比於其他的介紹會更加獨特,能令人印象深刻。
「於」姓的特點:
出自姬姓,為周武王姬發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西周初年,周武王克商後,大舉分封諸侯,其第二個兒子邘叔被封在邘國。後來,邘叔的子孫就以國名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則去邑旁姓於,是為河南於氏。春秋戰國混亂,邘叔有後裔遷山東郯城,為山東於氏。
出自古炎帝姜姓齊國公子、文學家淳於髡的後裔淳於氏,在唐代時避諱憲宗李純改單姓於氏。據《古今姓氏書辯證》所載,淳於公子孫,以國名為姓,稱為淳於氏。唐貞觀年間所定皇族七姓,有淳於氏。至唐憲宗李純時,為避諱,復姓淳於氏改為單姓於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於姓恢復淳於姓,也有一部沿襲未改的,形成此支於氏。
F. 求有關:我姓於 的文字圖片或一句話。謝謝
這些可以嗎?
G. 姓氏文字圖片 我姓於
H. 於姓創意網名
1、於心。
2、不困於情。3
、屬於你的我的初戀。
4、年年有於。
5、我姓於卻遇不到你。
6、於我獨身一人。
7、熱衷於你。
8、忠於自己。
9、不屬於我。
10、相忘於江湖。
11、情深於酒。
12、關於可愛。
13、於情於理。
於萱雅、於花昕、於榆梅、於蔚香、於真鶯、於穎沁、於巧曉、於元正、於駿祥、於弘壯、於高昂、於溫茂、於高芬、於乾紅、於妍睿、於慧英、於忻悅、於慶潔、於閃娜、於怡平、於靈筠、於芬瑗、於焱雅、於婭香、於瑗熙、於筱媛、於斌蔚、於文德、於文成、於明輝、於成龍、於飛星、於志用。
I. 手繪可愛姓氏背景圖怎麼做的
新的一年,除了換新衣,穿新鞋,剪新頭之外。肯定就是給我的愛人—手機,換個新壁紙啦。
畢竟新年新氣象嘛。果果思來想去,覺得新年最特別、最喜慶的,莫過於紅紅火火為背景,上面刻著自己姓氏的壁紙。
提醒姓氏,我就想到了想到了熟悉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但其實百家姓遠遠不止我們耳熟能詳的這幾句。原收集姓氏有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別問我怎麼知道這么多的,問就是上網查的。
像上面提到的這種專屬的姓氏壁紙,果果還有很多,像劉,呂免費推廣引流怎麼做,楊,曾等等。
每次推薦的壁紙總是深受大家的喜歡,非常感謝你們的支持。也許是心理作用,換壁紙有時候真的能帶來好運。
對了,也想要姓氏壁紙的小夥伴,可以到「碎果」公眾號回復【壁紙】獲取。
因為姓氏實在是太多了,現成的壁紙可能沒那麼全。找不到自己對應姓氏的怎麼辦呢?不用擔心,果果都幫你們准備好了。我給大家准備了一款可以自定義姓氏壁紙的小工具。
這是一款小程序來的,操作非常方便。進入後,填上自己的姓氏就可以了免費推廣引流怎麼做,也可以寫自己的小名。
祝福語可以用系統自帶的,或者自己自定義也是可以的。
寫完後點擊「一鍵生成」,然後再保存到自己的相冊就可以了。
人人都能領取屬於自己的姓氏壁紙和祝福語,真是非常有個性。不僅可以做壁紙,也可以做群聊背景圖等等。
好啦,喜歡的小夥伴趕緊去試試吧,下期再給你們帶來更有個性的壁紙。
J. 姓於的於是哪個於
於、余、魚 都是姓。
於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西周於邘叔為得姓始祖。
於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八十二位。至2010年,根據國家統計局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數據顯示,按人口排序,於姓在中國大陸列第二十八位。在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中,於姓人口有1141萬人,佔全國人口的0.92%。
於姓主要分布在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區,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北方姓氏。
余姓,中國姓氏之一,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中國余姓人口約469萬,約佔中國人口總數的0.38%,排名第51位。主要分布在湖北、廣東、四川、江西、安徽、浙江、河南,福建等省。
魚姓是中文的一個姓氏,主要出自子姓,是商湯的後裔。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35位。得姓始祖是宋襄公的弟弟公子眱,字子魚。子魚的後世子孫有一支以先祖的字為姓,稱魚姓。唐代亦有鮮卑族人改姓魚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