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饕餮 是長的什麼樣子的怪獸啊
饕餮
漢語拼音:tāo tiè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饕餮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欲的象徵。
《辭海》中記載:饕餮是「傳說中的貪食的惡獸。古代鍾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
《辭海》在解釋饕字說:饕即「貪,《漢書·禮樂志》:『貪饕險』顏師古註:『貪甚曰饕。』特指貪食。」
《呂氏春秋·先識》:『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
上面幾段話里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
一是,饕餮是一種「惡獸」,而不是魚蛇蟒鱷,不屬於魚類或爬行類。《辭海》中還有附有商周鼎上的饕餮紋。你只要看一看就可以認出那個凶惡的猛獸像誰,非常像狼的正面像,也是圓眼吊睛,兇狠無比。
二是,饕餮甚貪食。這個特徵鮮明地指出了狼的特性。「極貪食」是草原狼的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咱倆養過狼,太知道狼的這個天性了,咱倆可以舉出無數個狼貪食的例子。天下再沒有比狼更貪食的動物了。不信可以讓人去問老牧民,天下最「貪食的惡獸」是誰?回答肯定是狼。人所共知,「貪」就是狼性的代名詞。董仲舒說秦「以貪狼為俗」,也把貪與狼相並列。中國人形容貪食總是用「狼吞虎咽」,而且還把狼排在虎之前,狼比虎更貪食。形容貪心都說「狼子野心」,不會說「虎子野心」。
由於饕餮具有「惡獸」和「甚貪食」這兩個狼的特徵,而且饕餮紋又像狼。因此,傳說中的饕餮很可能就是狼,或是從狼演變而來的神獸。
三是,饕餮成為商周鼎的主要紋飾,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問題。寶鼎是華夏民族在青銅時代的立國之重器。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徵至高無上王權的神器和禮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鼎在華夏先民心目中處於民族「圖騰柱」的地位。因此,只有屬於民族的圖騰才有資格登上如此崇高的地位,而被鐫刻鑄造在寶鼎重器之上。這一現象又反映出兩個問題:其一,到商周時,華夏族可能還仍然崇拜狼圖騰,至少是猛獸圖騰,炎帝黃帝族祖先的圖騰崇拜遺風可能還繼續存在,而周朝時期的華夏族受狼圖騰的影響更深,因為,周起源於西戎,而西戎大多是崇拜狼圖騰的游牧族。其二,當時的「龍」可能還沒有被普遍接受,尚未真正成為華夏族的民族圖騰,否則,象徵王權的寶鼎就一定會以龍作為主要紋飾。而且,當時周天子也還沒有坐龍座,那時還延續著炎黃游牧遺風,席地而坐。
周鼎上的紋飾主要由饕餮紋和雲紋所組成,以饕餮為中心,雲紋環繞其周圍。顯然,饕餮神獸在天上,從雲層里探出頭,俯看人間。它的身體則藏在雲里,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龍身,但是如果在饕餮腦袋後面續上龍身,那就與後來的標准龍相差不遠了。所以,我認為,在狼圖騰和龍圖騰之間可能還有一個饕餮圖騰的過渡階段。饕餮既有狼的性格,又有後來龍的猙獰面目。
獸面紋所指稱的神獸的真正名稱與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復現的年代之中,後人因其面相凶惡、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賜名為饕餮。饕餮原是《左傳》中用來形容貪財貪食之不仁不義者。近世學者已指出把獸面紋命名為吃人的饕餮純是牽強附會,有悖於商周的社會文化狀況。
因為面相兇猛恐怖,又行饕餮惡名,此獸在中國文化與藝術演變中的蹤跡幾乎無從尋覓。西周中期,盛行了幾百年的動物紋飾突然退出了青銅器裝飾主紋的領域。但是,與饕餮紋同時出現在青銅器上的幾種動物紋樣,如龍、虎、鳳、龜等,在以後的文化演變中,都大量出現在官方與民間,成為中國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藝術表現源源不絕的主題。特別是龍,在青銅器時代,多數也都擁有與饕餮紋相同的凶惡面孔。若論神秘、威武和地位,龍在青銅時代遠遜於饕餮。然而,龍後來卻登上了中國文化與政治象徵的最高寶座,「饕餮」這一青銅時代的至尊,蹤影難尋了。
饕餮紋到底指稱什麼?歷來爭論紛紜,迄今尚無定論。有說是牛、羊、虎、鹿、山魈……。在這諸說中,饕餮為虎說聲音最響。許多從事原始文化與藝術研究的學者認為,饕餮紋是虎紋的誇張、變形。在古代,虎亦為很重要的通天神獸,巫師乘虎的造型在後世文物中多有出現。而在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在「龍鳳」崇拜之前,曾有過一個相當長的龍虎崇拜的階段,龍虎鬥圖案造型在東周至西漢時代大為盛行,其中尤以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龍虎相鬥圖最為精美,氣勢不凡。古人認為虎為陽獸,「雲從龍,風從虎。」龍虎相鬥表示陰陽交合。在漢代,蒼龍、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天文中東、西、南、北四官。至少,在中國歷史早期,虎的地位不在龍之下。然而,古籍中對虎的神通的描繪顯然難與饕餮在青銅器上的顯赫地位相比。
② 可愛怪獸頭像
牙虎獸
③ 各位大神有沒有好看的饕餮圖片,給小弟一張
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
(3)可愛怪獸玉器圖片擴展閱讀:
傳說: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凶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它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最後把自己都給吃掉了。
它是貪欲的象徵,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饕餮此獸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種猛獸的特徵,同時加以自己的想像而形成的,其中獸的面部巨大而誇張,裝飾性很強,常作為器物的主要紋飾,與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息息相關,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能力,研究者稱為獸面紋。
④ 十大最美怪獸娘
日本很喜歡在動漫上玩娘化,怪獸們自然也沒有被放過,將奧特曼中超級兇猛的怪獸給娘化了,變得萌萌噠。
之前非魚盤點了十大怪獸身材最好的怪獸娘,盤點一下十大最萌的怪獸娘。
10、布里茨布洛茨
出自蓋亞奧特曼,是破魔人,屬於高智慧怪獸,擅長收集情報。怪獸娘中擅長扭曲能力,支援過莉莉娜。是個小蘿莉,不過有點像是男孩子假扮女孩子。
9、蓋迪
蓋迪大家應該不陌生吧?迪迦中那種被電死的小狗的靈魂,讓蓋迪復活,一種類似犬科的古代怪獸。在阻止自己的主人,邪惡迪迦的時候,被邪惡迪迦打死。也是迪迦中令人感動的一隻怪獸。蓋迪娘在覺醒前是田徑部的,擅長跑步,這一次在怪獸娘中,蓋迪娘有個好朋友一直在陪伴她。
8、佩蓋薩星人
佩蓋薩星人最早出現在賽文奧特曼中,科技很發達,製造的太空城被人類給毀滅。在捷德奧特曼中佩蓋薩星人是主角小陸的夥伴,有點可愛少年的味道。佩蓋薩星人娘是GIRLS開發部門的研究員,經常幫多崎澤打掃房間,後來因為吃醋差點暴走。
7、史蓋頓
最早登場與初代奧特曼,有百萬噸怪獸之稱。防禦力強,還擅長噴火,因為體重很重,走起路來像是地震一樣。而史蓋頓娘就有隨便變換體重的能力,並且有白天喜歡睡覺的習慣,因此經常抱著枕頭,一副很困的樣子。
6、莫格頓
地底怪獸莫格頓,擅長挖洞,原本是溫順怪獸,被飛行器卡喉嚨而暴走,後來被戴拿送走。莫格頓娘擅長土木作業,參與救援的時候,莫格頓娘,一人頂得上一千人人土木工程隊,畢竟是繼承了地底怪獸的因子。
5、佩吉拉
佩吉拉最早登場奧特Q中,後來在大怪獸格鬥中出現過。外表比較像是長了翅膀的海豹,絕招是噴射冷氣,將敵人給冷凍起來。這種絕招很適合對付早期的昭和系奧特曼。佩吉拉娘還是個混血,喜歡動漫,擅長在網上交際,有很多朋友。外形上是個有尾巴的可愛小蘿莉。
4、亡靈怪獸 辛勃
辛勃是怪獸墓場中的怪獸,雖然就剩下骨骼了,但還是沒死,比火箭帶到地球,屬於亡靈系怪獸。辛勃娘,也有骨骼裝飾,還帶著火箭,一開始是不接受自己覺醒怪獸娘,因此經常傷心流淚,柔弱的外表,讓人憐惜,後來觀看了哥莫拉的格鬥,從新振作起來的怪獸娘。
3、哥莫拉
屬於古代恐龍型,戰鬥力高,格鬥力強,防禦力強,是人類最喜歡用來格鬥的怪獸。哥莫拉娘同樣戰鬥力強,是大怪獸格鬥的種子選手,擅長用尾巴進行攻擊,喜歡聊天。吃零食,經常被別人逗著玩。
2、雷德王
雷德王,奧特曼中典型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怪獸,因為外形像跟玉米棒,有玉米怪獸之稱。不過屬於力氣大,戰鬥力狂暴的怪獸。雷德王娘,保持了雷德王強壯的手臂,是打怪獸格鬥第一代冠軍,是一個女漢子。
1、皮古蒙
皮古蒙被網友戲稱宇宙惡霸皮古蒙,暗中指使奧特曼,將奧特曼當打手。當然只是戲稱,皮古蒙在奧特曼中一向都是對人類友好,戰鬥力為5的弱雞,一向是比保護的存在。而皮古蒙娘,有個可愛的外表,性格溫柔,喜歡人類,不過運動能力為零,還是弱雞一枚。
⑤ 貔貅高清圖片大全圖片可愛卡通,卡通麒麟、卡通貔貅圖案
提起貔貅高清圖片大全圖片可愛卡通,大家都知道,有人問卡通麒麟、卡通貔貅圖案,另外,還有人想問求大家。 可以給我幾張高清的動漫小貔貅的手機壁紙圖片。 求,求,求。 秦時明月,的。,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貔貅的圖片,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卡通麒麟、卡通貔貅圖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http://image..com/i?word=%F7%E8%F7%EB&opn=news&z=&s=1&ct=&cl=2&lm=-1&tn=image
不好看啊。。郁悶。。。
這不是秦時明月龍騰萬里裡面的嘛
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長有一對羽翼卻不可展,且頭生一角並後仰。
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但這種猛獸分有雄性和雌性,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在古時這種瑞獸是分一角或兩角的,一角稱為「天祿」,兩角稱為「辟邪」。貔貅造型多以兩角為主。古代也用貔貅來化指勇猛的戰士,京劇《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中諸葛亮曾有一句唱詞「各為其主統貔貅」,「貔貅」意指雄師。
在南方,有些人將它稱為「怪獸」或「四不像」等。中國傳統有裝飾「貔貅」的習俗,貔貅與龍、鳳、麒麟一樣是一種虛構的動物,人們相信它能帶來歡樂及好運。
怪獸由於是神話中的動物,所以沒有真正的形象可作依據,只能憑畫師及藝術工作者憑空想像,因此怪獸形象各異,千奇百態。經過朝代的轉變,貔貅的形態比較統一,如有短翼、雙角、卷尾、鬃須常與前胸或背脊連在一起,突眼、長獠牙。
較為流行的形狀是頭上有一角或兩角,全身有長鬃捲起,有些是有雙翼的,尾毛捲曲。
開過光的貔貅具有招財辟邪、開運、鎮宅等功效,因此很多人會選擇佩戴或者擺放貔貅來開運。
現在銀行、證券、保險、擔保、金融等行業人士和主管奉請百瑞堂**貔貅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每個主管都會去請一尊百瑞堂**貔貅來催旺自己的財運,包括銀行本身也是請的貔貅,建設銀行門口的兩尊貔貅使得建行一躍成為第二銀行,三個旗桿從不升旗,是因為三個旗桿在中間就代表三炷高香。請貔貅要請開光的貔貅,沒開光的貔貅只能是當做裝飾品來佩戴,百瑞堂**貔貅經過開光**開光後馬上進行封存,然後再由大德高僧加持七天七夜,保證**眼看到主人,在招財轉運旺事業方面最為靈驗。
百瑞堂**貔貅開光**請的是國內最**的開光大師,各個不但佛法高深,而且個人修為、道德都是佛教界的模範。百瑞堂**貔貅不但開光並且加持七天七夜,靈性充足。緣主請到貔貅名字會錄入功德文疏幫緣主還願,這點就是其他貔貅店鋪所做不到的,更別說您在不良商販那裡請的假貔貅了。
以上就是與卡通麒麟、卡通貔貅圖案相關內容,是關於卡通麒麟、卡通貔貅圖案的分享。看完貔貅高清圖片大全圖片可愛卡通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⑥ 饕鬄和饕餮的區別
沒有區別。
饕鬄=饕餮,饕餮是正體,饕鬄是錯別字,不過錯的人太多,所以以訛傳訛。
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名叫狍鴞。
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其名可比喻貪婪之徒,人們一般稱這種人為「老饕」。《左傳》中記載饕餮為縉雲氏之子,而不是龍之九子之一。
而人們所說的饕餮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被認為是描繪饕餮的獸面。這種紋飾出現於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里頭夏文化的青銅器上便有。
(6)可愛怪獸玉器圖片擴展閱讀:
《辭海》中記載:
饕餮是「傳說中的貪食的惡獸。古代鍾鼎彝器上多刻其頭部形狀作為裝飾。」《辭海》在解釋饕字時說:饕即「貪,《漢書·禮樂志》:『貪饕險』顏師古註:『貪甚曰饕。』特指貪食。」
《神異經·西南荒經》:「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頭上戴豕。貪如狠惡,積財而不用,善奪人穀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積財,而不食人谷」,據《史記·五帝本紀》正義引改)。
強者奪老弱者,畏強而擊單,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縉雲氏之不才子也。」
《左傳·文公十八年》雲:「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
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神異經》所謂「《春秋》言」,即此。
《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8]
宋羅泌《路史·蚩尤傳》注雲:「蚩尤天符之神,狀類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為貪虐者之戒。其像率為獸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說,殆亦饕餮。
《左傳》謂饕餮是「縉雲氏不才子」,《史記·五帝本紀》:「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
而《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賈玄曰:「縉雲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當黃帝時在縉雲之官也。」蚩尤姜姓,亦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傳》),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縉雲氏之「不才子」饕餮。
相傳饕餮是蚩尤敗給炎黃二帝後被斬下的首級身首異處集怨氣所化,有吞噬萬物之能,被黃帝用軒轅劍所封印(喻劍上龍紋),並由獅族世代看守(守門石獅)。又《山海經·北次二經》所記「狍鴞」,郭璞注以為即《左傳》之饕餮。
《神異經》雲:「饕餮,獸名。身如羊,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⑦ 古代玉器上面的怪獸代表計么
古代玉器上面的怪獸有這么幾層意思:
1,春秋戰國,秦漢時期,人類崇拜獸類的力量,玉器上的獸紋,代表力量和威嚴。
2,明清乃至現代,人類自身改造自然能力提升,不再崇拜野獸,但獸,諧音壽,於是有了長壽的寓意。
⑧ 饕餮是什麼
饕餮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物,別名叫狍鴞,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手。
其名可比喻貪婪之徒,人們一般稱這種人為「老饕」。《左傳》中記載饕餮為縉雲氏之子,而不是龍之九子之一。
而人們所說的饕餮紋是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被認為是描繪饕餮的獸面。這種紋飾出現於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早在二里頭夏文化的青銅器上便有。
饕餮在以中國傳說或玄幻武俠為題材的網路游戲、網路小說、以及影視作品中均有相關形象。
讀音:[tāo tiè]
饕餮貪食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講究吃,他是個有名的饕餮,精於品味食物的美惡。」饕餮性好食,故立於鼎蓋。又說,貪食曰饕,故美食家俗稱「老饕」;貪財曰餮,在世上代表人性中的貪欲。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凶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它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最後把自己都給吃掉了。它是貪欲的象徵,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後人對饕餮形象中貪吃的部分加以誇張,蘇東坡就曾寫過一篇《老饕賦》說:「結合聚物的美,來養我的老饕」,為饕餮增添了可愛,喜好美食的朋友也被稱做「饕餮族」。
唐杜甫《麂》詩:「衣冠兼盜賊,饕餮用斯須。」清李漁《奈何天·伙醋》:「終不然闖席的任情饕餮,先來客反忍空枵。」聶紺弩《略談魯迅先生的<野草>》:「而人類的惡鬼則高踞在這些活的屍骨,死的生命上饕餮著人肉的筵席。
⑨ 饕餮兇猛庄嚴,為何古代的玉器青銅器上大多都為"饕餮紋"
饕餮,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秘怪獸,相傳為上古四大凶獸之一。有傳說饕餮是縉雲氏的兒子。也有的說它是斷頭的蚩尤。古書《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其形狀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齒人爪,大頭大嘴。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它的頭部形狀做裝飾,叫做饕餮紋。
現代對青銅器的第一印象大多是剛冷而獰厲,不知道過去的審美是不是這樣,或許是因為饕餮這個貪吃鬼戳中了古人的萌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