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學2的圖畫都有哪些
摘要 數字2的圖片有:鴨子、小馬、彎曲的小路、蟲子
2. 小女急求2數學題
1.
300+400=700
畫個圖看看就知道了 新 - 400米 - 明 -300米- 華
如果小新在小明家東400米處,則小華在小新家的西方,與題意不符
2.
如果不算梯子兩側的扶手,應該是
(50+30)/2 + (50+30)*4 =360厘米
3. 小學二年級數學腦筋急轉彎 圖片
如圖
4. 初2數學手抄報展示一下本人不會做圖案漂亮的謝謝
5. 《天才基本法》的改編部分你覺得好不好
劇版《天才基本法》改掉了許多人物背景,比如裴之的背景,劇中的裴之家庭幸福美滿,父親是警察,媽媽也沒有阻止他學數學的意思,而在原著中,裴之的家庭並不美滿,母親十分抗拒兒子學數學,因為丈夫家有精神遺傳病史,丈夫還跳河自殺,她害怕兒子踏入數學領域會誘使精神病,加上她本身也是一個焦慮症患者,所以她所投射出來的關心往往是一種偏執,這也是她不準孩子學數學的重要原因。
這兩者將比較之下,很明顯,原著給出的動因十分明顯,讀者也能夠理解,但是劇版僅僅只是媽媽擔心孩子被騙,加上認為數學學多無用這樣的理由,根本不具有強大的說服力,人物里立不起來。
劇粉則認為,小說IP影視化肯定是要有所改動,但如果只是因為改動就給差評,那肯定不可以,這也可能會造成劇被「誤解」。有的劇粉還希望原著粉不要出來當「攪屎棍」,因為她認為脫離原著,這部劇看起來根本就沒有太大的問題。
說魔改失敗不是說目前六集很難看,而是只有最還原的部分好看,如:取子游戲、夏令營接力,帶弱隊晉級
魔改問題最離譜不是人設也不是公式,而是削弱了主角三人對數學的執著(就目前六集)。簡單來說他們三個都會本能地用數學,痴迷數學
書裡面女主也放棄了數學,但書里開頭裴之出了一個數學題,她作為一個哲學系旁觀者還是能短時間內有解題思路。開頭這個情節被改我真的覺得很可惜,女主不是為了她父親或者裴之學數學,也不是被逼著做這道題,她有自己對數學的執著和熱愛
裴之更慘,書里他父親因為數學瘋了,他還是本能走向數學道路,是最有宿命感的一條線了,結果砍了
老林就不用說了,有個細節是書里老林痴呆後告訴朝夕說家裡有好幾套房還提前告訴朝夕密碼,拜託那是阿茲海默症,又不是癌症,瞞著是為了拖累家人嗎?書里老林各個方面都像數學天才,會解題、做事有條理還會運用數學賺錢,做什麼事都愛用數學解決,真的做到在玩數學。劇里老林各個方面都像數學笨蛋,就只會解題吹牛那種。
其實這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原著和劇到底能不能分離?事實上是不可以。既然是基於小說改編,那麼故事整體框架不能動,就好比一座房子的地基,地基一動,那麼就不牢固。而劇版《天才基本法》對於第一次穿越屬於是大動。
原著只有單人穿越,目的是為了讓逃離了數學的女主重拾信心,重新學數學。劇中卻變成了雙人穿越,人物也脫離了應有的「智商」,因為女主原本是社會人士,穿越到了小時候,所以她的肉體雖然是小時候,但是意識是大人的模樣,然而劇中小演員所呈現的就是小孩子才會有的脾氣,完全不是大人該有的行為,所以就造成了割裂感。
確實如劇粉所說,這部劇拋開原著有可看性,但很可惜,它的原著就是《天才基本法》,就是改編,既然如此,就沒有辦法完全拋開原著。那麼就需要尊重小說原有的邏輯。
6. 二年級數學圖表示200怎麼畫,畫兩個
方法一:二年級數學圖表示200可以用計數器表示,如下圖,百位上畫兩個珠子表示兩個百,就等於200。
方法二:可以用方格圖表示,塗黑200個小格子也可以表示200。有多種方法可以表示,方法是不唯一的。
(6)可愛數學2圖片擴展閱讀:
在小學階段,用圖形表示數字,算式,這些題目是很常見的,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來解答這類問題,答案是不唯一的,有理由就可以了。
用圖形來表達數字,能加深孩子們對數字的理解,更能激發孩子們對數字的興趣,多做這一類題目對孩子的啟蒙是很好的。數學王國往往是從數字開始的。
人類最早用來計數的工具是手指和腳趾,但它們只能表示20以內的數字。當數目很多時,大多數的原始人就用小石子和豆粒來記數。漸漸地人們不滿足粒為單位的記數,又發明了打繩結、刻畫記數的方法,在獸皮、獸骨、樹木、石頭上刻畫記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