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描寫美都市女的語句,注意不是詞啊,就是都市小說里描寫的美女我要OL描寫 溫柔類型的女孩子的描寫
小說中的人物塑造不是搬些語句就能成功的,最主要還是看你的那個人物在角色及主線中起到的作用來寫的,比如你小說中有一個古靈精怪的美女,那麼也不需要描寫怎麼怎麼的美,你可以用一些小場景來突出,比如,上班途中,經常見她抱著一隻白色的貓,走在車行如流的旁街,儼然成了寬葉梧桐里的一道風景線,可當我每每提及是否養寵物時,她卻說家裡從來不養貓……總之一句話,小說怎麼需要怎麼寫,哈哈,
『貳』 19世紀英國女作家
《簡愛》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
以第一人稱敘述,有強烈的自傳色彩,親切感人。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現實主義女作家,曾被馬克思譽為「現代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之一,其長篇小說《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
一、生平和創作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於英國北部約克郡的豪渥斯,父親是當地聖公會的一個窮牧師,母親是家庭主婦。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國文學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
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即她5歲時,母親便患癌症去世。父親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艱苦又凄涼。豪渥斯是山區的一個窮鄉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們只能在沼澤地里遊玩。好在父親是劍橋聖約翰學院的畢業生,學識淵博,他常常教子女讀書,指導他們看書報雜志,還給他們講故事。這是自母親去世後孩子們所能得到的唯一的樂趣,同時也給夏洛蒂以及兩個妹妹帶來最初的影響,使她們從小就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824年,姐姐瑪麗亞和伊麗莎白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橋一所寄宿學校去讀書,不久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也被送去那裡。當時,只有窮人的子女才進這種學校。那裡的條件極差,教規卻非常嚴厲,孩子們終年無飽食之日,又動輒要受體罰,每逢星期天,還得冒著嚴寒或者酷暑步行幾英里去教堂做禮拜。由於條件惡劣,第二年學校里就流行傷寒,夏洛蒂的兩個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後沒幾天都痛苦地死了。這之後,父親不再讓夏洛蒂和艾米莉去那所學校,但那裡的一切已在夏洛蒂的心靈深處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她永遠忘不了這段生活,後來在她的小說《簡·愛》中,她又飽含著痛切之情對此作了描繪,而小說中可愛的小姑娘海倫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瑪麗亞為原型的。
夏洛蒂回到家裡後,生活又像過去一樣,但她和妹妹們的興趣卻更加廣泛了。她們一起學音樂,彈琴、唱歌,畫畫,而最使她們感興趣的卻是學習寫作。勃朗特一家一向離群索居,夏洛蒂姐妹自幼性格孤僻,在豪渥斯這個孤寂的村落里,她們所能找到的唯一慰籍,就是面對荒野任憑想像力馳騁,編寫離奇動人的故事。當時夏洛蒂14歲,已寫了許多小說、詩歌和劇本,據她自己開列的書單,她共寫了22卷之多,每卷60到100頁。這些習作盡管還很幼稚,但已表現出相當厚實的文學素養和豐富的想像力。這樣的習作,可以說為她往後在文壇上一舉成名作了充分准備。
15歲時,夏洛蒂進伍勒小姐在羅海德辦的學校讀書。幾年後,她為了掙錢供弟妹們上學,又在這所學校里當了教師。她一邊教書,一邊繼續寫作,但至此還沒有發表過任何作品。1836年,也就是在她20歲時,她大著膽子把自己的幾首短詩寄給當時的桂冠詩人騷塞。然而,得到的卻是這位大詩人的一頓訓斥。騷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氣地對她說:「文學不是女人的事情,你們沒有寫詩的天賦。」這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很傷心,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喪失信心,仍然默默地堅持寫作。
1838年,夏洛蒂離開伍勒小姐的學校。第二年,她到有錢人家裡擔任家庭教師。這一職業在當時是受歧視的,而夏洛蒂更是親身體驗了作為一名家庭女教師的辛苦與屈辱。她在當時給妹妹艾米莉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私人教師……是沒有存在意義的,根本不被當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所以,她很快就討厭甚至憎惡家庭教師這一行當了。她在1839年和1841年分別當過兩次家庭教師,但每次都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因為她忍受不了。
也就是在這兩年裡,有人向夏洛蒂求婚:一次是她的一個女友的哥哥,另一次是一位年輕的牧師。但是,這兩次求婚都被她拒絕了,原因是她認為他們並不是真正愛她,只是按傳統要娶個妻子而已。
夏洛蒂和艾米莉都不願離開家到外面去謀生,但僅靠父親的收入又無法生活,於是她們便想在本村辦一所學校,教當地孩子讀書,這樣也許能維持生計。她們都想教法語,可是她們的法語並不好。這時,在她們家裡幫助照料家務的姨媽挺身而出,拿出她所有的積蓄,讓姐妹倆到布魯塞爾去攻讀法語。
作者: Noras 2007-1-7 09:00 回復此發言
--------------------------------------------------------------------------------
2 回復:夏洛蒂·勃朗特生平
這樣,她們就進了布魯塞爾的一所法語學校。這所學校是由一對姓埃熱的夫婦辦的,並由埃熱先生親自教授法語。埃熱先生的法國文學造詣很深,勃朗特姐妹倆在他的教誨下,僅用一年時間,就掌握了法語基礎知識,還閱讀了大量法國文學名著,了解了各種流派作家的創作風格和藝術特點。但是,對夏洛蒂來說,在布魯塞爾的一年間,給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是埃熱先生本人。他不僅學識淵博,聰明過人,還有一種對年輕女子非常有吸引力的男性氣,即容易激動,有點粗魯,但十分率直、爽快。夏洛蒂內心已愛上這個有婦之夫,但她始終沒有明確表露。埃熱先生對她則全然無心,所以她就把這種微妙的情感一直壓在自己心裡。
從布魯塞爾回國後,夏洛蒂便和兩個妹妹一起開始籌辦學校,還掛出了「勃朗特姐妹學校」的招牌。可是,她們萬萬沒有想到,在幾個月里竟然沒有一個學生來報名入學,等來的只是上門收稅的官員。
辦學的理想破滅了。夏洛蒂覺得,寫作也許還有出路。1845年秋天,她偶然讀了妹妹艾米莉寫的一些詩,突然想到她們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詩集。於是她們商量之後,每人拿出一些詩合在一起,用當時已去世的姨媽留下的一些錢自費出版了一本詩集。她們沒有署真名,而是分別用了三個假名:柯勒·貝爾、埃利斯·貝爾和阿克頓·貝爾。盡管她們的詩寫得很美,卻沒有人注意,出版後只賣掉了兩本。
但是,不管怎麼說,詩集的出版對她們來說總是一件大事。她們的創作熱情受到了激勵,於是三姐妹又開始埋頭寫小說。這時,夏洛蒂已三十歲。她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寫成一部長篇小說,取名《教師》;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則分別寫了長篇小說《呼嘯山莊》和《艾格妮絲·格雷》。她們把三部小說一起寄給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復她們說,《呼嘯山莊》和《艾格妮絲·格雷》已被接受,但夏洛蒂的《教師》將被退回。
這對夏洛蒂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打擊。但她沒有退縮,反而憋著一股氣又開始寫另一部長篇小說。這就是《簡·愛》。
《簡·愛》中的人物和情節,大多是她在生活中經歷過或者非常熟悉的,再說她又充滿了激情,所以寫作進度很快,不到一年就脫稿了。稿子交出去後,令出版商大為驚喜,通宵不眠地審讀。最後,出版商認定它是一部傑作,決定馬上出版。就這樣,兩個月後,《簡·愛》(1847)就問世了,而兩個妹妹的作品此時還在印刷之中。
不久,三姐妹的三部作品全部問世。當時的英國文壇大為震驚,因為三姐妹的三部長篇小說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夏洛蒂的《簡·愛》(初版時作者署名為柯勒·貝爾),更是引起轟動,大街小巷裡都在談論這部小說,人們還到處打聽和猜測,作者到底是誰?
勃朗特三姐妹出了名,為全家帶來了歡樂。但是不久,家裡就發生了一連串不幸事件。1848年9月,她們的弟弟患病去世。三個月後,艾米莉染上結核病,相繼去世。夏洛蒂擔心小妹妹安妮也會染上,不巧事情正是這樣。安妮得病後拖了5個月,也離開了人間。
夏洛蒂深受打擊,她只有全身心投入寫作,才能暫時遺忘內心的悲痛。她埋頭寫長篇小說《謝利》,於1849年8月完成,10月出版。《謝利》使她再一次獲得巨大成功。這之後,她便去了倫敦。在倫敦的幾年裡,她結識了不少作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薩克雷和蓋斯凱爾夫人。薩克雷對她的作品評價很高,而她則把《簡·愛》第二版題獻給薩克雷,以表示對這位著名作家的敬意。蓋斯凱爾夫人成了她的摯友,兩人過往甚密。
1852年,當時夏洛蒂已36歲,他父親的助手尼古拉斯牧師向她求婚。盡管她父親並不同意,但夏洛蒂認為尼古拉斯是真心愛她的,她自己也喜歡尼古拉斯,於是說服了父親,於1854年6月和尼古拉斯結婚。在此期間,她還完成並出版了長篇小說《維萊特》。
他們的婚後生活相當幸福。夏洛蒂在照顧丈夫和父親之餘,仍花大量時間從事寫作。她在寫長篇小說《愛瑪》。可是,命運多舛,只過了6個月幸福的家庭生活,《愛瑪》也僅寫完兩章,夏洛蒂就一病不起了。此後,她在病床上痛苦地掙扎了3個多月。1855年3月31日,這位性格剛強、才華出眾的女作家與世長辭,是年39歲。
作者: Noras 2007-1-7 09:01 回復此發言
--------------------------------------------------------------------------------
3 回復:夏洛蒂·勃朗特生平
夏洛蒂·勃朗特雖然一生僅寫了四部小說(即:《教師》、《簡·愛》、《謝利》和《維萊特》,其中《教師》在她去世後才出版),但她在文學史上卻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她的小說中,最突出的主題就是女性要求獨立自主的強烈願望。這一主題可以說在她所有的小說中都頑強地表現出來,而將女性的呼聲作為小說主題,這在她之前的英國文學史上是不曾有過的——她是表現這一主題的第一人。此外,她的小說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人物和情節都與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女性主題加上抒情筆調,這是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基本特色,也是她對後世英美作家的影響所在。後世作家在處理女性主題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響,尤其是關心女性自身命運問題的女作家,更是尊她為先驅,並把她的作品視為「現代女性小說」的楷模。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現實主義女作家,曾被馬克思譽為「現代英國的一批傑出的小說家」之一,其長篇小說《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
一、生平和創作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於英國北部約克郡的豪渥斯,父親是當地聖公會的一個窮牧師,母親是家庭主婦。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國文學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
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即她5歲時,母親便患癌症去世。父親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艱苦又凄涼。豪渥斯是山區的一個窮鄉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們只能在沼澤地里遊玩。好在父親是劍橋聖約翰學院的畢業生,學識淵博,他常常教子女讀書,指導他們看書報雜志,還給他們講故事。這是自母親去世後孩子們所能得到的唯一的樂趣,同時也給夏洛蒂以及兩個妹妹帶來最初的影響,使她們從小就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824年,姐姐瑪麗亞和伊麗莎白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橋一所寄宿學校去讀書,不久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也被送去那裡。當時,只有窮人的子女才進這種學校。那裡的條件極差,教規卻非常嚴厲,孩子們終年無飽食之日,又動輒要受體罰,每逢星期天,還得冒著嚴寒或者酷暑步行幾英里去教堂做禮拜。由於條件惡劣,第二年學校里就流行傷寒,夏洛蒂的兩個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後沒幾天都痛苦地死了。這之後,父親不再讓夏洛蒂和艾米莉去那所學校,但那裡的一切已在夏洛蒂的心靈深處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她永遠忘不了這段生活,後來在她的小說《簡·愛》中,她又飽含著痛切之情對此作了描繪,而小說中可愛的小姑娘海倫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瑪麗亞為原型的。
夏洛蒂回到家裡後,生活又像過去一樣,但她和妹妹們的興趣卻更加廣泛了。她們一起學音樂,彈琴、唱歌,畫畫,而最使她們感興趣的卻是學習寫作。勃朗特一家一向離群索居,夏洛蒂姐妹自幼性格孤僻,在豪渥斯這個孤寂的村落里,她們所能找到的唯一慰籍,就是面對荒野任憑想像力馳騁,編寫離奇動人的故事。當時夏洛蒂14歲,已寫了許多小說、詩歌和劇本,據她自己開列的書單,她共寫了22卷之多,每卷60到100頁。這些習作盡管還很幼稚,但已表現出相當厚實的文學素養和豐富的想像力。這樣的習作,可以說為她往後在文壇上一舉成名作了充分准備。
15歲時,夏洛蒂進伍勒小姐在羅海德辦的學校讀書。幾年後,她為了掙錢供弟妹們上學,又在這所學校里當了教師。她一邊教書,一邊繼續寫作,但至此還沒有發表過任何作品。1836年,也就是在她20歲時,她大著膽子把自己的幾首短詩寄給當時的桂冠詩人騷塞。然而,得到的卻是這位大詩人的一頓訓斥。騷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氣地對她說:「文學不是女人的事情,你們沒有寫詩的天賦。」這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很傷心,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喪失信心,仍然默默地堅持寫作。
作者: Noras 2007-1-7 09:01 回復此發言
--------------------------------------------------------------------------------
4 回復:夏洛蒂·勃朗特生平
1838年,夏洛蒂離開伍勒小姐的學校。第二年,她到有錢人家裡擔任家庭教師。這一職業在當時是受歧視的,而夏洛蒂更是親身體驗了作為一名家庭女教師的辛苦與屈辱。她在當時給妹妹艾米莉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私人教師……是沒有存在意義的,根本不被當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所以,她很快就討厭甚至憎惡家庭教師這一行當了。她在1839年和1841年分別當過兩次家庭教師,但每次都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因為她忍受不了。
也就是在這兩年裡,有人向夏洛蒂求婚:一次是她的一個女友的哥哥,另一次是一位年輕的牧師。但是,這兩次求婚都被她拒絕了,原因是她認為他們並不是真正愛她,只是按傳統要娶個妻子而已。
夏洛蒂和艾米莉都不願離開家到外面去謀生,但僅靠父親的收入又無法生活,於是她們便想在本村辦一所學校,教當地孩子讀書,這樣也許能維持生計。她們都想教法語,可是她們的法語並不好。這時,在她們家裡幫助照料家務的姨媽挺身而出,拿出她所有的積蓄,讓姐妹倆到布魯塞爾去攻讀法語。
這樣,她們就進了布魯塞爾的一所法語學校。這所學校是由一對姓埃熱的夫婦辦的,並由埃熱先生親自教授法語。埃熱先生的法國文學造詣很深,勃朗特姐妹倆在他的教誨下,僅用一年時間,就掌握了法語基礎知識,還閱讀了大量法國文學名著,了解了各種流派作家的創作風格和藝術特點。但是,對夏洛蒂來說,在布魯塞爾的一年間,給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是埃熱先生本人。他不僅學識淵博,聰明過人,還有一種對年輕女子非常有吸引力的男性氣,即容易激動,有點粗魯,但十分率直、爽快。夏洛蒂內心已愛上這個有婦之夫,但她始終沒有明確表露。埃熱先生對她則全然無心,所以她就把這種微妙的情感一直壓在自己心裡。
從布魯塞爾回國後,夏洛蒂便和兩個妹妹一起開始籌辦學校,還掛出了「勃朗特姐妹學校」的招牌。可是,她們萬萬沒有想到,在幾個月里竟然沒有一個學生來報名入學,等來的只是上門收稅的官員。
辦學的理想破滅了。夏洛蒂覺得,寫作也許還有出路。1845年秋天,她偶然讀了妹妹艾米莉寫的一些詩,突然想到她們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詩集。於是她們商量之後,每人拿出一些詩合在一起,用當時已去世的姨媽留下的一些錢自費出版了一本詩集。她們沒有署真名,而是分別用了三個假名:柯勒·貝爾、埃利斯·貝爾和阿克頓·貝爾。盡管她們的詩寫得很美,卻沒有人注意,出版後只賣掉了兩本。
但是,不管怎麼說,詩集的出版對她們來說總是一件大事。她們的創作熱情受到了激勵,於是三姐妹又開始埋頭寫小說。這時,夏洛蒂已三十歲。她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寫成一部長篇小說,取名《教師》;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則分別寫了長篇小說《呼嘯山莊》和《艾格妮絲·格雷》。她們把三部小說一起寄給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復她們說,《呼嘯山莊》和《艾格妮絲·格雷》已被接受,但夏洛蒂的《教師》將被退回。
這對夏洛蒂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打擊。但她沒有退縮,反而憋著一股氣又開始寫另一部長篇小說。這就是《簡·愛》。
《簡·愛》中的人物和情節,大多是她在生活中經歷過或者非常熟悉的,再說她又充滿了激情,所以寫作進度很快,不到一年就脫稿了。稿子交出去後,令出版商大為驚喜,通宵不眠地審讀。最後,出版商認定它是一部傑作,決定馬上出版。就這樣,兩個月後,《簡·愛》(1847)就問世了,而兩個妹妹的作品此時還在印刷之中。
不久,三姐妹的三部作品全部問世。當時的英國文壇大為震驚,因為三姐妹的三部長篇小說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夏洛蒂的《簡·愛》(初版時作者署名為柯勒·貝爾),更是引起轟動,大街小巷裡都在談論這部小說,人們還到處打聽和猜測,作者到底是誰?
勃朗特三姐妹出了名,為全家帶來了歡樂。但是不久,家裡就發生了一連串不幸事件。1848年9月,她們的弟弟患病去世。三個月後,艾米莉染上結核病,相繼去世。夏洛蒂擔心小妹妹安妮也會染上,不巧事情正是這樣。安妮得病後拖了5個月,也離開了人間。
夏洛蒂深受打擊,她只有全身心投入寫作,才能暫時遺忘內心的悲痛。她埋頭寫長篇小說《謝利》,於1849年8月完成,10月出版。《謝利》使她再一次獲得巨大成功。這之後,她便去了倫敦。在倫敦的幾年裡,她結識了不少作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薩克雷和蓋斯凱爾夫人。薩克雷對她的作品評價很高,而她則把《簡·愛》第二版題獻給薩克雷,以表示對這位著名作家的敬意。蓋斯凱爾夫人成了她的摯友,兩人過往甚密。
1852年,當時夏洛蒂已36歲,他父親的助手尼古拉斯牧師向她求婚。盡管她父親並不同意,但夏洛蒂認為尼古拉斯是真心愛她的,她自己也喜歡尼古拉斯,於是說服了父親,於1854年6月和尼古拉斯結婚。在此期間,她還完成並出版了長篇小說《維萊特》。
他們的婚後生活相當幸福。夏洛蒂在照顧丈夫和父親之餘,仍花大量時間從事寫作。她在寫長篇小說《愛瑪》。可是,命運多舛,只過了6個月幸福的家庭生活,《愛瑪》也僅寫完兩章,夏洛蒂就一病不起了。此後,她在病床上痛苦地掙扎了3個多月。1855年3月31日,這位性格剛強、才華出眾的女作家與世長辭,是年39歲。
夏洛蒂·勃朗特雖然一生僅寫了四部小說(即:《教師》、《簡·愛》、《謝利》和《維萊特》,其中《教師》在她去世後才出版),但她在文學史上卻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她的小說中,最突出的主題就是女性要求獨立自主的強烈願望。這一主題可以說在她所有的小說中都頑強地表現出來,而將女性的呼聲作為小說主題,這在她之前的英國文學史上是不曾有過的——她是表現這一主題的第一人。此外,她的小說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人物和情節都與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女性主題加上抒情筆調,這是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基本特色,也是她對後世英美作家的影響所在。後世作家在處理女性主題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響,尤其是關心女性自身命運問題的女作家,更是尊她為先驅,並把她的作品視為「現代女性小說」的楷模。
『叄』 贊美偉大母愛的名句。
1.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米爾之子
2.母愛是一團巨大的火焰。 ——羅曼羅蘭
3.「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待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個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註:指高粱餅子)。」——季羨林
4.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但丁
5.「我很幸運有愛我的母親」 ——貝多芬
6.母親對我的愛之偉大讓我不得不用我的努力工作去驗證這種愛是值得的。 ——夏加爾(繪畫大師)
7.慈母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8.我的生命是從睜開眼睛,愛上我母親的面孔開始的。 ——喬治·艾略特
9.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就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裡面很少有任何金錢。 ——馬克·吐溫
10.人的嘴唇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媽媽」。
11.我給我母親添了不少亂,但是我認為她對此頗為享受。——馬克·吐溫
12.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13.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14.在你的生命中最荒謬的一天,就算你有一台電動的騙人機器,你也騙不過你的母親。——荷馬·辛普森
15.在孩子們的口頭心裡,母親就是上帝的名字。——薩克雷
16.母性的力量勝過自然界的法則。——芭芭拉·金索爾夫(美國當代著名作家)
17.母親的心是一個深淵,在它的最深處你總會得到寬恕。——巴爾扎克
18.媽媽是我最偉大的老師,一個充滿慈愛和富於無畏精神的老師。如果說愛如花般甜美,那麼我的母親就是那朵甜美的愛之花。——史蒂維·旺德(美國著名盲人男歌手)
19.母親們是天生的哲學家。——斯托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作者,美國女作家)
20.母親不是賴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為不必要的人。——美國女小說家 菲席爾.D.C. 21.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於我天使般的母親。——林肯
22.作為一個現代的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給了孩子們多少物質的東西,而是你傾注在他們身上的關心和愛。關心的態度不僅能幫你省下一筆可觀的錢,而且甚至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為你花錢不多並且給予了勝過禮物的關懷。——美國作家 諾埃爾.O.
23.「她讓我感到了美的誘惑!」 ——達爾文
24.對我而言,我的母親似乎是我認識的最了不起的女人……我遇見太多太多的世人,可是從未遇上像我母親那般優雅的女人。如果我有所成就的話,這要歸功於她。——查爾斯·卓別林 25.「年輕的時候,她說我是一個好孩子。有這樣一個忘我犧牲的模範母親,又怎能不做一個好孩子呢?」——匈牙利音樂大師李斯特
26.「從母親那裡,我得到的是幸福和講故事的快樂。」——歌德
27.「母親那種獻身精神、那種專注,灌輸給一個男孩的是偉大的自尊,那些從小擁有這種自尊的人將永遠不會放棄,而是發展成自信的成年人。你有這種信心,如果再勤奮就可以成功。」——多蘿西.埃諾博士(英國倫敦大學心理學家)
28.「當母親逝世時,我身心交瘁,簡直要垮掉,我幾乎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希思(英國前首相)
29.「我的第一個啟蒙老師是我的母親。」——茅盾
30.我的母親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女人。我所有的一切都歸功於我的母親。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都歸功於我從她那兒得到的德、智、體的教育。——喬治·華盛頓
31.無論我現在怎麼樣,還是希望以後會怎麼樣,都應當歸功於我天使一般的母親。我記得母親的那些禱告,它們一直伴隨著我,而且已經陪伴了我一生。——亞伯拉罕·林肯
32.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喬治·赫伯特(英國詩人)
33.青春會逝去;愛情會枯萎;友誼的綠葉也會凋零。而一個母親內心的希望比它們都要長久。——奧利弗·溫戴爾·荷馬
34.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高爾基
35.岡察爾的名言: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這說明母愛是非常偉大的,是永遠伴隨在我們身邊的。
36 老舍說的: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我覺得這句話說明慈母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想根對花一樣重要。
37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38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恆的,不滅的。(印度)
39 記憶中的母親啊!最心愛的戀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歡樂,所有的情誼。(法國)
40 母愛是多麼強烈、自私、狂熱地佔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41 母愛是人類情緒中最美麗的,因為這種情緒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法國)
關於母愛的古詩
《別老母》
清 黃景任
搴幃拜母河梁去,
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
此時有子不如無。
《曬舊衣》
清 周壽昌
卅載綈袍檢尚存,
領襟雖破卻余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
上有慈母舊線痕。
《送母回鄉》
唐 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遊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肆』 求世界十大著名的愛情小說家
1. 希臘神話故事 [古希臘]
2. 牛虻 [愛爾蘭] 艾麗·伏尼契
3. 莎士比亞選集 [英] 莎士比亞
4. 浮士德 [德] 歌德
5. 少年維特之煩惱 [德] 歌德
6. 悲慘世界 [法] 維克多·雨果
7. 紅與黑 [法] 司湯達
8. 高老頭 [法] 巴爾扎克
9. 歐也妮·葛朗台 [法] 巴爾扎克
10. 斯巴達克思 [意] 保 利
11. 雙城記 [英] 查爾斯·狄更斯
12. 簡·愛 [英] 夏綠蒂·勃朗特
13. 葉甫蓋尼·奧涅金 [俄] 普希金
14. 當代英雄 [俄] 萊蒙托夫
15. 父與子 [俄] 屠格涅夫
16. 死魂靈 [俄] 果戈理
17. 泰戈爾文選 [印度] 泰戈爾
18. 罪與罰 [俄] 陀斯妥耶夫斯基
19. 雪國·古都 [日] 川端康成
20. 復活 [俄] 列夫·托爾斯泰
21. 巴黎聖母院 [法] 維克多·雨果
『伍』 簡愛的作者簡介.
夏洛蒂·勃朗特
名人姓名:夏洛特·勃朗特 Charlotte Bronte
生卒年份:1816-1855
名人職稱:英國女作家。
名人國家:英國
相關介紹:
夏洛特·勃朗特出生於英國北部約克郡的豪渥斯,父親是當地聖公會的一個窮牧師,母親是家庭主婦。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兩個姐姐、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國文學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
夏洛蒂·勃朗特的童年生活很不幸。1821年,即她5歲時,母親便患癌症去世。父親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艱苦又凄涼。豪渥斯是山區的一個窮鄉僻壤,年幼的夏洛蒂和弟妹們只能在沼澤地里遊玩。好在父親是劍橋聖約翰學院的畢業生,學識淵博,他常常教子女讀書,指導他們看書報雜志,還給他們講故事。這是自母親去世後孩子們所能得到的唯一的樂趣,同時也給夏洛蒂以及兩個妹妹帶來最初的影響,使她們從小就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824年,姐姐瑪麗亞和伊麗莎白被送到豪渥斯附近的柯文橋一所寄宿學校去讀書,不久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也被送去那裡。當時,只有窮人的子女才進這種學校。那裡的條件極差,教規卻非常嚴厲,孩子們終年無飽食之日,又動輒要受體罰,每逢星期天,還得冒著嚴寒或者酷暑步行幾英里去教堂做禮拜。由於條件惡劣,第二年學校里就流行傷寒,夏洛蒂的兩個姐姐都染上此病,被送回家後沒幾天都痛苦地死了。這之後,父親不再讓夏洛蒂和艾米莉去那所學校,但那裡的一切已在夏洛蒂的心靈深處留下了可怕的印象。她永遠忘不了這段生活,後來在她的小說《簡·愛》中,她又飽含著痛切之情對此作了描繪,而小說中可愛的小姑娘海倫的形象,就是以她的姐姐瑪麗亞為原型的。 夏洛蒂回到家裡後,生活又像過去一樣,但她和妹妹們的興趣卻更加廣泛了。她們一起學音樂,彈琴、唱歌,畫畫,而最使她們感興趣的卻是學習寫作。勃朗特一家一向離群索居,夏洛蒂姐妹自幼性格孤僻,在豪渥斯這個孤寂的村落里,她們所能找到的唯一慰藉,就是面對荒野任憑想像力馳騁,編寫離奇動人的故事。當時夏洛蒂14歲,已寫了許多小說、詩歌和劇本,據她自己開列的書單,她共寫了11卷之多,每卷60到100頁。這些習作盡管還很幼稚,但已表現出相當厚實的文學素養和豐富的想像力。這樣的習作,可以說為她往後在文壇上一舉成名作了充分准備。
15歲時,夏洛蒂進伍勒小姐在羅海德辦的學校讀書。幾年後,她為了掙錢供弟妹們上學,又在這所學校里當了教師。她一邊教書,一邊繼續寫作,但至此還沒有發表過任何作品。1836年,也就是在她20歲時,她大著膽子把自己的幾首短詩寄給當時的桂冠詩人騷塞。然而,得到的卻是這位大詩人的一頓訓斥。騷塞在回信中毫不客氣地對她說:「文學不是女人的事情,你們沒有寫詩的天賦。」這一盆冷水使夏洛蒂很傷心,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喪失信心,仍然默默地堅持寫作。1838年,夏洛蒂離開伍勒小姐的學校。第二年,她到有錢人家裡擔任家庭教師。這一職業在當時是受歧視的,而夏洛蒂更是親身體驗了作為一名家庭女教師的辛苦與屈辱。她在當時給妹妹艾米莉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私人教師……是沒有存在意義的,根本不被當作活的、有理性的人看待。」所以,她很快就討厭甚至憎惡家庭教師這一行當了。她在1839年和1841年分別當過兩次家庭教師,但每次都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因為她忍受不了。 也就是在這兩年裡,有人向夏洛蒂求婚:一次是她的一個女友的哥哥,另一次是一位年輕的牧師。但是,這兩次求婚都被她拒絕了,原因是她認為他們並不是真正愛她,只是按傳統要娶個妻子而已。
夏洛蒂和艾米莉都不願離開家到外面去謀生,但僅靠父親的收入又無法生活,於是她們便想在本村辦一所學校,教當地孩子讀書,這樣也許能維持生計。她們都想教法語,可是她們的法語並不好。這時,在她們家裡幫助照料家務的姨媽挺身而出,拿出她所有的積蓄,讓姐妹倆到布魯塞爾去攻讀法語。
這樣,她們就進了布魯塞爾的一所法語學校。這所學校是由一對姓埃熱的夫婦辦的,並由埃熱先生親自教授法語。埃熱先生的法國文學造詣很深,勃朗特姐妹倆在他的教誨下,僅用一年時間,就掌握了法語基礎知識,還閱讀了大量法國文學名著,了解了各種流派作家的創作風格和藝術特點。但是,對夏洛蒂來說,在布魯塞爾的一年間,給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是埃熱先生本人。他不僅學識淵博,聰明過人,還有一種對年輕女子非常有吸引力的男性氣,即容易激動,有點粗魯,但十分率直、爽快。夏洛蒂內心已愛上這個有婦之夫,但她始終沒有明確表露。埃熱先生對她則全然無心,所以她就把這種微妙的情感一直壓在自己心裡。 從布魯塞爾回國後,夏洛蒂便和兩個妹妹一起開始籌辦學校,還掛出了「勃朗特姐妹學校」的招牌。可是,她們萬萬沒有想到,在幾個月里竟然沒有一個學生來報名入學,等來的只是上門收稅的官員。
辦學的理想破滅了。夏洛蒂覺得,寫作也許還有出路。1845年秋天,她偶然讀了妹妹艾米莉寫的一些詩,突然想到她們三姐妹可以合出一本詩集。於是她們商量之後,每人拿出一些詩合在一起,用當時已去世的姨媽留下的一些錢自費出版了一本詩集。她們沒有署真名,而是分別用了三個假名:柯勒·貝爾、埃利斯·貝爾和阿克頓·貝爾。盡管她們的詩寫得很美,卻沒有人注意,出版後只賣掉了兩本。
但是,不管怎麼說,詩集的出版對她們來說總是一件大事。她們的創作熱情受到了激勵,於是三姐妹又開始埋頭寫小說。這時,夏洛蒂已三十歲。她花了將近一年時間,寫成一部長篇小說,取名《教師》;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則分別寫了長篇小說《呼嘯山莊》和《阿格尼絲·格雷》。她們把三部小說一起寄給出版商。不久,出版商回復她們說,《呼嘯山莊》和《阿格尼絲·格雷》已被接受,但夏洛蒂的《教師》將被退回。
這對夏洛蒂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打擊。但她沒有退縮,反而憋著一股氣又開始寫另一部長篇小說。這就是《簡·愛》。
《簡·愛》中的人物和情節,大多是她在生活中經歷過或者非常熟悉的,再說她又充滿了激情,所以寫作進度很快,不到一年就脫稿了。稿子交出去後,令出版商大為驚喜,通宵不眠地審讀。最後,出版商認定它是一部傑作,決定馬上出版。就這樣,兩個月後,《簡·愛》(1847)就問世了,而兩個妹妹的作品此時還在印刷之中。
不久,三姐妹的三部作品全部問世。當時的英國文壇大為震驚,因為三姐妹的三部長篇小說都非常出色,尤其是夏洛蒂的《簡·愛》(初版時作者署名為柯勒·貝爾),更是引起轟動,大街小巷裡都在談論這部小說,人們還到處打聽和猜測,作者到底是誰?
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學創作上的成功,給勃朗特一家帶來了極大的歡樂。但是不久,家裡就發生了一連串不幸事件。1848年9月,她們的弟弟患病去世。三個月後,艾米莉染上結核病,相繼去世。夏洛蒂擔心小妹妹安妮也會染上,不巧事情正是這樣。安妮得病後拖了5個月,也離開了人間。
夏洛蒂深受打擊,她只有全身心投入寫作,才能暫時遺忘內心的悲痛。她埋頭寫長篇小說《謝利》,於1849年8月完成,10月出版。《謝利》使她再一次獲得巨大成功。這之後,她便去了倫敦。在倫敦的幾年裡,她結識了不少作家,其中最有名的是薩克雷和蓋斯凱爾夫人。薩克雷對她的作品評價很高,而她則把《簡·愛》第二版題獻給薩克雷,以表示對這位著名作家的敬意。蓋斯凱爾夫人成了她的摯友,兩人過往甚密。 她還完成並出版了長篇小說《維萊特》,並於一八五三年十一月開始創作長篇小說《愛瑪》。
一八五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三十八歲的夏洛蒂終於克服固執的老夫的反對,和阿貝尼科爾斯牧師結了婚。遲來的愛情給她帶來了慰藉和歡樂,但婚後的幸福竟是那麼短暫,六個月後的一天,夏洛蒂和丈夫到離家數英里的荒原深處觀看山澗瀑布,歸途中遇雨受寒,此後便一病不起。一八五五年三月三十一日,三十八歲的夏洛蒂不幸離開了人間,還帶去了一個尚未出事的嬰兒。
夏洛蒂·勃朗特雖然一生僅寫了四部小說(即:《教師》、《簡·愛》、《謝利》和《維萊特》,其中《教師》在她去世後才出版),但她在文學史上卻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她的小說中,最突出的主題就是女性要求獨立自主的強烈願望。這一主題可以說在她所有的小說中都頑強地表現出來,而將女性的呼聲作為小說主題,這在她之前的英國文學史上是不曾有過的——她是表現這一主題的第一人。此外,她的小說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人物和情節都與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因而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女性主題加上抒情筆調,這是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基本特色,也是她對後世英美作家的影響所在。後世作家在處理女性主題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響,尤其是關心女性自身命運問題的女作家,更是尊她為先驅,並把她的作品視為「現代女性小說」的楷模。
第二版本:
英國女小說家,艾米莉·勃朗特之姐,是活躍在英國文壇上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是三姐妹中年齡最大的。三姐妹 出生在英格蘭北部約克郡一個與世隔絕的村子裡。父親是個窮牧師。全靠他們一位小有資產的姨媽資助他們上學,並留給他們財產。後來三姐妹利用這筆財產的一部分自費出版了他們的第一部詩歌合集。童年的夏洛蒂常和其他兄弟姐妹一起用小本寫一些奇特的故事。基於父母遺傳的天分和他們後天的努力,三姐妹都有名擅長寫作,1847年,他們都發表了小說,夏洛蒂用柯勒貝爾的筆名發表了《簡· 愛》。夏洛蒂當過教師和家庭教師,也曾與妹妹艾米莉一起於1842年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學習法語和古典文學。 夏洛蒂的作品主要描寫貧苦的小資產者的孤獨、反抗和奮斗,屬於被馬克思稱為以狄更斯為首的「出色的一派」。《簡·愛》是她的處女作,也是代表作,至今仍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 實際上,勃朗特三姐妹自幼便熱愛寫作,常常一起在本上寫一些關於伯爵的小說,可惜日後都丟失了。夏洛蒂還出版過詩集。她的其他小說有:《雪莉》(1849)、《維萊特》(1853)和《教師》(1857)。其中《維萊特》可以看做是她個人的小說體自傳,與她的人生經歷十分相似。這位天生體弱的女作家是十九世紀英國文壇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勃朗特姐妹
1847年,《簡·愛》和《呼嘯山莊》在英國先後出版。這兩部作品的出現,引起了文學界強烈的轟動;而這兩部不朽的名著竟出於名不見傳的兩姐妹之手,更成了英國文學史上的佳話。這兩姐妹就是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夏洛蒂的《簡·愛》因題材的新穎和感情的真摯立即引起當時評論界的重視,而艾米莉則憑著《呼嘯山莊》這部有著奇想像力的小說在英國文學史上佔有突出地位。然而人們沒有想到,這兩姐妹的成功卻源自她們那孤獨、苦悶和不幸的生活。
凄涼、孤獨的童年
勃朗特姐妹生長在一個窮牧師家庭,她們的母親在孩子們還很年幼時患肺癌去世,這使全家陷入了不幸。失去了母親,孩子們的童年就象沒有陽光的深冬,凄涼而沒有歡樂。所幸的是,她們的父親--那位窮牧師--學識淵博,他親自教她們讀書,指導她們看書讀報,這些都給了她們很大的影響,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由於生活的凄苦,勃朗特姐妹不得不在慈善學校度過了一段童年。因為學校里的生活條件十分惡劣,夏洛蒂和艾米莉的兩個姐姐先後患肺病死去,這給夏洛蒂極其沉重的打擊。後來,她將這家學校搬進了《簡·愛》,並且為了紀念她的姐姐,在書中塑造了一個海倫·彭斯的可愛的小姑娘的形象。此後,夏洛蒂和艾米莉就回到家裡,與弟弟勃蘭威爾和妹妹安妮一起自學。
她們的家居住在荒涼偏僻的山區,再加上這個家庭一向離群索居,因此她們遊玩的場地只有一望無際的沼澤和西邊的曠野。她們常在曠野里散步,感受著曠野的氣氛,特別是艾米莉,她表面沉默寡言,內心卻熱情奔放,她將曠野的感受全寫進了《呼嘯山莊》,構成了《呼嘯山莊》的獨特氛圍。為了打發寂寞的時光,她們四個便常常讀書、寫作詩歌以及杜撰傳奇故事,她們自辦了一個手抄的刊物:《年輕人的雜志》,自編自寫自讀,這給她們帶來了莫大樂趣,對她們以後成為著名的作家是一個初步鍛煉。婁時,夏洛蒂寫了許多小說、詩歌和劇本,據她自己在14歲時開列的作品名單,就有22卷。
艱苦工作後的解脫
為了生活,勃朗特姐妹先後離家出外當家庭教師,屈辱的生活激起了她們強烈的憤怒之情。夏洛蒂倍感歧視和孤獨,她憎恨家庭教師這個行當,兩次都只工作了幾個月就離開了,但這段經歷卻為《簡·愛》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素材。在艱若、閉塞的生活中,勃朗特姐妹經常利用晚上的一點餘暇積極地寫作,作為對一天枯燥乏味的辛勞工作的一種解脫。尤其是艾米莉,她除了工作之外,還要承擔全家繁重的家務勞動,洗衣服、燒菜、烤麵包,為了隨時記下寫作素材,她在廚房裡幹活時,總是隨身帶著紙和筆,只要一有空隙,就立即把腦了了里涌現的思想寫下來,然後繼續燒飯。
這一段時期,她們一直沒有停止創作活動。1836年,夏洛蒂把自己寫的幾首詩寄給了當時著名的桂冠詩人騷塞,不料騷塞竟認為文學不是婦女的事業,而且認為夏洛蒂沒有特殊的才能。他決不會想到,正是這個他認為沒有特殊才能的夏洛蒂·勃朗特在10年後會成為轟動英國文壇的作家。
勃朗特姐妹曾打算合力辦一所學校,可是印了招生廣告,卻沒有人來報名。這時她們唯一的弟弟勃蘭威爾由於環境的刺激,養成了酗酒的惡習,並為此丟掉了工作,成為家庭的負擔。1845年秋季的一天,夏洛蒂偶然看到艾米莉寫的一本詩集,她深受感動,想到寫作也許是一條出路,於是,她動用了去世的姨媽留給她們的遺產,與兩個妹妹合出一本詩集。但是盡管詩寫得很美,卻未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只賣掉了兩本。
小說創作上的成功
雖然如此,這本詩集的出版仍鼓舞了她們的創作情緒,於是勃朗特姐妹埋頭寫起小說來。這一年,小妹妹安妮·勃朗特寫成了《艾格妮斯·格雷》,艾米莉寫成了《呼嘯山莊》,夏洛蒂寫成了《教授》。前兩部都被出版商接受了,只有《教授》被退回。但夏洛蒂沒有灰心,她開始寫《簡·愛》,小說中的人物和情節很多都是她從生活中經歷過的或是熟悉的。她用了一年時間以相當快的速度寫好了《簡·愛》,兩個月以後,書出版了,而《艾格妮斯·格雷》和《呼嘯山莊》直到《簡·愛》出版後方才出版。然而是只有《簡·愛》獲得了成功,受到重視,《呼嘯山莊》卻不為當時的讀者所理解
『陸』 誰能想個贊美女人漂亮的句子
且看《洛神賦》: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艷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游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再看《登徒子好色賦》
玉(宋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 ;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再看陶淵明的《閑情賦》,絕對顛覆你對他的一本正經的認識——這是他寫的情書:
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傳聞。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淡柔情於俗內,負雅志於高雲。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褰朱幃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纖指之餘好,攮皓袖之繽紛。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調將半,景落西軒。悲商叩林,白雲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鳴弦。神儀嫵媚,舉止詳妍。
激清音以感余,願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為愆;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願在竹而為扇,含凄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而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特別是後邊的10個「願在」,實在是,啊!)
『柒』 贊美「作家」的詩句有哪些
1、若我不寫小說,不是作家,那麼我應該是一個妓女。 ——《情人》
2、只有有想像力的人才能寫作,只有想像力豐富的人才可能成為優秀作家。 ——莫言
3、作家最大的欣喜莫過於他發現自己的作品被別的博學的作家恭敬地引用。 ——富蘭克林
4、在文學創作的征途上,作家永遠是孤軍奮戰的,這跟海上遇難者在驚濤駭浪里掙扎一模一樣。是啊,這是世界上最孤獨的職業。誰也無法幫助一個人寫他正在寫的東西。 ——加西亞·馬爾克斯
5、我不相信我們會從內心愛慕一個品格低劣無恥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 ——林語堂
6、我想,普遍,永久,完全,這三件寶貝,自然是了不得的,不過也是作家的棺材釘,會將他釘死。 ——魯迅
7、老木柴最好燒,老酒最好喝,老作家的著最值得讀,老朋友最可靠。 ——培根
8、作家當然必須掙錢才能生活,寫作,但是他決不應該為了掙錢而生活,寫作。 ——馬克思
9、作家這個身份,只有在也只能在不把寫作當成一種職業的前提下,才會是卓越而可敬的。 ——盧梭
10、最好的作者,是那羞於成為作家的人。 ——尼采
11、所有那些現代作家都是曾經幻想過要做畫家的人。 ——尼采
12、女作家應當不是寫,而是在紙上刺綉,因而工作得精細遲緩。 ——契訶夫
13、對作家來說,寫得少是這樣的有害,就跟醫生缺乏診病的機會一樣。 ——蘇格拉底
14、對一個作家最好的訓練是不愉悅的童年。 ——海明威
15、如果你想從閱讀中獲得值得你永遠銘記在心的知識,你就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研讀那些無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們的作品,不斷從他們那裡取得養料。 ——塞涅卡
16、最渺小的作家常關注著成績和榮耀,最偉大的作家常沉浸於創造和勞動。 ——路遙
17、細膩的描述手段,應該在青年時代就融會貫通。我們作家就跟鸚鵡一樣,上了歲數,是學不會說話的。 ——加西亞·馬爾克斯
18、歷史是真正的詩人和戲劇家,任何一個作家都別想超越歷史本身。 ——茨威格
19、如果你想成為作家,兩件事必須做到:多讀多寫。 ——斯蒂芬·金
20、一個好故事再加上好文筆,看得人血脈賁張,彷彿被擊倒在地,這是任何一個作家經受鍛造的必由之路。除非你曾被好作品震倒,否則你決不可能希望讓自己的作品也有如此力量,將讀者震住。 ——斯蒂芬·金
21、你難道需要有人給你做個紙牌子,上頭寫著「作家」,然後才能相信自己真的是作家? ——斯蒂芬·金
22、閱讀在一個作家的生活里就是他的創作核心。 ——斯蒂芬·金
23、為什麼作家就不可以既發神經又保持理智? ——斯蒂芬·金
24、純粹的虛構正是小說作家最純粹的樂趣所在。 ——斯蒂芬·金
25、若我不寫小說,不是作家,那麼我應該是一個妓女。 ——瑪格麗特·杜拉斯
26、如果喜劇作家沒有根本上積極的話要說,那麼,喜劇基本上是一種破壞性的、幼稚可笑的、苛求的、消極的藝術。 ——蕭伯納
27、愛情,無論她是什麼,她都很少屬於語言,而是全部屬於心的。還是那位台灣作家三毛說得對:愛如禪,不能說不能說,一說就錯。 ——史鐵生
『捌』 跪求我國著名的青春校園女小說家!
郭敬明是男小說家的吧
我記得有一個是叫 易拉罐 的,她有好多小說出版的
慕夏 這個是男小說家,他的書還可以
還有 貓小白 他也是男的
艾可樂 的書我蠻喜歡的
米米拉 你知道么?這個是女的
還有....
米朵拉、月星汐、沙羅、深藍、豬小萌、安晴、六月、潼舞、夏雪緣、希雅、童非非、桃子夏、葉冰倫、FAN小妖、喵哆哆、草莓多、奈奈、宅小花
這些不知道你喜歡嗎?他們的書都還不錯,都有出版的
『玖』 90女小說家有哪些
另外像殘雪、范小青、林白、陳染等女小說家的水平也很不錯,只不過是我閱讀得比較少。 上面提到的這些女小說家都是傳統文學作家,沒有網路寫手。參考資料